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里4塊錢」驚呆全網,無人駕駛計程車空降整頓打車價格了

2024-07-12     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一年前,無人駕駛計程車還是個全球一起看AI出洋相的議題。

去年,通用汽車和谷歌旗下的無人計程車項目Cruise與Waymo在加州舊金山試運營。

卻鬧出撞上消防車、被音樂節信號干擾宕機等問題,被嘲笑「AI還是不行」。

沒成想短短一年後,無人駕駛計程車在國內已經口碑扭轉。

7月7日,一輛在武漢投放的「蘿蔔快跑」無人駕駛車輛與行人發生擦碰,一開始大家都在猜是不是無人駕駛不安全。

結果調查後發現,是車輛在綠燈後啟動時與一位闖紅燈行人發生了輕微接觸。

AI遵守了人制定的交通規則,但人沒有。

近幾個月以來,無人駕駛計程車的討論熱度一直不低。

一是因為它價格極低,網友們體驗下來10公里車費才三塊九

二是因為它的程序設定絕對遵守規定,大家發現蘿蔔快跑無形當中成為了「馬路判官」

在武漢這座以公交車飆車聞名的「狂飆」城市,「蘿蔔」成為了路面上最遵守交規的車。

開在路上時帶頭禮讓行人,經過學校路段一定緩慢行駛。

跟著它後頭的司機按再多聲喇叭都沒用,司機下車敲門想找人吵架干架發泄怒火都無計可施。

因為無人駕駛,車裡沒人。

01

「車不臭還給開空調,

車費3.9還要什麼自行車」

蘿蔔快跑的無人駕駛計程車項目在武漢早有投放,但早期,武漢市民們對蘿蔔快跑的評價還是「苕蘿蔔」

「苕」,在武漢方言里的意思大概是憨笨。

笑它看著傻傻的,在路面上被亂開亂走的汽車或行人擋住時總是傻等。

路邊看到蘿蔔快跑的無人駕駛車隊以相同頻率打著雙閃,情景荒謬有趣,還會調侃一句「遠看精英薈萃、近看蘿蔔開會」

via @胖小洋吃得瘦

然而幾個月過去,「苕蘿蔔」在不少普通顧客那的評價變成了「好蘿蔔」,蘿蔔快跑的調查數據顯示5分好評占比高達94.19%。

許多人發現,相比於傳統計程車,無人駕駛車的確有一些體驗上的優勢。

首先由於是系統接單、導航自動生成路線,無人駕駛車不存在「挑活」、拒載、繞路之類的情況。

甭管是一兩公里還是幾十公里,也甭管去的位置偏不偏,無人駕駛車都會由系統自動分配接單。

車內默認開空調,空調溫度可以由乘客自主調節。

不存在夏天時司機為了省油不開空調的情況,許多乘客搭上蘿蔔車後第一句感慨都是「好涼快」。

同時由於車內沒有司機長期坐著、不使用香氛。

無人駕駛也不會出現此前被廣泛吐槽的「打車碰上臭車、像鑽進了司機的被窩」情況。

via @手慢吳

車內能自主選擇聽什麼歌。

雖說是個聊勝於無的邊角料功能,但讓一批I人慶幸於躲掉了打車時被迫聽司機外放群聊語音、聽了一路DJ神曲時的尷尬體驗。

via @熱乾麵要加醋

3月初時,蘿蔔快跑在武漢部分區域上線了7×24小時的全天候運營,不少乘客認同。

夜間打車害怕被拒載,害怕遇上壞人,也害怕司機疲勞發困,無人車倒是沒有這些困擾。

且無人車一定不存在酒駕問題。

有乘客搭蘿蔔車時碰上查酒駕,交警伸手攔下車後看著空蕩蕩的駕駛座咧嘴角發笑,車內乘客開玩笑問「吹一個嗎」。

via @武漢振旭網絡

至於「車費便宜」,或許是因為目前無人駕駛計程車行業尚處於以累積測試數據、鼓勵用戶體驗為首要目的的階段,業內的優惠尺度普遍不小。

據金融界報道,4月份蘿蔔快跑曾推出過2折打車的活動,6公里的路程最低只需要0.8元,相比之下最便宜的滴滴特價拼車也要至少6.9元,吸引了不少新用戶加入。

乘客們的付款介面也往往顯示優惠前與優惠後兩個價格。

比如博主@車爽爽體驗發現車費原本價格為41.92元,但在扣除武漢優惠活動的27.25元、再疊加10元左右的優惠券後,她僅需支付4.4元

從乘客的角度看來,在正常運營的前提下,無人計程車除了開得慢沒什麼硬傷毛病。

「不拼車不繞路,近了遠了一聲不吭,我為啥不坐。」

甚至已經有人狀態超前地思考幻想無人計程車能不能買來當AI家奴。

「除了接送我上下班,其他時候都出門跑滴滴賺錢,我睡覺了它還能在外頭賺錢。」

投入運營前最讓人擔心的人身安全問題,目前來看錶現良好。

截至4月,百度Apollo自動駕駛里程已達1億公里,尚未發生過重大傷亡事故,同時過去兩年的數據顯示,實際車輛出險率僅為人類司機的1/14。

不過在司機們,尤其是計程車、網約車司機們眼裡,「苕蘿蔔」們並沒有那麼惹人疼愛。

無人計程車引發的諸多爭議,諸如出故障時阻礙交通、擠占計程車生存空間、倘若出事故誰來負責等問題,還有待討論與解答。

02

自動駕駛計程車

離完美還遠著

5月份在百度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李彥宏披露蘿蔔快跑的累計服務單量已經超過600萬次。

單日單車峰值超過20單,這一數額已經與計程車、網約車的平均日訂單量接近。

目前蘿蔔快跑被吐槽最多的問題,是慢。

博主@章章超快體驗蘿蔔快跑時,車內螢幕提示她剩餘路程還需行駛20多分鐘。

而她在手機上用高德地圖進行導航,同樣的路線,高德顯示的剩餘時長為十多分鐘,差距不小。

via @@章章超快

普通乘客們的體驗vlog里,蘿蔔快跑在普通城市道路上有時甚至會被電動車超車。

有網友坐在車裡無能狂怒,對著空無一人的駕駛座抱怨「就你開得最慢、你超車呀!」

不過在開城市高速路段時,蘿蔔車能保持正常提速、跟車。

蘿蔔快跑的運營速度整體偏慢,自然和其自動駕駛程序的特點與缺陷相關。

它嚴格執行算法提供的線路,沒法像真人司機那樣靈活變通。

比如在一個掉頭拐彎並不方便的路口,普通乘客可能會選擇自己提前在路邊下車、走斑馬線或天橋過街。

蘿蔔快跑無法提供這一選項,車輛只能一直往前開到較遠的路口掉頭,才能把乘客放到街道另一側。

via @熱乾麵要加醋

這樣的好處是規範,也是蘿蔔快跑被調侃為「馬路判官」的由來——

絕對遵守規則,且缺少靈活通融,可不就是判官。

網友@time after time發圖稱被蘿蔔快跑了拿下「一血」,也就是第一次出事故,評論區都在猜是帖主本人違規了。

之後也得到了當事人的證實,是因為自己掉頭時沒有禮讓直行。

雖說「馬路判官」「專治違規司機」的調侃很有趣,可同時也需要正視的是,系統的低靈活度不僅拉慢了蘿蔔快跑的行車速度,也可能會對交通帶來影響。

5月份時,網上曾出現多條關於蘿蔔快跑的投訴,主要關於高峰期占道、緊急剎車等等。

比如5月21日,有市民投訴稱在光谷大道三環線附近遭遇蘿蔔快跑車輛無故停車,導致「大量車輛緊急剎車差點發生事故」

武漢經開區管委會曾對此回應「經核實投訴車輛為無人駕駛車輛,車輛在上路實驗過程中不斷調試,為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並表示將約談車輛所屬公司負責人。

在遭遇複雜路況時,蘿蔔快跑車輛可能會長久停在原地、等待前進空檔

有網友拍到,一輛車在交通燈轉紅後時未能及時開過路口,停在了斑馬線前。

橫向的其他來車能自主繞過這輛車,但兩輛蘿蔔快跑都被這輛意外成為障礙的車攔在了原地、不知如何處理,也影響了後續車流。

急的圍觀網友喊「蘿蔔快跑,你快跑呀」

此前,蘿蔔快跑還曾出現被一個麻袋「嚇住」的場面。

由於地上有個輪廓有一絲像人的麻袋,蘿蔔快跑停在了原地,造成所在車道短暫堵塞。

好心人上前撿走了麻袋,蘿蔔快跑才得以繼續運行。

除此之外,蘿蔔快跑也被乘客們零星吐槽「起步急、剎車急」

這一是因為蘿蔔快跑旗下基本為新能源車,電車瞬間提速較快。

二是因為AI系統尚不能模仿老司機們踩油門踩離合時的「腳感」、模仿不了車技。

蘿蔔快跑的用戶提示內,標註了禁止孕婦、懷抱式嬰兒、70周歲以上老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人群乘車。

官方客服回應稱:

「目前自動駕駛車輛還處於測試運營階段,如果遇到突發事件可能會緊急避讓,會對乘客有物理傷害,因此為保證乘客的安全,目前不支持孕婦、懷抱式嬰兒、70周歲以上老人等群體乘車,後續工作人員會優化完善相關服務。這幾類人群未來能否能乘坐,要等通知。」

via @白鹿視頻

03

無人車讓計程車走到死亡邊緣?

目前在全國範圍內,蘿蔔快跑雖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都有落地運營區,但大多位於道路車輛較少的郊區或工業園區。

但在武漢,蘿蔔快跑被允許在武漢三環內多個城區運營。

去年年底,武漢還因為累計開放測試道路歷程突破了3378.73公里(單向里程)、觸達人口達770萬,超越美國菲尼克斯、舊金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區之一。

相應的,無人駕駛計程車與傳統計程車行業間的矛盾,也在武漢首現端倪。

5月底,蘿蔔快跑官方發布微博,稱近日出現了惡意投訴、虛假事故等網絡內容,已核查取證、向公安機關報案。

網絡上,的確存在一些抵制、針對無人駕駛計程車的網友發言。

而6月底時,一張標題名為《巡遊計程車已到死亡邊緣》、落款為武漢市建設汽車客戶有限公司的控訴信在網絡上流傳。

控訴稱4月以來公司已出現4台計程車退車停運,且有蔓延趨勢。

via @財聯社

信中可以看出,目前擠占計程車生存空間的主要還是網約車行業,無人駕駛車的投放數量尚未多到能撼動整個城市市場的程度。

但無人駕駛車的出現、低價吸引用戶的熟悉策略還是讓計程車司機們產生擔憂。

信中的控訴引發許多人的關注與討論——

「科技的初衷是讓人類生活得更好,現實是讓底層人吃不飽」「搶奪底層人的飯碗」

via @大鮮汽車講堂

其實如今大部分普通人都能意識到,在2024年的當下,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是正在進行中的科技疊代浪潮。

大勢所趨,難以逆轉。

無人駕駛計程車(Robotaxi)已然成為世界範圍內科技巨頭們爭搶經驗的焦點。

特斯拉宣布將於8月推出Robotaxi,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成立的合資公司安滴科技於4月獲批工商執照。

香港機場內已投入無人駕駛公交車,用於部分區域的人員擺渡。

公司前文提及的國外無人計程車代表Cruise,拿到微軟、本田、通用等巨頭投資後該公司估值一度上漲到了300億,甚至遠高於國內頭部汽車公司長安汽車。

但在發生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後,Cruise又被加州吊銷了自動駕駛計程車運營執照。

一切的重點,不在於是否要抵制科技的疊代,而在於如何讓疊代溫和地發生、平穩地落地。

目前蘿蔔快跑所處的階段,離擠占現有計程車、網約車市場還遠著。

無人計程車尚屬於重資產行業,蘿蔔快跑此前一輛車的成本為48萬元,最新研發的第六代無人車成本大降至20萬元左右,但依舊不少。

網上一些乘客誇讚蘿蔔快跑乘坐體驗好,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它的價格本就更貴、內部更寬敞,普通計程車、網約車多是十多萬元的價位。

這些因素決定了無人計程車行業的擴張速度並不會很快,企業必須考慮現金流壓力、成本回收時長等問題。

也變相給社會留出了緩衝時間,思考如何應對新行業帶來的衝擊。

在就業領域,新科技帶來衝擊的同時也提供了一些新的崗位。

比如現階段,無人駕駛計程車是需要配備安全員的,負責在AI處理不了的情況下接管車輛。

視城市、情況不同,有的安全員坐在車內、一人負責一車,有的安全員則是遠程負責多車。

百度副總裁王雲鵬曾透露,現役運行的數百車輛中大約需要300名安全員,武漢 「自動駕駛安全員」月薪為5000元至7000元。

據悉,蘿蔔快跑安全員多為網約車老司機。

倘若無人駕駛汽車真發展到能大幅搶占市場的那天,市面上所需的安全員、運維人員崗位或許能為行業轉型中的普通人提供一定緩衝帶。

但更需社會相關部門為此做好一定籌劃,思考就業人員的承接方向。

除卻就業,無人駕駛目前仍有相關法律法規缺失問題等待解決。

常規情況下,交通事故中開車的司機往往是主要責任人,這導致許多既有法例在無人駕駛領域並不適用。

上文中提及的蘿蔔快跑與行人發生輕微碰撞事故,是由百度作為所屬公司介入,參與定責、調停、相關賠償。

但倘若發生了在傳統場景中司機可能被判刑坐牢的重大交通事故,百度或許可以賠錢,但由誰、哪個主體去為AI坐牢?

同時,倘若無人駕駛車輛發生事故後並未檢測到、直接開走了,這是否能被判定為交通法中的「逃逸」?

如果說無人駕駛是一棟終將建成的巍峨高樓,我們如今要做的是打好地基、做好過渡。

不能一味追求完工速度,而忽略大廈崩塌前的異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7653e1a8890eb50678e64d8a5b693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