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湖魚市開張 200斤鮮魚半小時搶光

2020-03-12     浙江新聞杭州

春日裡,烹茶煮魚,杭州人很愛。

早上6點半,幾艘漁船載著鮮滴滴的鯿魚、包頭、鰱魚靠近窯里塢碼頭。這還沒到開市時間,三位周邊小區的老顧客已經早早等著了。

7點開市,200斤新鮮湘湖魚,活蹦亂跳。

十分鐘後,買湘湖魚的人流量達到高峰——20多個人,相隔1米北歐式排隊,隊尾排到了閘口處。

「大家不要急,拿出綠碼,測溫拿魚,一個個來。」漁老大們扯著嗓子喊,顧客們都很聽話。

7點30分,不過半小時,200斤湘湖魚被一搶而空。

後面來的顧客一臉失望,漁老大憨憨摸摸頭:「抱歉抱歉,現捕現賣,明天請趕早啦!」

凌晨4點

撈起200斤湘湖魚

3月11日凌晨四點,湘湖起第一網。兩位老漁民出船了三次,捕了200來斤湘湖魚。

最多的是鯿魚,但個頭不大。鰱魚也不少,春天正是湘湖鰱魚、鯿魚的多產時間。包頭魚很大,一條就有10來斤,滋味最鮮。第一網收網,和老漁民預料的產量差不多。

湘湖跨湖橋景區車船部主管陳濤一大早六點半趕到碼頭,已經有三位顧客等著了。「是漁民們熟悉的老客。其中一位是昨晚在朋友圈看到的消息,一大早定了鬧鐘起來買魚,買完再上班去。」

7點開賣時,有10位顧客安安靜靜地等待著。所有顧客要出示健康碼測體溫。碼頭上一共有7位人員在維持秩序。

顧客吳先生,是早上6點多從上城區趕來的。「為了搶這湘湖鮮魚,早早就定好鬧鐘。你看,這賣的速度太快了,幸虧我起得早,不然搶不到啊!」

吳先生吃湘湖魚多年,喜歡湘湖魚沒有土腥味,肉質緊嫩,口味清甜。「搞個剁椒魚頭、魚頭豆腐,味道毛鮮毛鮮的。」

買了最多的是張先生,他花700塊錢買了包頭魚和鯿魚。「好久沒吃湘湖魚,太饞了。」

不漲不漲

價格和過年期間一樣

湘湖魚種類也蠻豐富,常見的有花鰱、白鰱、黑魚等,還有蟹、蝦、鱉、鰻。陳濤說,湘湖捕魚有兩種方式,漁網捕撈和地籠捕魚。地籠主要捕撈些蟹、蝦、鱉、鰻,需要等兩三天才能收一次。

湘湖魚具體的價目表就放在窯里塢碼頭上,明碼標價。整體價格不貴:草魚10元一斤,鯽魚20元一斤,黑魚20元一斤,包頭16元一斤,鰱魚6元一斤,最貴的是白條,50元一斤。

「今天開市的價格和過年年魚的價格一樣,沒有漲價。」陳濤說,基本上,湘湖魚價格不太變,賣的是品質,價格都是良心價。

買湘湖魚對於很多蕭山人來說,是日常生活的一種。「大伯大媽們愛到湘湖這邊鍛鍊。他們起得早,6點多起來,在湘湖鍛鍊一圈,剛好7點買魚,就帶回家了。這已經變成了一些人的習慣。」

陳濤說,疫情期間,魚市暫停。好幾天前,就有人陸續來問「怎麼湘湖魚市還不開呀,什麼時候開呀?」

湘湖魚市開門,最激動的除了老食客外,還有湘湖捕魚師傅。崔師傅家原來在湘湖邊的杜湖村,「我從小在湘湖邊長大,已經捕魚三十多年了。」

湘湖景區建成後,崔師傅被景區「收編」,並一直堅持在捕魚崗位上。

捕魚對崔師傅來說,是一件幸福且有意義的工作。雖然賺錢不多,卻是對漁民傳統的堅守。崔師傅說,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捕魚了,嫌太辛苦。「到我們的下一代,也許捕魚這活就斷了,孩子們都不願意干這些又苦又累的活。」

隨著湘湖邊村莊的拆遷,原來的漁民們大多改行了,「現在,只有我們三位師傅留在了湘湖。」

崔師傅說,他們應該是最後一批生在湘湖、長在湘湖、勞作於湘湖的捕魚人了。

(原標題《綠碼掃一掃 隊伍排排好 200斤鮮魚半小時搶光》,記者 章然 胡清林 通訊員 孫麗娟 梁詠琪。編輯:王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xUZzHABgx9BqZZIW7U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