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生氣,構建和諧人際關係

2019-10-29     溫州美文

原創 劉譯文


生氣給自我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當我們看到下屬犯錯時,事情沒有做好時,辦事效率低下時,通常會莫名的生氣,甚至會大發雷霆,罵他一通,以發泄自己的不滿和負面情緒。但是很多時候,你生氣也好,罵他也好,下次你可能還是會看到他犯同樣的錯誤,甚至可能會聽到他在背後對你的種種負面評價。

究其根源,生氣非但沒有提高挨罵之人的效率和執行力,反而增加了他對你的負面牴觸和歪曲評價,既不利於自己的心情也不利於對方的提升,生氣其實就是在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太不划算了。

生氣給他人帶來的負面影響

生氣屬於負面情緒,非但不能鞭笞他人改進和提升,反而可能讓他人對你產生牴觸和躲避,讓問題積壓,讓情感產生隔閡。生氣時說話的語氣和表達方式可能會失控,容易重傷他人的自尊和人格,激化矛盾,嚴重影響人際關係的和諧。生氣在工作過程中容易打亂他人原有的工作計劃,擾亂制定好的生產進度,破壞正常的生產秩序,影響正常工作的順利進行。

家庭生活中,生氣甚至可能會直接導致夫妻冷戰,嚴重影響夫妻感情。生氣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讓孩子畏懼人際交往,牴觸溝通交流,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但沒有幫助到他人,而且也沒有愉悅到自己

生氣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生氣的目的卻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讓對方長記性,自己反思和提升,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可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你越生氣對方越牴觸,因為他覺得你可能是在故意針對他,刁難他,你生氣並沒有達到你想要的預期效果,還影響了自己原來的好心情。

生氣就是在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但沒有幫助到他人,而且也沒有愉悅到自己。他人在犯錯誤的時候真正想要的是耐心的指導,溫和的鼓勵,溫和的力量遠大於生氣的力量,而且更容易被人接受。

針對青春期少年的教育要幽默風趣式交流,杜絕暴脾氣教育

處於青春期的少年,他們思想活躍,崇尚自由,好奇心強,自尊心也很強。如果你對他的一些小錯誤老是採取生氣和打擊的態度,那麼他對你只會越來越牴觸,越來越叛逆。生氣代表的就是你對他的不滿,那麼你對他不滿的同時他對你也不滿,所以後續的溝通沒有任何價值,大家的立場不一樣,看待問題的角度就會不一樣。

在親子關係中,一味的生氣只會激化矛盾,破壞感情。我們可以換一種溝通方式,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問題,以朋友的關係進行幽默風趣式的交流,用溫和的案例代替乏味的說教,用探討的語氣代替命令的口吻,用積極的鼓勵代替消極的打擊。

找到生氣根源

01.自我修養缺乏包容心

人際交往中,一味的生氣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反而容易讓他人對你產生牴觸和排斥心理,逐漸將你邊緣化,終止合作,導致你淡出他人的圈子和視線。遇到問題首先要做的不是生氣,而是冷靜下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問題本身並不會因為你生氣了就自動解決,生氣還可能錯過問題解決的最好時機,讓小問題最後演變成大問題,得不償失。

生氣的根源還是因為自己的修養沒有達到包容萬物的境界,但凡有大智慧大成功的偉人,他們都不會輕易生氣,他們總是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說話也是非常溫和,但氣場卻會強大,給人的感覺很威嚴,所有人都不敢不從,這就是人格魅力的巨大影響力。

02.認知和立場偏差,也是導致生氣的根源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我們本想通過生氣來懲罰別人,可是大部分人並不買我們的帳,最後生氣卻變成了懲罰自己,影響自己心情。

我們盲目地給予他人很多東西,最後發現他人並不開心也不會感激你,你開始納悶,後來旁人告訴你,他人之所以不開心不會感激你是因為你給他的東西並不是他需要的東西,更不是他想要的東西。這時你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一直生活在自以為是的世界裡,我們生氣原本是希望他人改過變好,結果他人可能覺得你故意刁難,這就是最大的認知和立場偏差,我們給予的並不是他人想要的。

少生氣多鼓勵,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

生氣在消耗別人的同時,也在消耗自己,在懲罰別人的同時也在懲罰自己,不利於和諧的人際關係。有些時候,我們需要改變觀念,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你會看到不一樣的思想,擁有不一樣的心境。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應該追求的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完美效果。不強求他人認同自己的觀點,尊重個體差異,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看到他人犯錯時,效率低下時,不要一味黑著臉大聲指責辱罵。換一種方式,面帶微笑,語氣溫和,態度誠懇地站在一旁,加以指正,指導和鼓勵,讓他人感受你的人文溫度,他人才會真心感激你,讚賞你,佩服你。

少生氣多鼓勵才能構建更加和諧的人際關係!


(插圖源於網絡 感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x7hGW4BMH2_cNUgsRz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