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畫產量越來越大的同時,也積極地在向國際市場拓展,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前段時間公開了一月新番首卷銷量,《魔道祖師》以4511份的成績超過了《無職轉生》《堀與宮村》等熱門大作。這些年越來越多的日本網友,開始對中國動畫產生興趣。
曾在中國留學的日本網友Yuki Matsumoto,發表了他對中國動畫的一些看法,也引來了不少愛好者轉發討論。他認為中國動畫還在發展過程中,所以關於角色設計和作畫都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觀眾們對於國產作品也足夠寬容,正因為如此,可以在作畫方面進行各種類型的嘗試。從這一點上來看,中國動畫是十分自由的。
中國動畫愛好者jabal針對他的觀點進行了一些補充,提到了中國的手繪工作室之間有各自不同的作畫和演出習慣。越是製作優秀的作品,這種傾向就越明顯,所以更傾向於與由內部完成作品,而不是去外包。另外,日本動畫的演出風格在幾集之內就會安定下來,中國動畫則是經常邊做邊摸索,比如《伍六七》構圖的空間利用在這三季裡面就產生了有趣的進化。
在我看來,可能也正是因為中國動畫工作室之間相對獨立,所以也能孕育出各種風格迥然不同的作品,從某些角度上看也確實是一種優勢。現在提到一些風格化的日本動畫作品,觀眾往往脫口而出「扳機味」、「新房風」,國產動畫工作室也能有這種一目了然的風格就更好了。
不過日本網友提出的「觀眾的包容」倒也算不上主要原因。對劇情有需求更強烈的觀眾,自然能對畫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在哪個地區都是這樣。與其是需要包容,我覺得倒不如說是動畫觀眾的受眾基礎廣了之後,具有基本審美能力,以及對作畫有基本判斷的觀眾也變多了,能容易注意到國產動畫中的亮點。現階段國產動畫需要的是有辨別能力的觀眾。
翻翻國漫評論區,總能找到什麼「趕日超美」的言論,不如像剛才提到的網友們那樣靜下心來分析,更有利於形成良好的觀眾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