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棗果實的生長、根系的恢復以及枝葉生長均需要較多的營養供給。為此,加強土肥水管理,促進甲口癒合,迅速恢復樹勢,是這一階段的管理重點。同時,此期也是病蟲害的高發時期,所以,要強化病蟲害防治工作,為沾化冬棗優質、高效打下基礎。
一、及時追肥
根據冬棗樹的需肥要求,合理配比肥料。有機肥、氮磷鉀復合肥、中微肥三類肥料混合使用,缺一不可。化學肥料,要選擇中氮低磷高鉀的三元素復合肥,最好是水溶性肥,配合有機肥混合使用,施肥方法以放射狀溝施或條狀溝施為好。追肥時間應該分為二到三次,分2次追施的,要7月中旬一次,8月中旬一次;分三次追施的,要7月中旬一次,8月上旬一次,8月底至9月初一次。特別是沾化冬棗2號,更要增加肥料的用量,確保3次追肥。追肥方法提倡採用水肥一體化,有條件的要安置滴灌設施,省工、省事、肥效高;沒有滴灌設施的,採用施肥槍注射施肥,這些方法效果非常好!
1、高檔果施肥方案:有機菌沖施肥每畝5-10公斤,中氮低磷高鉀的水溶肥10公斤,兌水150至200公斤,用施肥槍土壤注射或結合滴管施入,每株樹注射6-8穴;間隔20天左右一次,共追施三次。采果後追施一次月子肥,可選擇氮磷鉀平衡肥。接著開溝秋施基肥。
2、普通果:第一次施肥:選用中氮低磷高鉀長效穩定性復合肥每畝75-100公斤,環溝施或放射溝施肥法施入根系周圍,要多點少施,以防肥料燒根。選擇肥料,要儘量選擇對根系安全的肥料品種;第二次在8月中下旬,每畝50-75公斤。
二、做好疏果工作
由於今年樹體儲備營養較差,大多數果園坐果細密不均,給今年的疏果工作帶來巨大的困難。根據多年的經驗,冬棗畝產量超過三四千斤,果實就不能著色,更談不上含糖量和品質了,大家知道,青棗是沒有市場的。所以,疏果工作是保證今年冬棗品質的關鍵,今年冬棗的成敗,在此一舉!做好疏果工作,把冬棗的產量控制在2000斤左右,是保證果子質量和品質的基礎保障。疏果工作,要堅持人工進行,要反覆進行,力爭達到一吊一果或三吊兩果,確保今年的質量和品質。
三、杜絕激素及一切葉面肥料
要求大家積極執行兩個提倡三個禁止的原則,即:冬棗提倡使用有機肥料,冬棗提倡增施鉀肥;棗園禁止單純的使用尿素、二胺或者碳銨,棗園禁止使用除草劑,棗園坐果後,禁止使用激素、膨大素及一切葉面肥料。坐果後使用的激素、膨大素及葉面肥料,是影響冬棗品質的大敵,是造成果實皮厚、果肉渣滓、貪青晚熟,適口性降低的主要原因,要堅決杜絕使用。
四、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
1. 冬棗斑點病及其爛果性病害的發生及防治問題
冬棗斑點病的發生,要注意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對於開甲過度或肥料燒根引起營養不良,樹體衰敗而形成的病理性爛果:要從健康栽培入手,努力培養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要避免開甲過度,正確修復甲口,積極防治好甲口蟲的危害;追肥要採取正確的方法,要採取放射溝狀的施肥方法,不要一次施肥過量,不要採用一坑一點施肥法,儘量避免肥料燒根。可防止冬棗斑點病的發生。第二,果實膨大期,杜絕過量的使用920、膨大素及一切的葉面肥料。果實的大小,根本在於肥料的使用和樹體的營養狀況,營養狀況不足,再多的920、膨大素,果實也大不了。這種使用激素過量的園子,不僅果子品質下降,適口性嚴重降低,斑點病的發生頻率會大幅度增加,倉儲運輸極易腐爛。所以,使用激素對冬棗生產其害無窮,堅決杜絕亂用濫用激素和膨大素現象的出現。第三,刺吸式害蟲危害引起的斑點病:幼果期,由於盲蠢象等刺吸式口器害蟲危害,形成的大量的開放性斑點病。所以,幼果期一定要重視盲蠢象的防治。
2.青斑病
經過近幾年對冬棗青斑病的研究,確定青斑病的發生是由盲蝽象、葉蟬類等刺吸式、銼吸式口器害蟲危害引起的。
田間分布情況:青斑病田間分布情況,經過近幾年的觀察:靠近溝渠的地塊發生重;地里雜草多的發生重;管理粗放的園子發生重;不重視病蟲害防治的發生重。
防治策略:對園田環境整治,溝渠路旁雜草、積水整治作為重要內容,創造不利於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病蟲害發生期間,建立切實可行的預警機制,強化上傳下達的網絡信息傳遞,確保病蟲害發生信息的流通;根據病蟲害發生特點,7月下旬至8月下旬,力爭做到期間全覆蓋。特別注意乾旱時間超過3-5天,一定要做到田間用藥。
防治方法:選擇乙蟲睛或者噻蟲嗪對水噴霧,力爭打好三遍藥。即7月25日,8月10日,8月25日各一次,並配合使用盲蠢象誘蟲罐,殺蟲燈,粘蟲膠等綜合措施,徹底杜絕青斑病的發生。
3.黑皮病
近幾年,由於施肥不當、管理不善、亂用濫用激素等原因,造成很多果實病害的發生。例如黑皮病等。黑皮病,棗農稱為雪花病,鐵皮病,發生面積逐年擴大,發生程度日趨嚴重。
這種病害,通過近幾年的調查,初步確認它是一種由營養問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通過總結大家的經驗,這種病害一旦發生,防治難以奏效,經過近幾年的研究發現:使用有機肥料(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注意增施鉀肥,並且樹體儲備營養較豐富的棗園發生較輕;而春季單純使用尿素、二胺、碳銨等氮磷肥料棗園,切膨果期間過量使用膨大素、九二零、苄氨基嘌呤等藥物的,容易發生這種病害。所以,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增施鉀肥、協調好氮磷鉀等各類元素之間的關係,注意後期(9月份至落葉期間)管理,增加樹體後期的營養儲備是防止這種病害發生的基礎。建議大家,要從健康栽培的要求出發,加強投入,尤其是肥料的投入,從健康栽培入手,努力培養樹勢,協調好營養元素之間的關係,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加上合理的藥物控制:以防治棗鏽病、斑點病為主線,做好幼果期病害的常規防治為重點,可以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不要因為一種病害,而忽視另一種病害的防治,要綜合考慮,全面掌控,做好冬棗病蟲害的綜合治理。
4. 當前病蟲害的綜合治理
根據冬棗斑點病的侵染特點和發生規律,要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綜合運用農業的、物理的、化學的防治措施,進行綜合治理。要從健康栽培入手,努力培養樹勢,提高棗樹的抗病能力,採用農業措施(清理棗園及環境、合理修剪等)、物理手段(殺蟲燈、粘蟲膠、粘蟲板)、生物措施(性誘劑、赤眼蜂)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綜合防治各種病蟲害。配合有效地藥物,要病蟲並舉,特別要重視控制盲蝽象、葉蟬等蟲害的發生與危害,抓住有力的防治時機,積極控制感染。
凡是棗園緊靠溝渠,溝內蘆葦、蘆蓬橫生,草多、水多的棗園要進行徹底清理;要把園內園外的雜草清理乾淨,積水排掉,創造一個不利於病蟲害發生的生態環境。
通過近幾年的調查研究,冬棗的施肥與其發病有一定的關係,特別是中後期大量的、頻繁的使用尿素、磷酸二胺,導致土壤養分失衡,是助長病害加重的因素之一。所以,合理施肥,提別是提高有機肥和鉀肥的使用量,是控制斑點病及其爛果性病害的重要措施。
果實膨大期,要切實加強肥料的投入,杜絕過度使用920及膨大素。
切實有效的藥物防治:冬棗病害的藥物防治,要本著以防治棗鏽病為主線,兼治其他病害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治理原則,要把棗鏽病、斑點病等各種爛果性病害結合在一起統一用藥,建議從7月10日開始,使用有效的藥物,半月一次,共四次,進行冬棗病害的綜合治理。要特別注意雨後三天的用藥非常關鍵。
防治藥物:第一,凱潤加戊唑醇或者加氟矽唑;第二,啶氧菌酯加氟矽唑;第三,健達等。當前,正是各種病蟲害危害的關鍵時期,要切實注意用藥安全,杜絕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和國家限制使用的農藥,嚴格掌握農藥的安全間隔期,確保沾化冬棗的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