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了一個孩子,很多家庭希望更熱鬧一點,中國人喜歡多子多福,所以很感謝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
可是,並不是所有家庭成員都會歡迎另一個小孩的到來,這也是二胎家庭經常困擾的問題。
小杉是家裡老大,住在農村,每天要幫家裡干農活,很孝順的孩子。聽父母說想要個弟弟妹妹的時候,並沒有太多感覺,她當時認為反正就是多個孩子在家裡,沒什麼大不了。
那個時候她13歲,和即將出生的妹妹之間,年齡差也是13年,好幾個代溝。
過了兩年,妹妹2歲,她也15歲了。家裡覺得她已經長大了,讀書也不是當狀元的料,就回家幫農吧。所以,小杉回家做農活,曬得一個青春少女顯得有些蒼老。
可是,同樣在家的妹妹逐漸長大,在家裡很霸道,還見不得姐姐用家裡的東西。
一氣之下,小杉去了別的城市打工,再也沒用家裡一分錢。
但有一年過年回家的時候,長大的妹妹看到姐姐回來,沒有撲過來擁抱,沒有熱情的歡迎,她只是冷冷地說:"你怎麼又到我家來了。"
好像這個親姐姐是個外人,來她們家蹭吃蹭喝一般。這句話狠狠傷了小杉的心,她扭頭回到城裡,年都沒過。後來父母告訴她,妹妹在家裡沒學好,天天就知道買東西,現在不幫家裡做活,倒是搞起了什麼直播,說可以掙很多錢,但到現在也沒見掙多少錢,很煩惱。
小杉也不願多管,反正也是"她們家"。
其實不是所有二胎之間的關係,都如此不堪,還有很多兄弟姐妹相親相愛,更重要的是父母能在二胎之間做出怎樣的引導。
我們可以很清晰地在小杉的人生中,看出她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對孩子有一定的偏心存在,甚至可能對小杉的妹妹有一定的縱容心態。
正是父母角色在兩個孩子之間出現缺失,讓孩子成長的有些畸形,令一家人都很難受。
父母在面對二胎之間,如何處理,才能讓兩個孩子相親相愛呢?
首先,提供充裕的物質基礎
所謂物質基礎,實際上是孩子的各項資源,戰法有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所以無論是想怎樣培養孩子,物資充分是家長必須要處理的首要問題。
大寶不喜歡二胎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家長偏心,物資供給不足夠,讓大寶有了嚴重的生存與情感危機。
這種生活狀態,讓孩子不會有穩定的安全感,所以會將對生存的不易,轉化為對二胎的怨懟。這就是兩者關係不好的根本。
其次,讓打孩子參與到二胎的養育中
很多家庭大寶和二寶之間的關係不好,主要是因為大寶對二寶沒有感情基礎,如果父母還有偏心,很可能讓大寶認為二胎就是來搶他東西的。
在家長能提供足夠物質基礎的情況下,讓大寶力所能及的範圍里,照顧一點二胎,會讓兩個孩子產生互相依賴的感受。
同事家裡的大寶7歲,能在媽媽做事的時候,麻利地給弟弟換尿不濕,而且還會偶爾親一下弟弟,這就是感情融洽,互相依賴的體現。
最後,父母要學會扮演大反派
為什麼要讓父母當"大反派"?看過影視劇或者玩過遊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主角們的情誼,常常是在和"反派"的共同對抗中建立的。
所以,為了讓孩子之間的關係更融洽,機智地扮演一下反派,可以促進孩子們之間的感情,讓家庭更和諧。
有位父親有次看見自家大女兒在玩手機,二胎的小兒子正從外面回來,他找茬一般數落弟弟,而且頗有欲加之罪的味道,姐姐在一旁聽著覺得爸爸很過分,於是當著弟弟的面和爸爸爭執起來。
爸爸見機對抗了一下,就"機智"地敗走,留下姐姐安慰弟弟。兩個孩子不知道,這一幕不過是爸爸設計的,就是為了促進兩個孩子的感情。
雖然這個父親做的可能有點過,但是這個思路是值得借鑑的。做到這3點,可以補充父母在二胎家庭中角色的缺失,讓孩子更加親密。
養孩子不容易,養兩個孩子更難。誰也不希望一個孩子回家的時候,被另一個孩子敵視,那辛苦生下兩個孩子又為哪般?
你家的二胎關係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