古墓驚現無頭戰士!真知堂:外族入侵是紅山文化毀滅的原因
黃頭鮮卑入洛陽,胡兒執戟升明堂。——《永嘉行》
真知堂按: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真相,無疑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年代過於久遠,再加上沒有文字記載,中間缺失了無數環節。但近年來由於考古新發現和科學進步,學者們逐漸找到了關鍵性證據。5000年前,文化水平高度發達的紅山文明突然消失。200-300年後,龍山文明再次興起。中華文明出現了斷檔期。紅山文明為什麼會突然消失呢?遼寧朝陽半拉山墓地這座無頭戰士墓或許能解密真相。
真知堂按: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真相,無疑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年代過於久遠,再加上沒有文字記載,中間缺失了無數環節。但近年來由於考古新發現和科學進步,學者們逐漸找到了關鍵性證據。5000年前,文化水平高度發達的紅山文明突然消失。200-300年後,龍山文明再次興起。中華文明出現了斷檔期。紅山文明為什麼會突然消失呢?遼寧朝陽半拉山墓地這座無頭戰士墓或許能解密真相。
真知堂:僅就西方社會而言,公元前4300年開始的三次庫爾幹人入侵浪潮,徹底改變了歐洲大陸人群原本的基因結構。入侵者殺死了從事農業生產的老歐洲人,奪走他們的財產和婦女,歐洲社會逐漸從母系氏族社會轉變成父系社會。(觀點來自美國學者 理安 艾斯勒的名著《聖杯與劍》)。
那麼,中國史前社會是怎樣的呢?會不會類似於古歐洲也存在過外族入侵呢?無數個夜晚,真知堂思考著這些問題。這件事的解讀要從基因突變說起。
戰士基因與暴力行為
在講述半拉山無頭戰士墓之前,先跟大家聊一聊戰士基因(暴力基因)在人類文明史上起到的作用。
基因又稱遺傳因子,儲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的全部信息。
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
基因有兩個特徵,一是能忠實地複製自己,二是能夠「突變」。
基因突變,是人類進步的關鍵。也是當代不同人種差異性的原因。
真知堂:1993年,科學家漢斯·布魯納,找到了一個基因變異。該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代號MAOA。2004年,記者安·吉布森把MAOA叫做「戰士基因」。又稱暴力基因。
它位於X染色體的短臂上,負責一種叫做MAOA(單胺氧化酶A)的酶。MAOA可降解人體腦內的5-羥色胺、多巴胺和兒茶酚胺等神經遞質,通過調節腦內的神經遞質水平來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
它位於X染色體的短臂上,負責一種叫做MAOA(單胺氧化酶A)的酶。MAOA可降解人體腦內的5-羥色胺、多巴胺和兒茶酚胺等神經遞質,通過調節腦內的神經遞質水平來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
三分之一的歐洲人都擁有該基因。
戰士基因是怎麼影響人類行為的呢?和古代文明起源又有什麼關係呢?
別急,往下看。
說通俗點,某些人由於有了這個基因突變,體內過多的多巴胺就沒辦法降解了。
多巴胺變多,將導致人類情緒亢奮,容易衝動,但同時具有更高的抗壓能力。
年少唯愛多巴胺,中年才懂內啡肽。這句話在年輕人中很流行。
那麼什麼是多巴胺呢?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
真知堂:多巴胺的產生讓人容易興奮,衝動。美食和娛樂都讓人產生多巴胺。一罐「肥宅快樂水」(可樂)讓你變得更開心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真知堂:有理由相信,早期的歐亞大陸人群是沒有戰士基因的。
考古發現的早期人類墓葬,沒有貧富分化現象,也沒有因為暴力死亡的現象。大家相處融洽,其樂融融,大地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人民以狩獵採集為生,生存很容易。
仰韶文化早期的墓葬全是如此。
因此,可以肯定的說,仰韶文化早期中國古人沒有戰爭。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戰爭,是史書記載的黃帝大戰蚩尤。時間大約也在5000年前。和紅山文化消亡同時期。
歐洲的情況也是如此。
研究表明,大約6300-6200年前,源自高加索地區的庫爾幹人大量入侵歐洲,歐洲才開始進入戰爭狀態。
也就是說,當代歐洲人的戰士基因,極有可能源自這批庫爾干入侵者。
庫爾干戰士入侵歐洲
三次庫爾干浪潮的出現,使得歐洲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第一次庫爾干浪潮發生在大約6300-6200年前。
第二次發生在5400-5200年前。
第三次發生在5000-4800年前。
這些日期的確定是以樹木年代學為準。(見金布塔斯《歐亞草原游牧民族進入銅器時代歐洲的第一次浪潮》)
第一次庫爾干浪潮發生在大約6300-6200年前。
第二次發生在5400-5200年前。
第三次發生在5000-4800年前。
這些日期的確定是以樹木年代學為準。(見金布塔斯《歐亞草原游牧民族進入銅器時代歐洲的第一次浪潮》)
這群戰士從亞洲西部和歐洲東北部湧入歐洲大陸。
在入侵的過程中,他們不斷殺死土著男性,搶奪被入侵部族的女性(包括女性祭司和部落領袖),蠶食歐洲,最終成了歐洲大陸的新主人。
這群人的組成可以形容為「祭司帶領的強大戰士」,他們以牛羊肉為食,崇拜太陽神,崇尚武力,擁有金屬兵器,戰馬和戰車,所向披靡。
真知堂按:牛羊肉在中醫學說中屬於溫熱食物,而穀物則性平。夏天吃牛羊肉容易上火,而冬天牛羊肉則非常暖身。以牛羊肉為主食的民族身材高大,相對而言脾氣性格更為火爆。
真知堂按:牛羊肉在中醫學說中屬於溫熱食物,而穀物則性平。夏天吃牛羊肉容易上火,而冬天牛羊肉則非常暖身。以牛羊肉為主食的民族身材高大,相對而言脾氣性格更為火爆。
愛好和平的人群在歐洲完全失敗了。
舊的次序被打破,新次序誕生。傳統女神的地位直線下降,淪為附屬神或男神的配偶。有的女神變得尚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雅典娜。
智慧女神雅典娜成了女戰神,代表部分被侵略的女性氏族領袖站出來挺身反抗。她穿上了盔甲,拿起來矛和弓箭。帶領族人反擊入侵者。
文化的主體也轉換成了男性。
早期的抄經人從女性為主轉向單純男性,女性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歷史開始由男性書寫。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歐洲人基因中的戰士基因,全部遺傳自這些庫爾幹人。
庫爾幹人本是遊牧民,也與世無爭,為什麼會突然變得好戰,以掠奪為生呢?科學家研究找到了答案:
氣候突變!
真知堂:庫爾幹人本是游牧民族,卻因為氣候突變,生業從放牧轉變成搶劫。在此期間,庫爾幹人體內發生了重大基因突變。
活下去!
5300年前氣候突變,裏海和黑海地區長達數百年的乾冷現象,草地大面積枯死,牛羊大批死亡,使得這批庫爾干遊牧民無法活下去!
為了生存,他們把原本對準豺狼的弓箭,對準了歐洲的原住民。把原本養來吃肉的馬匹,變成了交通工具。
他們一批批的衝擊歐洲,所到之處遇到反抗就殺戮。
血腥帶來的多巴胺,產生了興奮。並且上癮。庫爾干入侵者,從口渴被迫飲用牛羊血到嗜血。飲用人血,人血反過來刺激這些人的殺戮行為。他們還喜歡砍下敵人的頭顱,炫耀自己的武力。這又是和殺牛宰羊行為密切相關的。
那麼,庫爾幹人入侵亞洲了嗎?
庫爾幹人入侵亞洲了嗎?
答案是肯定的。對於位於東亞的古代中國人而言,記憶最深刻的是夏商時期的外族入侵。這批外族,甲骨文卜辭里稱為鬼方。
匈奴就是外族和落難的夏族組成的戰士群體。
「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史記 匈奴列傳》
「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史記 匈奴列傳》
真知堂:檢測表明,中國人基因中目前有大約2%左右的R基因,源自印歐人。這種基因分為R1a和R1b兩大主要類型。
換句話說,從基因的角度上科學的講,庫爾幹人完全占領了古代歐洲,以自己的基因代替了老歐洲人。但庫爾幹人來到古中華大地之後,卻沒能站住腳跟,只留下了少數基因,證明自己曾經來到過這片土地。
華夏族反擊外族的戰爭歷經千年,漢朝驅逐匈奴,還發出「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最強音。
最大的問題是,這批庫爾幹人最早是什麼時候來到古中華大地的呢?答案比你想像的要早得多。
紅山文化晚期,外族入侵了
真知堂:紅山文化在5200年-5000年前消亡。
紅山文化人群是一群愛好和平的人群,他們已經是定居農民,文化水平極高。有能力建築雄偉的石頭祭壇和神廟。
紅山文明的消亡,學界多數認為和氣候有關。沒人聯想到外族入侵的可能性。真知堂的外族入侵說,有沒有證據呢?還真有!
第一,紅山文化消亡前後,東北地區出現了獵頭族。這就是外族(獵頭族)入侵的關鍵證據!
證據就在著名的南寶力皋圖遺址里。
南寶力皋圖遺址位於內蒙古扎魯特旗,距今大約5000-4500多年。距離紅山文化中心赤峰以北大約500公里。
我們來看看遺址墓葬反映出的情況。
下面這對男女被敵人砍去了頭顱,只剩下屍身。
下面這位戰士,則砍下了敵人的兩個頭顱,並且用來陪葬。他用雙手抱著這兩個頭顱,右上角則是戰士的頭盔,用骨片製成。
這位戰士還頭戴骨盔。從牙齒的磨損情況來看,他戰死的時候相當年輕。
下圖是南寶力皋圖戰士所佩戴的頭盔,用肋骨做成。有一定的防護力。
南寶力皋圖部落當時已經處於激烈的部落戰爭中無疑!
真知堂:遺址的上限距今5000年,恰好和紅山文化的下限吻合。因此,它就是5000年前紅山文化極有可能亡於戰爭的關鍵性證據。除此以外,紅山文化自身也有相似證據存在!那就是巴拉山遺址。
第二,紅山文化半拉山墓地出土了一位無頭戰士。戰士下葬時就沒有頭顱,還陪葬了一件真人大小明顯外族特徵的石頭人像。
墓地位於遼寧省朝陽市。據M4出土人骨碳十四測年,其絕對年代為距今4510±30年,校正數據為距今5305~5045年。屬於紅山文化晚期墓葬群。
這位無頭武士,還陪葬有大型玉豬龍和玉鉞,其身份無疑屬於部落首領,他已經同時擁有軍權和神權。
他的頭部為什麼缺失?聯繫到南寶力皋圖遺址普遍的無頭墓葬現象,真知堂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被敵人砍掉了。
真知堂:下圖為半拉山出土的陶人頭像,和我們今天的中國人沒什麼兩樣。說明該地人群應該就是東亞人種。
第三,半拉山出土的外族頭像和紅山玉三孔器是外族形象。
但無頭武士墓出土的這件陪葬人頭像,卻無疑不是東亞民族形象。他高鼻深目,頭上還戴著一個頭盔一樣的物品。
真知堂認為,它應該是無頭武士的敵人頭顱形象。也就是獵頭族形象。獵頭族突襲半拉山,族長率領部族英勇抗擊外族入侵,不幸戰死。獵頭族戰敗撤退後,族人雕刻了一個外族的頭陪葬,其作用和南寶力皋圖那座古墓一樣。
真知堂:紅山文化文物中,還有類似形象的玉三孔器。這些文物說明:5000年前確有外族進入到了東北西遼河流域,並且進入了戰爭狀態。
第四,中國古史上的外族人很多。
中國古史中的黃頭鮮卑,紫髯碧眼古人,其實都是這些鬼族的後代。
《周書》卷五十:科羅死,弟俟斤立。。。狀貌多奇異,面廣尺余,其色甚赤,眼若琉璃。
《周書》卷五十:科羅死,弟俟斤立。。。狀貌多奇異,面廣尺余,其色甚赤,眼若琉璃。
真知堂:文章到此真相大白:大約5000-5300年前,屬於庫爾干印歐人一支的某族群,通過歐亞大草原通道從西伯利亞來到了東亞北部,並南下入侵了紅山文明。這批人是第二次庫爾干浪潮時期入侵歐洲的那批人的同夥,只不過他們東進亞洲,那批人西進歐洲。
面對以獵頭為樂,兇猛好戰的庫爾干印歐人(鬼族),愛好和平的古中國人無力抵抗,最終放棄了自己的故土,走之字形路線沿著胡煥庸線(「璦琿—騰衝線」)西遷撤退到了中國西部。
紅山文化主體撤退後,剩下的留守人群,成為了所謂的小河沿文化。而入侵者則成為了最初的鬼方。
這或許就是紅山文明毀滅的歷史真相。
從此之後,中華大地戰亂頻繁。戰爭構成了上古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性要素。
本研究結論為真知堂獨家首發於今日頭條平台。歡迎轉載,請勿剽竊。覺得真知堂說得有些道理的朋友,動動你的小手轉發出去讓更多的朋友看到吧。感謝大家的厚愛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