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寧強,傾力打造「中國天麻之鄉」!

2023-11-17     漢中在路上

原標題:漢中寧強,傾力打造「中國天麻之鄉」!

漢中寧強,傾力打造「中國天麻之鄉」!

秦嶺無閒草,巴山多仙藥。

地處漢江源頭、秦巴腹地的寧強縣不僅是天麻的適生區,也是中國天麻人工種植的發源地。1972年天麻之父——徐錦堂帶領科研團隊在寧強成功研發「天麻有性繁殖技術」和「無性繁殖技術」,天麻野生變家栽技術在全國推廣,該縣也成為全國天麻菌種最大的生產基地,為全國天麻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但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該縣在發展天麻產業的過程中曾一度存在天麻「兩菌」母種來源混亂,缺乏標準化的種植技術規程和保障設施,質量不穩定、天麻加工企業產品產業鏈短、附加值低,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天麻交易市場,新技術研發推廣應用落後等問題,限制了天麻產業在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應有的作用。

如今,靠著困中求變的思維,該縣正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產品研發、品牌宣傳、市場營銷等為主要任務,堅持綠色發展,強化創新驅動、逐步完善產業鏈條,努力將寧強縣打造成「中國天麻之鄉」。

標準引領 規範天麻栽培加工生產全過程

我們的天麻種植技術還是相對成熟的,但是過去也走了一些彎路。」談起發展天麻的經歷,家住燕子砭鎮的老麻農王建忠打開了話匣子。王建忠所在的島灣村是全縣最早發展人工天麻的村之一。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他就跟著天麻之父徐錦堂學習天麻有性繁殖技術。

圖為寧強天麻研究所菌種產業園蜜環菌裝袋車間。

「天麻神仙腳,種了找不著,1960年代以前,人工栽培天麻難度極大,在全國都沒有先例,天麻種子繁育是個世紀難題,那時候採挖野生天麻供藥成風,一是破壞環境,二是野生資源日益枯竭。」王建忠的思緒一下子拉回到五十多年前:「當年,天麻無性繁殖固定菌床栽培法發明後不久,縣政府牽頭組建了寧強天麻研究所,建立了試驗基地,在全縣招聘了包括我在內的30多名農民作為天麻技術專干,經徐錦堂教授培訓後分赴全縣指導生產。全縣上下種植天麻熱情高漲,僅僅兩三年時間,寧強就成為當時我國的天麻主產區。但由於當時缺乏標準化的種植技術規程和保障設施,質量不穩定、市場價格波動大,麻農屢屢受挫,甚至顆粒無收。」

面對問題,政府積極應對。2016年以來,該縣舉辦了兩屆全國天麻貿易洽談會和首屆全國中藥生態農業交流大會,邀請中國中醫科學院等院校機構專家為寧強天麻問診把脈。同時,該縣陸續制定出台了《寧強縣加快推進天麻產業發展的決定》《天麻產業發展規劃》《寧強縣扶持天麻和淫羊藿產業發展實施辦法》等政策,近三年縣財政在天麻產業投入資金超過1億元。在大安、陽平關、燕子砭、二郎壩等鎮街建立了一批種麻、商品麻示範種植基地,率先開展了野生天麻「一區一圃一園」建設,建成野生天麻保育區、天麻種質資源圃、天麻品種園。尤其是借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銜接政策,在國防科工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重建了寧強天麻研究所,成立了天麻專家工作站,與北京中醫藥大學開展長期科研協作,制定了《寧強天麻標準》。通過標準引領,解決天麻生產中存在的種植、加工技術問題,規範天麻栽培加工生產全過程管理,提高寧強天麻的產量和品質。

圖為禪家岩鎮天麻種植產旅融合示範園。

2021年底,「寧強天麻」獲得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認證;2022年,成功註冊「寧強天麻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寧強天麻良種繁育基地被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廳確定為全省道地藥材良種繁育示範基地。

對接市場 價格有保障貨物可溯源

多年來,該縣燕子砭鎮、陽平關鎮作為天麻適生區,種植天麻歷史悠久且產量穩定,已經形成了民間的天麻收購市場。為了讓天麻價格透明且便於就近交易,更好地維護麻農利益,寧強天麻國際交易中心應運而生。

11月1日在寧強天麻國際交易中心,麻農正在交易鮮天麻。

11月1日上午8時,位於陽平關鎮的寧強天麻國際交易中心已是人聲鼎沸,叫賣聲、講價聲、裝貨聲不絕於耳。隨著天麻陸續採挖上市,這裡每逢趕集日都會迎來大量天麻種植戶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購商。「若是藥販子上門收購,8塊多一斤,今天在這裡的價格是10塊多,每斤多賣2元錢,算下來,多收入幾百元。」來自燕子砭鎮的麻農馬總華剛剛賣出了他的400多斤鮮天麻,收入4350元。他隨即在交易大廳結算中心辦理了手續,工作人員告訴他將於次日打卡到帳。

圖為寧強天麻國際交易中心。

「之所以不是買賣雙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在中心結算走帳,是為了價格有保障,貨物可溯源,維護了買賣雙方利益。」寧強天麻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寧強天麻國際交易中心負責人陳庭國說。鮮天麻不易存儲,行情又每日不同,加之天氣變化,以往客商上門收購存在價格不透明、信息不對稱,導致天麻增產不增收,有抑制麻農種植熱情現象。如今,交易中心隨時了解全國最新的價格行情,掛牌公布指導價。對於品相差等原因,當天賣不出去的天麻,由交易中心兜底收購,或協調藥材加工企業及時採購,滿足了客商大宗收購或特色品種的個性化需求。

初步統計,10月15日開業到11月8日,該交易中心已開市7場,成交額900餘萬元,吸引昆明、亳州、廣元、安康等地藥商前來交易,人氣越來越旺。

拓寬賽道 傾力打造「中國天麻之鄉」

「要實現天麻產銷兩旺,必須開闢新賽道。天麻藥用價值高,但市場增長空間受限,而以天麻為原料的食品需求量卻很大,消費市場前景廣闊。」寧強縣天麻協會副會長、寧強烏天麻基地負責人張遠鴻一直關注藥食同源問題。

在燕子砭鎮富民天麻合作社,工人們正在分選晾曬天麻。

「烏天麻非常適合入膳。我們開發的烏天麻粉、烏天麻片、烏天麻養生酒等系列產品不僅享譽省內外,還得到天麻專家的高度評價。烏天麻麵條、烏天麻麵皮、烏天麻涼粉等系列保健食品已進入酒店宴席,獲得了大量團購訂單,但是距離走進尋常百姓家的餐桌還有一定距離。主要癥結就是藥食同源的產品需要省級以上主管部門批准,天麻品牌宣傳力度較小,缺乏定價權、價格優勢較小。」張遠鴻直言不諱。

針對天麻藥食同源問題,國家層面持續釋放政策利好。國家藥監局在2018年2月將天麻列入新資源食品名錄,2019年國家藥監局在復函中指出:對於藥食同源目錄內的中藥飲片,應本著既方便群眾購買又保證藥品使用安全的原則進行管理。如果僅是簡單的凈制、切片、包裝,且包裝標籤上不標明「炮製規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就可以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條內容中「中藥材」進行分類管理,藥店可開架銷售,群眾在藥店選購時無需處方即可購買。

近年來,該縣為推進天麻藥食同源作出積極嘗試,2020年11月,成功舉辦天麻美食節活動;2021年1月,寧強縣人民政府致函漢中市人民政府,請示將寧強縣納入天麻藥食同源試點縣;2022年1月,寧強天麻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簽訂協議,率先開展寧強天麻食品研發,計劃研發天麻粉、天麻速溶片、天麻口服液3款天麻食品;今年9月,寧強天麻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寧強縣中藥材產業發展中心、陝西科技大學簽訂協議,聯合開展天麻功能因子識別純化及功能食品開發關鍵技術研究;寧強縣人大、政協代表還多次提案,要求將寧強縣納入天麻藥食同源試點縣。

「目前最新消息是,藥食同源試點工作已結束,即將在全國範圍內放開。交易中心最近正在與湖北、雲南等地的交易中心協商,計劃到2025年形成全國統一的天麻交易賣方市場定價和議價機制。」陳庭國表示。

針對寧強天麻品牌影響力不足的問題,前不久寧強縣委出台的《寧強縣加快推進天麻產業發展的決定》,給出了「全面宣傳推介」的具體舉措。據了解,目前,該縣正在持續加大「寧強天麻」區域公共品牌宣傳,今年年底完成中藥材、天麻宣傳片的製作,中、省、市主流媒體持續跟進宣傳;即將召開「寧強縣天麻文化節」暨寧強縣第四屆天麻貿易洽談會。

寧強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余超表示,目前正在積極落實縣委關於寧強天麻「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產品研發、品牌宣傳、市場營銷等方面」的責任清單,逐步完善產業鏈條,力爭到2025年,寧強縣形成西北地區最大天麻交易集散市場,天麻產業規模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努力將寧強縣打造成「中國天麻之鄉」。

(來源:漢中發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888194f4de671b7ca71378baced5270.html













廠子弟

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