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為媒 中阿友誼更緊密(共建文明百花園)

2024-06-17     海外網

阿拉伯語《山海情》海報。

中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合拍動畫片《孔小西和哈基姆》海報。本文配圖均由廣電總局提供

2023年12月10日,廣電總局研修學院組織利比亞新聞媒體研修班代表參加第六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合作論壇。

今年是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中阿兩大文明交往源遠流長,如今,在多元多姿的中阿交流中,雙方廣電視聽機構積極開展新聞合作、節目互播、聯合製作、技術交流及人員培訓等,以光影為媒,架起一座座國相交、民相親的友誼之橋。

講好中國故事引發共情共鳴

2022年12月7日,中國電視劇《山海情》的巨幅海報出現在蘇丹首都喀土穆的繁華街區。埃及時間2022年12月5日晚7時、蘇丹時間6日晚8時,阿拉伯語版《山海情》在埃及新日間電視台和蘇丹舒盧克電視台黃金時段開播。阿曼國家電視台也於當地時間2023年1月6日晚7時,將這部反映中國人民勇於創造美好生活的電視劇帶給本國觀眾。

寧夏衛視總監秦剛介紹,由寧夏衛視主持譯制的阿拉伯語版《山海情》,特邀埃及開羅大學青年漢學專家亞拉擔任審校,採用敘利亞方言進行本土化譯配,得到海外播出平台和觀眾一致認可。一家阿聯媒體發表的評論認為,《山海情》向全世界呈現了中國為全球減貧事業所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激發了觀眾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近年來,廣電總局通過實施「中非中阿視聽共享項目」等,積極推進中國優秀視聽節目對阿本土化譯制,一批譯配為阿拉伯語的優秀作品在阿拉伯國家熱播。阿聯達夫拉電視台在給中國有關部門的信中表示,「來自中國的優秀視聽節目幫助我們提高了收視率、提升了知名度。《三十而已》《在一起》《追光者:脫貧攻堅人物誌》等令人印象深刻,激發了阿聯觀眾了解中國文化的興趣。」

自2011年起,中國—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合作論壇每兩年舉辦一次,已成功舉辦6屆。中國與16個阿拉伯國家以及阿拉伯國家聯盟、阿拉伯國家廣播聯盟共簽署30餘項合作協議。

秦剛介紹,十餘年來,寧夏廣播電視台與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媒體深入開展視聽節目交流與合作,從紀錄片到電視欄目,再到電視劇,一批批作品成功「出海」,以中東廣播中心為主平台,形成「主平台首播,各阿拉伯國家展播」的播映體系,收視規模逐步擴大。

中阿衛視執行台長葛佳介紹,作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唯一中資控股的阿拉伯語商業衛星電視台,2018年起,中阿衛視已譯制和播出中國電視劇、動畫片、紀錄片百餘部,其中《歡樂頌》《小歡喜》《當法老遇見三星堆》等收穫阿拉伯地區觀眾的熱烈反響。

一些影視公司和網絡平台也積極搭建海外傳播渠道,推出的中國廣電視聽作品在阿拉伯地區受到觀眾喜愛。

華策影視總裁助理兼公共事務部總經理王麗介紹,華策影視自2017年開始耕耘開拓阿拉伯地區市場,通過與YouTube、Dailymotion、JungoTV等新媒體平台合作,將《天龍八部》《中國往事》《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劇的獨家無線、有線、衛星電視、新媒體版權,發行到中東22國。2019年5月,華策影視在YouTube自建「華劇場」阿語頻道,目前海外訂閱人數超過百萬,50餘部劇集以阿語字幕或配音形式上線播出,其中《以家人之名》點擊量達1億次,《夜空中最閃亮的星》點擊量達7000萬次。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介紹,愛奇藝國際版迄今已累計提供700餘部配有阿語字幕的劇集和13部阿語配音的影視作品。如愛奇藝原創IP動畫系列片《無敵鹿戰隊》,其阿語配音版已在愛奇藝國際版、中東廣播中心MBC3電視台、卡達航空、沙烏地阿拉伯航空等多渠道播出。此外,愛奇藝已與中東和非洲最大運營商之一Etisalat達成合作,Etisalat旗下平台StarzOn將播出愛奇藝的20餘部視聽作品。

攜手合拍合作探索嶄新視界

到沙特參加中沙交換生計劃的孔小西出生在中國美食世家,巧遇家裡開餐廳、生意卻不太好的哈基姆後,孔小西將中國美食教給哈基姆,兩人聯手讓中沙合璧的美食成為餐廳的特色。這是中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合拍的首部電視動畫片《孔小西和哈基姆》講述的故事。該片在沙烏地阿拉伯播出後,當地掀起了一股「中國熱」,孩子們愛上了中國美食和服飾,在街頭耍起了「中國功夫」。目前,該片第二部的製作正在推進中。

近年來,中阿合拍活動持續開展。2016年,中央電視台阿語頻道與突尼西亞國家電視台互派攝製組拍攝紀錄片《中國人眼中的突尼西亞》和《突尼西亞人眼中的中國》;2023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CGTN與埃及國家電視台合拍紀錄片《當法老遇見三星堆》、與沙特廣播電視局合拍紀錄片《心手相連》。芒果TV與湖南衛視製作的旅行綜藝節目《花兒與少年·絲路季》,嘉賓採取「遊學」模式,首站前往沙烏地阿拉伯,並從北京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駐華使館啟程。使館文化處參贊阿蒙表示,這個節目打開了一扇窗口,讓大家到世界上交朋友,實現合作共贏。

如今,阿拉伯國家也不同程度地進入了媒體融合時代,中阿視聽合作出現了更多「年輕態」表達。在摩洛哥街頭,當地青年歌手迪娜正演唱中國經典歌曲。這是首屆中阿短視頻大賽特等獎得主及其作品,這一短視頻在網絡上的播放量超千萬。而一等獎作者、伊拉克籍青年方浩明更一舉成為「網紅」,其個人帳號目前粉絲超過200萬,持續向全球粉絲分享他在中國的工作、生活,介紹中國視聽作品。他因為參加大賽與中阿衛視結緣,成為中阿衛視簽約駐華記者,多次採訪中國兩會,得到向中國政要提問及相互交流的機會。

葛佳介紹,自2022年起,在廣電總局和阿拉伯國家廣播聯盟共同支持下,中阿衛視已連續舉辦3屆「中國—阿拉伯國家短視頻大賽」,共收到參賽作品2700餘條,參賽選手來自17個國家,部分作品在全球社交媒體平台展映並在中阿衛視、黎巴嫩國家電視台、葉門僑民電視台等播出。

秦剛介紹,寧夏廣播電視台也在加速拓展貼近海外受眾移動收視習慣的精準傳播方式。如與中東廣播中心合作,在其網絡平台上開闢「電視中國劇場專區」,提供視頻點播服務;還與阿曼的跨媒體平台達成共識,多屏展播中國視聽產品。

加強技術交流共同培養人才

2016年起,中國廣播電視網絡視聽企業以「中國聯合展台」名義參加每年在突尼西亞舉辦的阿拉伯廣播電視節,首次參展推介了近900小時的阿語配音中國視聽作品。

到阿拉伯國家展示的還有中國領先的視聽技術。去年以來,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兩次牽頭組織中國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科技企業,以「中國聯合展台」名義參加中東杜拜廣播電視衛星展覽會,展示內容製作、高新視聽、人工智慧、傳輸測試等領域的科技成果。

中阿還在研修培訓方面開展密切的友好交流合作。10年來,廣電總局研修學院、中國廣播電視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等單位為阿拉伯國家舉辦了20多期廣播電視媒體培訓班,共有來自阿拉伯國家的600多人次來華參加培訓。

2023年12月,廣電總局研修學院培訓二處處長趙孟捷參與了由商務部主辦、廣電總局研修學院承辦的利比亞新聞媒體研修班。他介紹,來自利比亞外交部、國家通訊社、國家電視台等政府部門和機構的20名新聞官員、媒體記者參加了此次研修班。研修班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國情、媒體發展與國際媒體交流、中國媒體技術發展、融媒時代新聞業務探索、短視頻製作理念與實踐等內容進行了講解、交流和分享。學員們還在北京和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參觀考察。

研修班學員、利比亞外交部對外新聞司司長巴德爾·舍尼巴說,這次研修班極大地改變了他對中國的認識,讓他感受到中國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現代化的完美融合,「廣播電視領域的講座使我深入地了解中國媒體,學習到了多媒體製作和傳播的先進技術」。

利比亞外交部對外新聞司幹部費塞爾·阿爾圖班表示,中國與不少阿拉伯國家合作拍攝了紀錄片,但與利比亞尚未進行這方面的合作,希望未來能共同拍攝紀錄片。

利比亞國家電視台記者穆罕默德·哈迪德說,如今信息傳播十分方便快捷,但大量自媒體的存在可能導致一些不準確的信息出現,「研修班上關於如何防範這種現象發生的講座,讓我深受啟發」。

據介紹,未來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還將進行更多廣電視聽方面的合作。如推動《三體》《功勳》(屠呦呦單元、袁隆平單元)、紀錄片《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數字里的中國》等一批譯制為阿語的優秀作品在阿拉伯國家主流平台播出。根據日前簽署的相關協議,廣電總局也將與阿聯媒體委員會、突尼西亞國家廣播電台等進行多方面合作,推動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跑出加速度。(記者 苗 春)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6月17日 第07 版)

責編:莊鵬澤、張榮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894df67ce8587af475cb15108b1d7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