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到了冬季無論您是在南方還是北方氣溫都會比較低,對於家裡有寶寶,特別是寶寶比較小的寶媽,就會特別糾結。穿少了害怕不小心著涼感冒,穿多了孩子行動不方便總摔跤。
寶媽帶娃最害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吃藥費勁、孩子遭罪、媽媽辛苦。所以很多寶媽冬天都選擇少帶孩子出門,就算是出門也會儘量多穿防止凍著。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玲玲就是這樣的寶媽,自從降溫開始玲玲的女兒就沒出過屋,每天只能趴在窗戶前看著外面的風景。
雖然玲玲也知道女兒很渴望外面的世界,但是一想到女兒生病後自己要承受的內容就放棄了下樓的想法。
這天難得下了一場雪,女兒看著外面堆雪人的小朋友不住的求著玲玲,想要下樓去玩雪。
最終玲玲還是不忍心決定帶女兒下樓玩一會。把家裡能穿的、能戴的都給女兒捂上了。沒想到就是這樣小心翼翼的玩了半小時,回到家女兒就開始流鼻涕、發燒。
趕緊帶女兒去醫院,結果醫生告訴玲玲,女兒生病不是凍的而是熱的,因為玲玲穿的太多導致孩子出汗,衣服被打濕之後導致的感冒。
玲玲知道後後悔不已,真的是「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你冷」,因為受涼感冒沒想到卻弄巧成拙捂出問題。相信玲玲的做法也是很多寶媽的做法,那麼到底怎樣判斷孩子是不是冷呢?
冬天寶寶身上這3個部位發涼,說明孩子已經受凍
1)肚子
孩子在室外玩耍,活動量比較大,很容易在跑跳的時候露出肚子。還有時候大人抱孩子的時候也容易把衣服掀起來,讓小肚子暴露在外面。
肚子著涼容易出現腹瀉拉,肚子或者是腸胃的感冒,所以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最好穿貼身的,能塞進褲子裡做好。
2)腳丫
人體腳部的脂肪比較小,所以冬天很容易出現腳冷的情況。孩子也是一樣,俗話說「寒從腳下生」,所以冬天帶孩子外出一定要穿保暖的鞋子。
而且寶寶活動比較多不要穿過緊過硬的鞋,影響腳部血液循環。除了鞋子,襪子也要穿純棉的,孩子活動多愛出汗,純棉吸汗不會讓腳底濕答答。
3)後背
後背是判斷孩子體溫比較準確的地方,從脖子位置摸一下,如果後背是乾燥且溫暖的,說明溫度正合適。如果有汗液就說明穿多了,出汗後很容易著涼。
如果摸上去冰涼涼的說明穿少了,孩子是真的冷了,要及時加衣服。
這3類衣服,父母要給娃備足
No1:長筒襪子
如果褲子碼數比較大,褲腿很長會影響孩子的活動也不美觀。如果褲子長度正合適在活動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往上縮的情況。
所以長筒襪子是很必要的。把褲子塞進襪子裡就不會露出皮膚了,保暖又方便。
No2:貼身背心
背心可以有效的保護肚子不著涼,還不會因為穿的太多影響孩子活動。一年四季都能穿上也是很實用的。貼身穿好並塞進褲子裡無論孩子怎麼跑跳都不擔心了。
No3:帶領子的衣服
如果領子過大不但脖子會覺得冷,也容易讓後背著涼,所以平時買衣服儘量選擇帶領子的。
不一定是襯衫類型的,只是領子不要過大,半高領正合適,既不會勒到脖子不舒服也不會穿脫費勁。
如何在冬日給寶寶營造舒適的環境?
:溫度
冬季的室內溫度最好保持在18-22度,溫度太高孩子過熱出汗多容易脫水,溫度過低容易著涼感冒。
特別是小寶寶自身溫度的調節功能還不夠強,保持恆溫很重要。可以通過空調、電暖器等來調節溫度,注意與寶寶保持距離,空調不要直吹。
濕度
除了溫度,濕度也是家長一定要關注的。保持在45-55%的濕度是比較合適的。
可以通過放一盆水或者使用加濕器來調節,特別是東北地區的北方更容易乾燥。使用加濕器注意及時換水避免細菌滋生。
空氣
無論是哪個季節都要保證室內通風。即便是月子裡的寶媽和嬰兒也要定時通風。
可以在通風的時候去到別的房間躲避,每天通風1-2次,每次半小時。家裡吸煙者要避免在室內吸煙,防止影響孩子呼吸道發育。
冬季雖然天氣冷,也不要把孩子當作「溫室的花朵」,陽光好的時候可以外出活動半小時左右。室外活動不會感冒還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身上的這3個部位有發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