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後下落不明的4件國寶,許多人心心念念,卻只聞傳說不見蹤影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皇帝們幾乎都喜歡收藏各種珍奇,如今大清早就亡了,而清宮裡的寶貝都去了哪呢?有些被國家博物館收藏,有些命運多舛,現在不知所蹤。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晚清後下落不明的4件國寶。它們雖然被許多人心心念念,但人們對它們的了解來自於聞傳,不見國寶蹤影。
第一件寶貝是圓明園十二生肖銅首。
圓明園的歷史開始於乾隆時期,止於一場大火。圓明園裡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便是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噴泉。這些銅像一共有十二個,分別是中國的十二生肖。
相傳,圓明園獸首銅像的總設計師是個義大利人。為了符合中國人的傳統,設計師將原來裸體少女的銅像換成了十二生肖的銅像。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拿走了能帶走的,燒毀了不能帶走的,從此,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為止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銅像回國,一年之後,法國皮諾家族將老鼠和兔子的青銅像無償捐贈給中國。此次捐贈的鼠首、兔首,為北京圓明園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銅像中的兩件。
經過漫長的波折,目前,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獸首已經有8個回歸中國,其中龍首雖然沒有回歸,但目前在台灣被很好的保存。不過遺憾的是蛇首、雞首、狗首、羊首這四座生肖銅像目前下落不明。
第二件要介紹的寶貝是大名鼎鼎的九龍杯。
九龍杯曾是康熙的陪葬物。它的材質為玉,整體為長方形,高度為三公分,寬度為四公分,長度有六公分,上面配有子蓋。那九龍杯名字的來源有什麼講究呢?原來這隻玉杯共設計有九條龍。
在杯子的四角各有二條中正在戲珠玩耍的龍,共八條龍,把手處還有一條條龍。最神奇的是,這件十分名貴的酒杯,只要盛滿灑,就可以從杯里看到九條似在大江大河中翻騰打鬧的龍。
傳說在康熙年間,楊香武曾3次冒死潛入皇宮 只為盜走九龍杯。不過都沒成功。康熙帝死後,這件讓各地盜賊們心心念念的九龍杯被當做康熙的陪葬品帶入棺中。
之後三百多名盜賊一夜之間盜空了康熙的陵墓。九龍杯落入其中一名盜墓者手中。後來政府大力追查盜賊,允諾主動上交者免除死刑。後來藏有九龍杯的盜墓者交出了九龍玉杯。可是,時光流轉,九龍玉杯現已不知下落。
第三件材料稀有,設計精巧,曾是慈禧太后的最愛。它就是翡翠西瓜。
它是清朝時期的文物,共一對,屬於絕世國寶。它的材料是從美國進口的碧璽。被做成西瓜的造型,無論是瓜皮,瓜子還是裡面紅色的瓜瓤,都栩栩如生。
翡翠西瓜這樣精巧的設計,深受慈禧太后喜愛,即使死後她也想讓翡翠西瓜隨葬。之後這對翡翠西瓜落入軍閥手中,目前下落不明。
東周黃金劍柄,是今天要介紹的第四件的寶貝。
它始於東周時期,是一把非常精緻的透雕鑄金劍柄。顧名思義,它的劍柄鏤空,兩面裝飾著著名的「蟠龍紋」。這樣的紋樣代表了皇帝的無上權力,只有皇帝才配擁有。起初它被藏於北京的圓明園,但到了晚清,圓明園被洗劫一空,它也落到海外,現不知在何處。
看完這四個國寶級文物的介紹,大家有沒有驚嘆我國古代匠人們的手藝,想一睹它們的真容?但是奈何它們的命運,隨著清朝的沒落,而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