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禁忌:烏利· 希克談他的朝鮮藝術收藏

2021-04-11     歷史研究

原標題:穿越禁忌:烏利· 希克談他的朝鮮藝術收藏

瑞士伯爾尼藝術博物館

瑞士伯爾尼。瑞士藝術收藏家烏利· 希克(Uli Sigg)曾經於1980年代首次踏上朝鮮的土地,當時他還是瑞士品牌迅達電梯(Schindler Elevator Corporation)的一名工作人員。1995年,希克成為瑞士駐朝鮮大使,並且成為唯一獲准購買描繪朝鮮領袖肖像作品的外國藝術收藏家。在這些肖像作品中,不乏描繪了站在朝鮮火箭兵工廠前面的金日成和金正日。

「過境」(Border Crossings)展覽海報

2021年4月底,希克收藏的朝鮮藝術與韓國藝術將同時在展覽「過境」(Border Crossings)中展出。這場極具政治敏感意味的展覽將在伯爾尼藝術博物館中呈現。雖然朝鮮與韓國之間的250公里長的邊境由鐵絲網和反坦克防禦系統所分隔,但這場展覽卻希望通過類似對話的形式,展現兩國之間亦敵亦友的複雜關係。

朝鮮藝術家朴永哲的《飛彈》是一幅描繪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愉快地觀看飛彈發射場景的畫作,圖片來源:伯爾尼藝術博物館

對於伯爾尼藝術博物館與希克而言,這場同時展出了朝鮮與韓國藝術創作的展覽可謂著實打破了禁忌。策展人凱薩琳·布勒(Kathleen Bühler)指出,在韓國,收藏和展示朝鮮藝術是明令禁止的;而在朝鮮,不僅是韓國的藝術——事實上,任何經過非官方渠道創作的藝術作品都是被禁止的。布勒說,展覽開幕之前,兩國的官員都已經受邀率先參觀了展覽。

瑞士藝術收藏家烏利· 希克(Uli Sigg)

「我已經能夠預料到,肯定會有人抗議的」,希克說。但是他同時也希望展覽多少能夠在促進兩國對話方面起到一些作用。「兩個國家都將面向我們以及媒體有所展示,這一行為本身就已經具有深遠的意義」,他說。

作為曾經在朝鮮銷售電梯的商人,希克參觀過平壤的朝鮮中央國家博物,其中的兩層展廳都被用於展現朝鮮強大的國家軍隊和政治實力,同時也展出了諸多朝鮮國家領導人的形象。

金仁培(Kim Inbai),Deller hon Dainy, 2008,圖片來源:伯爾尼藝術博物館

「我在中國和俄羅斯看到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繪畫,因此,我很好奇朝鮮的藝術表現是什麼樣的」,希克說。「我從未料到,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能夠有這麼多的分類,而且每一種分類都表達了如此高昂的情緒。這一主題不同種類的創作其實源於相同的思路,它們具有非常相似的視覺語言;但是,一旦涉及情感表達,作品中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被推向了極致。」

朝鮮萬壽台創作社及其創作的的金日成像與金正日像,圖片來源:Wikipedia

當希克成為瑞士駐朝鮮大使並隨後成為政府的貴賓之後,他開始通過他所具有的官方渠道接觸朝鮮的藝術創作社——萬壽台和白頭山。一開始,希克被告知不可以收藏金氏家族的肖像,因為這些作品不僅被視為國家財產,而且只能在官方建築中進行展示。但是,希克不懈的堅持和他與朝鮮官方的關係最終讓他得到了他想要的藝術收藏。

李世煥(Sea-Hyun Lee)2007年作品《紅之間33》(Between Red 185)圖片來源:希克收藏

希克提到,朝鮮政府甚至曾經一度建議他在朝鮮建立一座美術館,「就像我在中國,為中國當代藝術所做的那樣」。2012年,希克將大約1500件藝術收藏捐贈給了位於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的M+基金會。但是希克拒絕了朝鮮政府的提議,因為在他看來,「這已經超越了我的所能」。

希克收藏的朝鮮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藝術將與韓國藝術家的作品一同展出。韓國藝術家的作品以關注半島分裂的議題為主。展覽中還包含一部分中國藝術家的作品,例如藝術家王國鋒就曾於2012年和2013年前往朝鮮期間拍攝下了宏大的軍事遊行等場面。

咸京我的一件刺繡作品。這些作品裝在黑色塑料袋裡從朝鮮運出來,剛運到時散發著香煙的臭味。圖片來源: TIM FRANCO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展覽還將展出韓國藝術家咸京我(Kyungah Ham)在朝鮮創作的刺繡作品。她通過中國的介紹人與朝鮮的一家紡織廠取得了聯繫,讓他們生產了她的設計。她的設計包含了例如蘑菇雲等主題和信息。

這一項目旨在「通過藝術創作與素不相識的朝鮮人們進行交流」,藝術家說。咸京我是受到在家門口發現的朝鮮宣傳單的啟發而創作這一藝術項目的。她在畫冊中指出,為了實現這一創作,她需要找到願意走私物料的人,並且在這一過程中遇到了索取賄賂或是單純消失的情況。她說,這段經歷「就像諜戰片里的情節一樣」。

撰文/Catherine Hickley

翻譯/Laura Xue

伯爾尼藝術博物館

過境:烏利·希克收藏的朝鮮與韓國藝術

4月30日至9月5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nrnvngB9EJ7ZLmJHNB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