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賈平凹說:「當五十歲的時候,你會明白人的一生其實幹不了幾樣事情,而且所乾的事情都是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五十歲之前,我們想盡辦法往高處走,希望變成有錢有勢的人,過上富貴的生活。
經歷了多年的努力,也確實有一定的積蓄了,養老和房子的問題,也有眉目了。接下來,就得面對往低處走的事實。
繁華終究要過去,餘生想要安好,就得拋去人生的負擔,學會以下幾種活法。
01
生活低配,節儉有餘。
作家梭羅說:「如果一個人,能滿足於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
人之所以要奮鬥,其根本是為了過上簡單的生活,從來不是奢靡。
那些奔赴奢靡生活的人,都以失敗告終。
唐朝時期的安祿山,年少的時候,為了謀生,做了為買賣人協議物價的牙郎。
他在偷羊的時候,被幽州節度張守珪抓住了,但是他很機智,不僅沒有被處罰,還做了偏將。
人生有了起點,安祿山一步步走高,做到了節度使的位置,成為了唐玄宗的左膀右臂。
人到中年的安祿山,由唐玄宗安排,在長安親仁坊建造了豪華別墅,屋內金碧輝煌。並且,唐玄宗親自來祝賀他喬遷新居。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安祿山的慾望越來越大,還想過天子的生活。
安史之亂爆發了,安祿山的生活水平,達到了極致,也迅速被滅,一切都化為泡影。
燈紅酒綠的生活,真的很吸引人,但也會累人,害人。
要懂得:「家財萬貫,不過一日三餐;城市再大,只能住下一間。」
不管你多富有,生活的模式搞錯了,那麼生活的開銷就是無底洞。看清生活的本質,生活費用降低了,還能年年有餘。
學會配置生活,每天的開銷能夠清晰,錢財能慢慢用,並且一輩子也用不完。
把生活費用提升了,然後逼著自己持續去賺更多的錢,老了也不能享受幾天清福,這才是最愚蠢的人。
02
關係低溫,習慣孤獨。
有一個主持人說:「比起溫暖,我更勸你做一個冷漠的人。」
一開始,我是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人與人之間,應該熱情一點。
你對人好一尺,他對你好一丈。任何關係,都是相互的。
可是我們到了五十歲,就會發現社交是很現實的。親戚朋友之間,多半是以利益為紐帶,血脈之情,反而變成了輔助。
利益之交,終究要還給利益。從今往後,很多關係變成「熟悉的陌生人」,反而更好。
魏晉時期,有一個叫羊孚的才子,去朋友謝混家做客。
飯局上,客人王熙、王爽,瞧不起羊孚,因為王家是當時的貴族。
謝混怕怠慢了羊孚,就主動靠近坐,並且積極交談。
羊孚頻繁說出金句,讓王熙、王爽刮目相看,並且做出了挽留的舉動。
羊孚放下飯碗,就離開了,說:「剛才,你們瞧不起我,因為我餓著肚子,厚臉皮坐著;現在,我該走了。」
當你火紅的時候,身邊的親戚朋友特別多,一些慕名而來的陌生人,都會和你稱兄道弟。可是你要保持頭腦清醒,當你「不火」的時候,局面就逆轉了。
後半生,我們的職業從天花板,慢慢落到地上,人生的價值,也在回退。
與其是熱鬧的地方,擠來擠去,消耗精力,不如聚散隨緣,早一點適應獨處的生活。避免你退休的那一刻,人生有「人走茶涼」的失落感。
人只有在社交冷淡之後,才有更多的空餘時間,管理好自己。
03
身體低耗,來日方長。
越往後,身體健康越發重要了。
世界屬於我,也屬於你,但最後屬於身體健康的人。
五十歲的時候,人生已經豐收了,保養好了身體,就享受了豐收的喜悅。
總有一些人,拼盡全力去工作、生活、社交、遷徙等,沒有享受成果,就過世了。真的很遺憾。
比方說,唐朝時的安祿山,想盡辦法要做皇帝,但是他因為身體肥胖,一直有瘡癤,導致視力模糊。
在自己稱帝的那一天,手下的人都來朝拜。
朝拜儀式舉行到一半,他就因為瘡痛發作,就不得不結束了。
從現實來看,完全不消耗自己,做不到的,時間也會消磨我們的青春。
選擇低耗身體,就再好不過了。慢慢變老,活過人均壽命,感悟老年的詩和遠方,和老伴一起享受三餐四季。
如何低耗生呢?需要看懂《瓦爾登湖》里的一句話:「我們的生命被瑣碎消耗至盡。」
生活中的瑣事處理好了,不被爛人爛事糾纏,不因當下而困頓,不為將來而懼怕,無事一身輕。
第一,生活自律,每天有一定的鍛鍊時間。
第二,丟掉情緒,不讓各種雜念困擾心靈和腦海。
第三,定期體檢,及時了解身體的狀況。
第四,注重養生,從吃喝玩樂中調節自己。
04
歌德說過:「誰不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上半生,身不由己,為了幾兩碎銀;後半生,做回自己,為了享受幾兩碎銀。
人生百年,不過是一來一去而已,千萬不要只懂得「去」,不知道「來」,忘記了做人的初衷。
生命是否美妙,就在於簡單與樸素。
生活低配,物質豐富,但不會多欲。
關係低溫,圈子很多,但不被困擾。
身體低耗,健康狀態,但不能妄為。
學會往低處走,踏踏實實,輕輕鬆鬆,簡簡單單。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