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9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正式和大家見面。
宋令東在人船合練中
1990年出生的航天員宋令東,2020年9月入選我國第三批航天員,從捍衛祖國長空到為國出征太空,他有著怎樣的經歷?此次太空出差,他又有哪些期待?
01
「最好的男子漢去飛行
要飛就飛最好的飛機!」
宋令東是神舟十九號乘組中年齡最小的一位,1990年8月出生在山東的一個小村莊裡。上學時,他偶然翻閱到一本書,從此在他心中種下了一顆保家衛國的種子。
宋令東說:「書里描寫了一位戰士,在一次阻擊戰中,利用地形地貌和對叢林的了解,多次擊退敵人的進攻。在書的結尾,晚霞中他從叢林中走出,站在山上,當時的意境深深觸動了我,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像他一樣,守護一片土地,守一方平安。」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宋令東在訓練中
2008年,一場空軍招飛改變了宋令東的人生軌跡。通過層層選拔,他順利成為空軍航空大學的飛行員,也讓這位農家孩子可以有機會「觸摸」天空。
宋令東回憶:「有一位教員給我們講述了自己的飛行生涯,他說一圈動作下來看到了四道彩虹,還講述了他跳傘的經歷,這些對我的衝擊力非常大。上課結束後,他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最好的男子漢去飛行』。看到這句話,我告訴自己,我就要當最好的男子漢。」
當飛行員時,宋令東的目標是「要飛就飛最好的飛機」,多年來,他一直在朝著目標努力。但對於熱愛飛行的人來說,誰不渴望飛得更高、更遠?
「當時我在出任務,接到單位的電話讓我去參加體檢,我不知道是航天選拔,等到了以後才知道國家正在招收第三批航天員。」宋令東說,當時內心充滿期待,也很想挑戰一下自己。
02
越努力越幸運
農村娃拿到太空「船票」
航天和航空雖只有一字之差,但訓練的內容差別很大,對宋令東來說,又是一切從零開始。理論學習、操作技能考核、體能鍛鍊……他竭盡全力,力求在每一個環節都達到極致。
「整個訓練周期的強度比較大,節奏轉換也很快,但我們有非常專業的保障團隊和訓練團隊,他們摸索出了一套安全高效的訓練方法。從入隊以來,所有的訓練科目我們都是訓一門考一門,這不僅考驗對某一項技能的掌握能力,也在無形中磨鍊心態和意志力。」
宋令東參加水下訓練
以老帶新的培養模式,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保持年輕態、持續煥發活力的「法寶」。此次神舟十九號乘組,「75後」將帶著2名「90後」出征,宋令東坦言,這麼快就能拿到這張太空「船票」,是他此前不曾想過的事。
「2019年選拔時,大隊長問我是哪一年的?我說是1990年,接著他又問我父親是哪一年,我說是1963年,他聽後笑著說他是1964年的。當時我覺得這份事業離我太過遙遠,我的父輩們還在為飛行時刻準備著,而我作為『90後』,什麼時候能接過這個重擔?但是轉眼間,我即將登上我們自己的空間站。」
宋令東表示:「在日常訓練中,前輩們會毫無保留地把飛行經驗傳授給我們,告訴我們怎麼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機會投身於這項事業,實現自己的夢想,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幸運兒。」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進行植物培養訓練
面對空間站這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飛行中所有操作的精準性與乘組配合的默契性息息相關。為了這場太空之約,宋令東說他們已經做足了準備。
「這次任務中,出艙活動和新開展的科學實驗比較多。對於出艙活動,我們反覆進行模擬訓練,水下活動也反覆地去練。不熟練的操作都會加倍練習。新開展的實驗,我們會去現場和科研人員一起交流溝通,共同反覆推演實驗的每一個環節,以提高實驗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確保實驗在太空中能順利開展。」
03
「待到牡丹再次盛開之時
便是我從太空歸來的日子!」
這次「太空出差」,宋令東提到,出艙活動和新開展的實驗項目比較多,他將主要負責乘組的站務管理、設備維修養護,以及根據安排執行出艙任務。對於即將啟程的太空之旅,宋令東也有自己的小期待。
「因為我來自農村,父母都是農民,小時候種地是我的看家本領。我們有太空菜園,這次我帶了紅薯,準備在太空種植,我想試一試在太空能不能種得更好,挑戰一下自己。」
宋令東表示,希望能在天上多留一些紀念,比如製作一些科普視頻,「這是我的首次飛行,也是一次非常珍貴的歷練,我希望能夠留住在天上的每一分每一秒。」
宋令東離心機訓練
「守望者」是宋令東的微信名,這個名字十年沒有變過,他說這是自己從小到大的夢想。從捍衛祖國長空到為國出征太空,宋令東常說自己是幸運的,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新時代。
「保家衛國,守衛領空,這是戰鬥機飛行員刻在骨子裡的。作為一名航天員,我認為這更多地代表著國家,承載著另一種希望。我的理念是,如果你甘於平庸、隨波逐流,那很簡單,但如果想成就一番事業,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就必須持之以恆地努力。人類不可能永遠僅停留在地球上,這是在為人類的未來進行探索,我也在守望未來。」
此次太空出差,宋令東除了攜帶幾張家人的照片,他還準備帶上一幅牡丹圖。他說,待到牡丹再次盛開之時,便是他從太空歸來,與家人團聚的日子。
「在我的家鄉,牡丹寓意著吉祥如意,也寓意著繁榮昌盛。我打算把這幅畫掛在我的睡眠區,它會激勵著我更好地完成任務。在空間站的工作之餘,我想我會透過舷窗去看看地球,看看我們美麗的祖國,看看我飛過的地方,我也想看一看銀河和繁星。大家放心,等明年四、五月份牡丹花盛開時,就是我們回家的日子。」
(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