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經歷了時間篩選的偶像,才是真正的時光「代言人」

2019-10-10     人間是劇場

1978年左右,聽慣了樣板戲的年輕人們突然發現了一個異常甜美的歌聲,那時候,沒有人知道鄧麗君到底是誰,但只聞其聲、不聞其名並沒有阻止她歌聲的迅速流行,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年輕人們開始翻錄鄧麗君的磁帶,校園裡的大學生們對於鄧麗君的歌曲尤其狂熱,甚至引發了對於鄧麗君的「靡靡之音」的討論與批判。

雖然受到了一些原因的影響,但是,對於外面的世界充滿渴望的年輕人們,依然沒有放棄對於鄧麗君歌聲的追尋與傳唱,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鄧麗君的歌曲已經在內地各個地方唱響。

我的父母就是在那時候喜歡上鄧麗君的,在他們的時代印記中,鄧麗君沁入心脾的聲音,就如同思想的堅冰融化後綻放的新芽,代表著時代與個人命運的生機。

雖然,鄧麗君未曾來到內地演出,而且不幸早逝,但是,我的父母對於她的喜愛至今未曾更改,有了手機後立刻將鄧麗君的歌曲設為鈴聲,甚至他們在年邁之際,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前往台灣和泰國的清邁,參觀鄧麗君的故居,入住了鄧麗君在清邁曾經住過的美萍酒店。

鄧麗君是他們的青春印記,也是一種歷經年代的克制之愛。

而到了我們這一代,如今的中國早已經因人才輩出、明星眾多,我們也缺少了對於偶像的長情。

在過去的年代,鄧麗君僅僅憑藉嗓音就可以吸引一代人,現在的偶像則要加上「顏值」 的審核,像鄧麗君那樣原生態的面貌放在今天一眾的瘦V臉中,是不是可以走紅,就另當別論了。

偶像如同是光陰中的坐標,標記著我們的青春與成長,讓平淡流過的日子有了情感起伏與心緒的印記。

同為青春的投射,現在的我們可以與父母們一起分享各自的偶像,我們可以通過鄧麗君的歌聲了解父母經歷的恍然如夢的年代氛圍,而父母也可以通過我們對於周潤發、張國榮、梁朝偉的作品熱議,對於肖戰或李現的關注,而知道社會的時尚風向。

我們轉換偶像的自由隨意的過程 ,同樣是一種社會的進步,而且,父母們絕想不到粉絲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經濟鏈條,喜歡偶像不再是哼哼他的歌、看他們主演的影視劇那麼簡單,而是有了專業的打榜、流量的各種玩法,粉絲創造價值的潛力更是讓眾多商家喜笑顏開,在商家、粉絲、明星團隊的多方合力之下,有了現在繁榮的「飯圈」。

單純的喜歡已經不能滿足與當下社會了,愛豆與粉絲的關係無論是更加複雜了,還是更加多元了,一切都是在時代的趨勢線上延展,偶像的過人之處要經歷歲月的考驗,那些大浪淘沙般很快被更新的偶像,是偶然的幸運兒。

只有經歷了時間篩選的偶像,才是真正的時光「代言人」,比如,中國女排,近40年來不斷創造著傳奇,他們憑藉著拼搏不屈的身影,已經成為了幾代人中國人的共同偶像,這是一種精神傳承,是一種全民滋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2ZHt20BMH2_cNUgKY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