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這麼長,時間又如此殘酷,大多數平凡的人,連名字都很難傳下去,過了一段時間後,墓碑殘破、屍骨化為泥土,誰又能證明這世間存在過你這樣一個人呢?現實便是如此殘酷,也是如此平凡,而有些人只是因為乾了一件事便能青史留名,這樣的機會不多,而機會來到面前時,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抓得住,時過境遷,再回頭望去,一切似乎早已註定。宋朝年間,有個名不見經傳的獄卒,在國家大義面前,他幡然醒悟,冒死救出一具屍體,得以讓他青史留名。
岳飛是人人敬仰的民族大英雄,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刻,在百姓最絕望的時刻,他挺身而出,帶領岳家軍讓志得意滿的金軍知道了漢人的厲害,同時也讓宋朝有了反撲的機會,百姓也見到了生活的希望,終於有人能打敗囂張的金軍,正當岳飛決定要乘勝追擊,救回被俘的二聖時,這時秦檜突然發難,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岳飛,而宋高宗也在背後推波助瀾,視民族大義而不顧,任由秦檜奸黨謀害忠良,岳飛慘死於獄中,百姓無不哀嚎,這樣忠貞的人都死了,宋朝的氣數也是該盡了。
岳飛死後,原本依附於他的人,紛紛叛逃,在朝堂上大肆抨擊岳飛罪行,整個朝堂竟然沒有一個人敢說出真相,還有小人要將岳飛妻兒流放到荒野,不給食物也不給補給,想害死岳飛僅余的血脈,還有的小人趨炎附勢,就因為岳州和岳飛都有一個岳字,上奏要將岳州改名,而這樣的奏章竟然得以通過,何其荒謬。最為歹毒的是,有小人提出要將岳飛屍骨焚毀,讓其屍骨無存。幸好在岳飛身死的當晚,有一個叫隗順的獄卒,不忍心民族英雄的遺體被侮辱,冒死偷出岳飛遺體。
隗順將岳飛身前隨身佩戴的玉佩放在屍體的腰部,隨後又整理了一下岳飛的遺容,這才將岳飛遺體埋藏在九曲叢祠旁的樹林中,為了尋找方便,隗順還在上面栽種了兩個桔樹。隗順知道,岳飛這樣的人物,日後一定能被平反,而到那時必定會有人來尋找岳飛的屍骨,這樣以來,隗家不僅會獲得一些封賞,還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隗順臨死前交待兒子,就算是死也不能透露這個消息,一定要等到岳飛平反的時候才告知官府岳飛的真身在哪。
宋高宗在位的時候,百姓聯名上書要為岳飛平反,但是宋高宗對這些東西理都不理,直到宋孝宗繼位後,岳飛才得以平反,而這時離岳飛去世已經二十一年了,這個時候隗順的兒子便去官府報案,帶領官兵找到了岳飛的埋骨地,岳飛的遺骨才得以遷葬杭州西子湖畔棲霞嶺,如果沒有隗順的冒死營救,恐怕後世之人只能對著一個衣冠冢表達自己的敬仰之情了,有人說隗順功德無量,的確如此,在那個黑暗的時代,一個人能堅守本心,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本就是一件偉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