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農村這些宴席禮儀你都知道嗎

2019-07-21   聲聲慢尋覓覓

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文化源遠流長。有一些文化,通過紙和筆,以文字的形式流傳了下來,還有一些則是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一代代流傳。

這些口口相傳的話,總結了很多前人的經驗,包括了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往往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因此,哪怕是過去目不識丁的農民,也能很好的理解和記憶。

從俗語中,我們能感受到當時廣大人民生活中的艱苦和樂趣,也能學到很多的技巧和經驗。了解和學習這俗語,能讓我們少走不少的彎路呢!

村裡的老人在茶餘飯後,都喜歡向圍在身邊的年輕人講古,很多時候他們會用「俗話講的好」來開頭,以這些傳承了很多年的俗語老話,來作為自己接下來講的道理的驗證。

有這樣一句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講了農村宴席上的一些講究和禮儀,分別說的是什麼,你都知道嗎?

在農村,無論是紅事白事都會擺上幾桌,但是做宴席也是不能隨意的,裡面有講究,擺錯了不僅會被人笑話,還會讓人覺得不吉利。

關於「壽席食九」:在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會做壽,雖然來慶祝的都是自家的親人,但稍微講究點的人都會注意,壽席上是上九道正菜。預示著壽命「長長久久」,有著很好的寓意和兆頭。

關於「婚宴吃八」:喜宴一般都不會取單數,而是取雙數,有成雙成對的兆頭,而選擇八,則是因為八代表「發」,特別吉利。大多婚宴都會選擇八冷八熱,十六道菜。不過有些地方也會有八菜一湯,或是十二道菜。十二道菜寓意十二個月,都是一些比較好的數字。

關於「喪飯品七」:白事的宴席上一般都是七道菜,七代表著「去」,而且因為主家的心情是比較悲傷的,所以一般菜式也不會很豐盛,客人對此也會理解。有的地方的喪飯以涼菜居多,因此會用品這個詞。

這些習俗和講究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已經不知道了,雖然有很多人都參加過以上三種宴席,卻沒有太留意其中的講究。更有些人覺得菜好吃、豐盛就行了,沒有講究那麼多。不過這些講究老一輩的人就很在意,萬事都能有個好兆頭,生活是不是也很有趣呢?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你們那兒有這樣的講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