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活動頒獎儀式在廣東珠海與珠海國際設計周同期舉辦。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出席頒獎儀式並為獲得第六屆「華燦獎」全場大獎的獲獎代表頒獎。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龍明彪,民革中央副主席張伯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管培俊,民革廣東省委會主委程萍,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黨委副書記姜建秋等出席頒獎儀式。
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出席頒獎儀式並為獲獎作者頒獎。
民革中央副主席張伯軍出席頒獎儀式並講話。
張伯軍在講話中指出,「華燦獎」創立6年來,在彙集海峽兩岸創新資源、推動兩岸青年融合發展方面,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本屆「華燦獎」以「融·和」為主題,共有400餘所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高校及社會單位踴躍參賽,每一件參賽作品都飽含了青年們的創作激情、聰明才智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體現了高超的創作和藝術水平。希望兩岸青年通過「華燦獎」共同創新創業,增進了解、拉近距離,在協同創業中共同成長,共同為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第六屆「華燦獎」頒獎活動儀式現場。
本屆華燦獎以「融·和」為主題,共徵集到參賽作品11616件(套),參賽類別有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多媒體設計、產品設計、工藝美術等,還組織了頤和園文創產品定向主題徵集和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文創產品定向主題徵集,使作品能更加注重產業和市場的融合與轉化。經過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專業評委、產業評委評審,共評出獲獎作品22件(套),包含6件(套)台灣作品,16件(套)大陸作品,53位入圍設計師,此外還評出了8家最佳組織單位。(點擊查看獲獎名單)
頒獎儀式上,與會領導為獲獎作品作者頒發了獲獎證書。
與會領導為獲獎作品作者頒獎。
隨後召開的第十屆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上,華燦工場珠海空間成功啟動,首批台灣創業項目入駐華燦工場珠海空間意向簽約順利舉行,來自台灣的創業青年分享了在大陸的創業歷程,並就區塊鏈技術對兩岸青年創新創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展開了深入探討。
與會領導共同啟動華燦工場珠海空間。
首批台灣創業項目入駐華燦工場珠海空間意向簽約舉行。
民革中央、教育部、廣東省、珠海市有關領導,來自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文創人士、企業代表、青年設計師及青年創客代表200餘人參加上述活動。
「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活動創辦於2014年,是首個作品徵集覆蓋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設計類大獎。競賽面向青年設計師和高校師生,以創新、時尚、實用為評審原則,選拔最具創新意識和培養潛力的青年設計人才。舉辦6年來,大賽得到了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眾多藝術院校及青年設計師的支持,受到了青年學生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15年,在民革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熱心兩岸青年交流的部分民革黨員發起建立了華燦工場,旨在為促進「華燦獎」獲獎設計師人才孵化和獲獎作品成果轉化落地。截至目前,華燦工場已相繼在北京、四川成都、廣東珠海成立了運營空間。
作者 _ 韓金偉
本期編輯 _ 何佳伶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