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蛋糕沒事,吃蛋羹起風團,這是雞蛋過敏嗎?

2020-06-19     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

原標題:寶寶吃蛋糕沒事,吃蛋羹起風團,這是雞蛋過敏嗎?

作者 | 卓正兒科 陳凌

來源 | 兒科醫生孔令凱(ID:peds-datebase)

欣源有話說

嗷,欣源挺喜歡這篇文章。感謝專家們努力磕下一個個生活小問題,有理有據,非常實用。花花

有關過敏的問題,媽媽們很關心。有些大人放飛自我,啥都敢往孩子嘴裡塞,另有些媽媽了解這些知識,又過分小心翼翼,啥也不敢給孩子吃。

其實大概原則是這樣:

  • 一樣樣添加;
  • 一開始少量添加,循序漸進;
  • 輕微症狀不管它,不少孩子會自行脫敏(輕微口周或面部紅疹、口水增加等,模凌兩可症狀更不用管,比如抓耳撓腮,偶爾打噴嚏、咳嗽等);
  • 比較明顯的症狀仔細找原因(最典型的是肛周紅或潰瘍,皮疹,大便性狀突然改變,便秘和腹瀉都很多,拒食拒奶,體重不增,慢性貧血等。找的往往是天天吃的,量不少的東西,孩子嘴裡的最要找,母乳媽媽也找找。奶製品最多);
  • 母乳媽媽不用過分忌口(最該重視奶製品、酒精、藥物);
  • 最常見的過敏食物是人類歷史上可能接觸少的:奶製品(我國人過去沒有長期食用奶製品習慣,加熱或做成酸奶會好一點),藥品, 食品添加劑,不常吃的海產品、熱帶水果、堅果、菌菇等,少數孩子對麩質過敏(我國是麵食大國,過敏比較少,西方人比較多,不過麩質過敏,症狀往往比較隱蔽)。
  • 拿不定把握食品可做激發試驗;
  • 注意戶外運動,增強免疫力,主動出擊;
  • 如果飲食實在找不到原因(消化道、皮膚表現比較多,皮膚表現尤其注意肛門部位),也找找環境因素(氣道、皮膚表現更多,皮膚表現常不在肛門部位)。

有關過敏,如何判斷?如何處理?如何安排輔食順序?欣源也寫過系列文章哦,借文也王婆賣瓜一把,推薦給大家^_^(不過大都是好老的文章了,再看好羞怯哇,當年寫得好爛,哈哈哈~~)

延伸閱讀1:

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回復「雞蛋」或「過敏」,「固體食物」,「貧血」,「上火」,有跟輔食有關的詳細系列文章介紹哦。關心大便的,後台回復「大便」可以看到系列文章。在這兒挑點兒您瞅瞅:

孔令凱醫生導讀:

哈哈,特別喜歡本這篇文章,為啥呢,因為陳凌醫生把問題講透徹了,讓人有種一下子鑽通的感覺,有文化的人會說這題醍醐灌頂。

大家可能知道蛋白變性會導致孩子不過敏,煮熟的雞蛋就沒問題了,但是再具體一點就說不清楚了,為啥有些孩子吃煮熟的雞蛋沒事,有些吃了還是不行?到底是哪些蛋白在其中發揮了作用?

看這篇文章吧,簡潔有力!

軒軒加輔食的時候,媽媽給他喂了一點雞蛋羹,很快他的臉上、身上就起了風團( 蕁麻疹),於是媽媽一直小心翼翼,不讓軒軒再接觸雞蛋和含雞蛋的食物。

然而有一天,軒軒在小區玩耍時,吃了其他小朋友的蛋糕,媽媽發現時,他已經吃完了一整塊,嘴邊掛著蛋糕屑,一臉意猶未盡的樣子。媽媽緊張地觀察了一天,但軒軒沒有任何不舒服,沒有起風團也沒有嘔吐。媽媽帶著疑問在兒保時詢問我: 難道軒軒對雞蛋不過敏了?

我告訴媽媽,有一些雞蛋過敏的孩子,對於蛋糕、餅乾、麵包等高溫烹制的含蛋食物不過敏,所以軒軒不一定就對雞蛋不過敏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還記得生物學過的蛋白質的四級結構嗎?不記得也沒有關係,你只需要知道對某種蛋白質過敏,其實是對這種蛋白質的 特定結構過敏,如果這種蛋白質加熱後結構被破壞,致敏性也可能會減弱或者消失。

雞蛋中的過敏原主要存在於 蛋白中,蛋白中含有23種糖蛋白,導致過敏的最重要的4種蛋白分別是卵類黏蛋白( ovomucoid,OVM)、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卵轉鐵蛋白(ovotransferrin,OVT)和溶菌酶(lysozyme,Lys)。

卵類黏蛋白是蛋清中致敏性最強的蛋白質,它對熱非常穩定。但是卵白蛋白、卵轉鐵蛋白和溶菌酶都是熱不穩定性蛋白,卵白蛋白和卵轉鐵蛋白,溫度高於80℃過敏性就會顯著降低。溶菌酶隨溫度變化會因分子間相互作用而使其二級結構局部或全部重排,只不過不是線性相關。

因此,如果寶寶的雞蛋過敏是對卵類黏蛋白過敏的話,就徹底跟雞蛋無緣了,怎樣烹飪的雞蛋都會導致過敏。

而如果是對卵白蛋白和卵轉鐵蛋白過敏,把蛋徹底煮熟就可能不會過敏了,這些孩子需要避免溏心蛋、溫泉蛋或者很嫩的蛋羹,而滷蛋、烤蛋糕這些會相對安全。

對溶菌酶過敏的孩子就需要嘗試了,烤蛋糕這類溫度高,加熱時間長的食物可能不會導致過敏,但是炒雞蛋這種烹飪溫度高的食物,如果炒的時間太短,也可能會導致過敏。

最後提醒一句:雖然有一些雞蛋過敏的孩子可以吃蛋糕這類高溫烹飪的含蛋類食物,但還是建議先和醫生討論,不要自行嘗試,以免出現嚴重過敏反應。

參考資料:

1. 聶君等,不同加工處理方式對蛋清致敏的影響,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11,30(4):528-534

2. 劉珂等,熱加工對雞蛋中4種主要過敏原結構的影響,食品科學,2017,38(23):51-58

3. 畢井輝,不同處理方法對雞蛋清中卵白蛋白抗原性的影響,江南大學食品科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4. 楊元元,不同加工條件對卵白蛋白免疫反應性的影響,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工程碩士學位論文,2016

5. 彭婷婷,戚風蛋糕的製作及其中雞蛋過敏原潛在致敏性的評估,南昌大學食品工程碩士學位論文,2015

6. 熊麗姬,熱加工控制雞蛋羹致敏性的研究,南昌大學生物化工碩士學位論文,2015

本文經卓正醫療健康信息組審核。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需要同醫生討論和諮詢。對這篇科普文章任何建議或者需要轉載,可以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作者 | 卓正兒科 陳凌

來源 | 兒科醫生孔令凱(ID:peds-datebase) 這裡是兒科醫師孔令凱的圖文集散地。為具有死磕精神的兒科醫生和具有鑽研精神的家長提供最嚴謹並且接地氣的科普文章。看完文章,你就是小專家。

聲明 | 本文為轉載文章,已獲授權,如您希望轉載,請聯繫原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本人無意侵權,如您覺得有侵權行為,請速與我聯絡刪除。

頭像 | 唐小鴨,雁楓樺,擎石設計,版權為本公眾號所有,翻版必究。

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回復「雞蛋」或「過敏」,「固體食物」,「貧血」,「上火」,有跟輔食有關的詳細系列文章介紹哦。

關心大便的,後台回復「大便」可以看到系列文章。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看有沒有您感興趣的內容。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論+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實踐+解答疑問

第三本:母乳闢謠+特殊寶寶

第四本:哺乳媽媽生病和用藥

第五本:母嬰安睡

第六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上)

第七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下)

第八本:育兒謠言-濫喂食水篇

第九本:嬰幼兒怪現象-屎尿屁嗝脹氣篇

第十本: 不一樣的快樂音樂早教

紙質書、電子書

都已經上架開售哦!

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部分內容可在公眾號查閱

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系列叢書已經寫好數百萬字

主要內容:

母乳喂養及母嬰睡眠

嬰幼兒護理(屎尿屁嗝、嬰兒怪現象、家庭護理操作)

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濫喂食水篇、礦物質篇)

輔食營養(輔食添加誤區、簡單易上手案例)

早教(嬰幼兒發育,反自閉症過度診治)

輕鬆帶二胎等諸多內容

涵蓋: 養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請期待!

不僅如此

欣源仍會像勤勞的小螞蟻

不斷學習、實踐

數年如一日為您製作

專業、精緻、全面、實用的育兒內容

爭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歲哦~^_^

鳴謝

夢朦(momo)繪製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實在太感動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1wrz3IBiuFnsJQVbIU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