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大娛樂家。
一部使用了最新的Unreal Engine 5(虛幻引擎5)製作的動畫劇集會有什麼樣的不同?當長視頻動畫也開始使用電影級製作標準時,其最終呈現會是什麼效果?
當帶著這些問題去看愛奇藝自製的科幻背景的生存遊戲類型動畫《深淵遊戲》時,除了選用國內少見的「大逃殺」類型故事之外,很難不注意到這部作品所呈現出來的「電影感」——場景設計和人物動作都更加流暢生動,4K畫質下各種細節栩栩如生。
「動畫好精緻」「特效真的太牛了」 「場景很細膩」「這畫面非常震撼」……創作的匠心都被觀眾以一條條好評的彈幕給回應著,而帶血的濃痰、揚起的灰塵、乾裂的嘴唇等動畫製作上的細節拉滿之處,更是被網友不斷點贊。
《深淵遊戲》場景
「我們想給觀眾呈現一個之前比較少見的類型作品,所以也希望視聽感受上能給觀眾一個極致體驗」,在與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對話時,《深淵遊戲》總製片人吳大衛說道。
與此同時,由於採用了全新的UE5渲染引擎和全4K畫質,也從製作流程對整個動畫團隊提出了更高要求。燈光指導馮藝提到:「之前我們更多接觸的是2K的(動畫)項目,4K項目對畫面的要求大幅提高,比2K翻了不止一倍,對燈光的需求也會更高」。
在《深淵遊戲》更新即將過半之際,壹娛觀察走入這部動畫的製作幕後,對話總製片人吳大衛、燈光指導馮藝,一同還原製作團隊如何以「電影級」的視聽標準,去創作一部從題材到技術都具有全新突破的動畫作品。
如果熟悉國內動畫市場的觀眾大概不難發現,如今主流的動畫劇集題材方向多是玄幻仙俠類型,像是《斗羅大陸》等年番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但市場上長期只有這些類型作品自然很難滿足多元化的觀眾需求。
因此當愛奇藝的動畫新作《深淵遊戲》以生存類遊戲為核心,融入了大逃殺、飢餓遊戲等經典元素時,題材上首先便會讓人眼前一亮。
當然,僅僅只依靠題材或類型上的突破,並做不出一部讓人驚艷的作品。尤其是在當下的動畫製作領域,從2018年《蜘蛛俠:平行宇宙》的橫空問世,到2019年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在製作上的極致投入,再到兩年後叫好又叫座的《雙城之戰》,都讓人看到了動畫製作技術進步的速度和力度。
《雙城之戰》劇照
因此,在啟動《深淵遊戲》項目時,製作團隊一上來就設定了一個目標——使用「電影級」的製作標準。
從最終的成片中不難看出,像是國內動畫極少使用的2.39:1畫幅,以及細膩的場景設計和靈活的機位調度,其實都非常直觀地展現了這部動畫想要表達的極致畫面呈現。
談到為什麼要用「電影級的製作」來「折磨」自己時,吳大衛表示首先考量的還是讓觀眾能獲得更好的視聽體驗。
「目前的觀眾大多是通過手機端來看動畫的。這個2.39:1的比例與手機螢幕的比例更貼合,能減少兩側邊框帶來的視覺尷尬。其次就是電影的寬熒幕尺寸,畫面比例越大,畫面的動感越強,可容納的內容也就越多。角色的表演細節,還有導演、編劇的意向傳達能擁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觀眾視覺上也會有更豐富的感受。」
《深淵遊戲》劇照
同時電影級的拍攝標準也意味著可以使用更豐富的機位、更複雜的調度以及更多的鏡頭數量,去呈現更大的場面,而不是簡單地依賴對白去推進情節,用鏡頭傳遞情緒和講故事。「雖然製作難度大大提升了,但是觀眾感受也會更好」,吳大衛說道。
除了電影化的畫幅和鏡頭語言使用,作為一部動作戲份占比頗高的番劇,如何通過動作設計來傳達這種「極致」的視聽感受,也需要在特效和燈光上「下功夫」。
燈光指導馮藝就提到了《深淵遊戲》中,喬驚霆和舒艾作為男女主角在動作戲設計上的不同。
「在打鬥設計中,我們是根據角色的性格,匹配不同道具。女主的道具是刀,它相對來說更靈巧一些。所以女主的動作,翻轉跳躍更多一些,男主的動作可能會更大開大合一些。」
《深淵遊戲》女主道具
而具體到場景中,如何讓原著人物活靈活現的出現在熒幕前則更考驗人物設計和視覺效果的水平,為此,《深淵遊戲》也使用了最新的Unreal Engine 5(虛幻引擎5)來進行場景和人物渲染,力求最大程度的實現美術上的精心準備。
像是男女主角從一開場其實就已經有了不少打鬥場面,尤其是第一集裡一上來就出現了一個相當嚇人的賽博朋克風格灰老鼠,這些場景的動作設計和角色表現都對特效提出了高要求。
在第四集出現的相當重頭的打鬥戲中,場景在室內外連續切換,而人物又同時有著相當激烈的動作設計與調度,都極大的考驗著製作團隊對於燈光和特效的細節調度。
「這一部分的場景是在叢林裡與蜘蛛追逐,在環境設計上,色調會比較偏冰冷一些。」採訪中,馮藝也詳細的為我們拆解了這一場戲的場景設計思路。
「像這類群像戲的場面,角色太多了,沒有辦法對每個角色去做單獨的燈光調整。為此,我們也專門開發了一套角色藍圖系統。系統能讓燈光根據不同場景,不同的鏡頭需求及角色數量,產生自適應的匹配。」
《深淵遊戲》角色藍圖系統
除此之外,製作團隊針對動畫環境的設計,也專門開發了一套天氣系統。可以提前模擬和預設黑夜、白天、起霧、下雪等環境效果,甚至是雨天人物腳印踩水形成的效果。「提前的環境效果預設,可以把整體場景特效基調搭到70-80%左右,基於具體的情節和人物,特效團隊再去做細節的燈光和特效設計」,馮藝補充介紹,根據製作團隊評估,天氣系統的應用在後期特效和燈光設計上,能提升20%的效率。
《深淵遊戲》天氣系統
在三維動畫的製作中「毛髮」一向是展現創作精度的一個高精尖工程,藝術家在創作時專注的地方不止是如何塑造富有變化的頭髮造型,而是要考慮一切需要考慮的因素。
像是螢幕上沒有出現的東西,如風或不同的光源或陰影,還有外界物理環境與頭髮的相互作用如與衣服或與皮膚等,甚至還要考慮外力與頭髮之間的交互作用,這些所有需要考慮的因素在三維動畫的製作中都需要以一種自動化的方式來模擬,才能讓頭髮、毛皮和布料等元素的運動更加真實合理。
在這一點上《深淵遊戲》也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由於整部動畫有多達120多個角色需要解算布料、毛髮,前期製作組的研發本來是打算在UE中實現實時解算,但是UE中碰撞體是膠囊體,最終效果不能滿足項目要求。
最後製作組選定了Carbon的插件。Carbon Cloth 使用先進的布料模型來提供高質量的布料模擬,結合強大的多層碰撞,支持最高質量的布料模擬。高度優化的代碼與從頭開始的多線程設計相結合,確保了 Carbon 在提供高質量的同時實現最高性能。
《深淵遊戲》機械灰鼠
不過Carbon Cloth只是能夠解決解算的速度, 製作中解算師還需要快速處理鏡頭的平台。為此,技術團隊實現了自動化批量化的解算鏡頭的工具。這也是業內批量化解算思路的首次應用,極大減輕角色解算這一工種的人力消耗。「中間我們換了幾個方案,最終成型的解決方案得到製作和導演的認可」,馮藝補充道。
內容行業一向是新技術尋找落地應用的優先場景。如同顯像技術最先被用於開發電視,《阿凡達》開啟3D電影時代一樣,技術與內容相互驅動,也成為影視工業發展的最重要動力之一。
從攝影機畫質快速疊代,從膠片到DVD到藍光,從影院再到直接播放4K內容的流媒體,製作水平、傳播渠道以及觀看體驗的進化無不影響著創作者,也讓消費者的體驗在歷經不斷疊代。
而這恰恰是《深淵遊戲》所試圖傳達出的信息。
《深淵遊戲》喬驚霆與白邇打鬥
除了題材上另闢蹊徑,打造了一個國內動畫領域少有的「大逃殺」類型動漫番,這次《深淵遊戲》製作方和平台更將用戶觀看體驗的考量也前置到了製作、交付環節。於愛奇藝而言,這個秘密武器便是其在內容製作上早早設定好的統一標準——「幀綺映畫」。
「幀綺映畫」作為愛奇藝推出的家庭影院級音畫標準,核心在於通過規範標準,解決從製作到播出全鏈條上,多種終端設備之間視聽表現差異較大的難題。通過建立覆蓋拍攝、製作、交付、生產、播放端全鏈路質量管控體系,用戶在手機上只需要選擇「幀綺映畫」,無論是什麼型號的手機或者PAD, 所看到的畫面效果都能保持統一標準。
吳大衛在採訪中提到,製片團隊在項目剛開始籌備時,就已經確定要做一部達到「幀綺映畫」規格的動畫劇集。
《深淵遊戲》場景
「最開始我們就有想法把這部動漫做成4K,正好公司負責內容質量管控的同事找過來,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將《深淵遊戲》按「幀綺映畫」的規格品質輸出」。這也讓《深淵遊戲》成為愛奇藝首部按幀綺映畫標準製作、達到4K清晰度的動漫內容。
而在此之前,行業內動漫內容在各家平台上,並未有統一的交付標準。不同平台的收片標準不一樣,不同設備的性能不一樣,最終呈現的效果參差不齊。這導致一些精良製作的內容其實並沒有讓創作團隊的努力被充分的感受到。
馮藝也談到了進入幀綺映畫的全鏈路製作流程後,與之前參與項目所產生的巨大不同也正是在於:「最顯著的提升部分,則是這個標準對於最終畫面色彩、畫質的統一和規範。」
《深淵遊戲》場景
「我之前也參與過很多項目,很多片子對顏色、構圖不會有很高要求,在色域和色階之間沒有特別多需求,有時候我們看片子甚至會看到,在一個比較灰的畫面中間突然出現一個比較黑的部分。另外,畫面在不同環境光和不同設備之間的播放效果,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把控。」
馮藝表示,在後期製作的每一個環節和審核中,幀綺映畫相關的規範標準一直對製作流程提出高要求。「通過和幀綺映畫接軌,我們發現對製作上的很多細節畫面呈現很有幫助」。事實上,燈光、特效,包括合成要達到幀綺映畫的需求,都有明確的標準要求。例如,動漫介質生產要達到ProRes422HQ高碼率,和3840x2160 4K解析度。據悉,這在業內也是非常高質量成片標準。
2022年8月起,愛奇藝將高品質的視聽標準的覆蓋範圍拓展至電視端。眾所周知,相較於手機和PAD的底層系統主流只有安卓和IOS兩個,電視機之間的差別則可能會具體到不同廠商、同一廠商的不同型號都極大。這也進一步抬高了統一標準的難度。為此,愛奇藝的技術團隊又是啃下了硬骨頭,目前已經有超過150款主流電視機型上,用戶選擇「幀綺映畫MAX」,最高可獲得達到「HDR+ 超高清+高幀率+高音質+高標準認證」的視聽體驗。
「幀綺映畫MAX」可支持設備
從創作團隊「卷內容」到視頻平台「卷技術」,不難看出,在更前沿的影視拍攝技術持續獲得廣泛應用的情況下,全球流媒體平台都在儘可能的將最高製作規格的內容呈現在觀眾面前,並且在創作中不斷探索著技術應用和創新的邊界,塑造出內容在形態和表達的不同,這種持續推動內容和技術同步向前的狀態,無疑將會深刻的影響整個行業並在某一時間節點上帶來具有範式轉移性的突破。
進入2024年,除了內容質與量,長視頻平台們在內容背後的技術上勢必也將儘可能的「卷」起來,而原本就已經在製作上持續以高標準要求自己的愛奇藝,顯然在這場即將展開的新一輪長視頻視聽升級,占得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