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魯迅用漢字寫文章,但他為什麼要提倡廢除漢字?

2023-12-04     千年史館

原標題:大文豪魯迅用漢字寫文章,但他為什麼要提倡廢除漢字?

全世界有許許多多的文明,但只有中華文明是從古到今從未斷絕至今仍然在蓬勃發展的文明,中華上下五千年,擁有讓全世界艷羨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當我們的國寶在國外展出時,美國觀眾曾發出這樣的感慨:我們今天擁有的中國遲早會有,中國曾經擁有的我們永遠也不可能有。的確,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對中國文化自信,然而有一些人卻崇洋媚外、認為西方的月亮更大更亮,甚至曾經有許多專家提出要廢除漢字,大文豪魯迅甚至說過「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中華文明是全世界從未間斷過的文明,中國漢字是唯一一種從古到今從未間斷過的文字形式,漢字是全世界表現能力最強的文字,最先進的文字,那麼專家們為什麼建議將其廢除呢?原來,1919年五四時期,錢玄同最早提出了「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樣的偏激之語,彼時的中國國力孱弱,被西方列強肆意欺負,一些思想激進的人開始認為中華文化是落後的,中國漢字是落後的,應該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因為漢字太過複雜,而26個字母則更為簡單,便於普及知識、便於掃盲、提高國民的受教育程度、增強中國國力,讓中國擺脫任人欺凌的狀態。

喊「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口號最積極的就是大文豪魯迅,在《關於新文字》一文中,魯迅這樣說道:「方塊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如果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能是死!」

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像魯迅一樣的許多人急於讓中國變強,讓中國人不再是「東亞病夫」,於是便錯誤的提出了廢除漢字的建議,當然這種建議是錯誤的,偏激的,但魯迅等人的愛國主義熱情是值得肯定的。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建國後,仍然有一些專家要廢除漢字,理由是為了和全世界接軌,因為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而其他國家的文字大多是表音文字,而且相比英語,漢字太複雜了,外國人學漢字太困難了,不廢除漢字不利於中國文化傳向全世界。

這些專家的看法是極其荒唐可笑的,中華文明為什麼能夠從未斷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有完整的歷史,歷史用什麼記錄?漢字。漢字是刻在每個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方塊字是中國人的信仰和根,廢除了漢字就意味著斷了我們的根,到時候中國文化已經沒了,更不用說傳向全世界了。小編認為這些專家的建議是大錯特錯的,各位朋友認為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030675221b711c17d4325511d4ecd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