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雯工作第一站是奉節縣康坪鄉人民政府,那是2016年9月。對於農村經歷,她說當時自己還是一個"小白"。歷經3年有餘脫貧攻堅工作,黃雯成為一位基層工作能手。
一張表格 鎖定農戶信息
工作沒多久,她就成為5戶貧困戶幫扶責任人。"就五戶嘛,多走幾遍就會摸出門道來。"透露著一種陽光和自信。
隨後黃雯又成為小灣社區第四網格管理員,要做到對150餘戶農戶信息全盤掌握,她也感到力不從心,為此製作一張精準農戶聯繫表。
"表格一打開,農戶信息來"。表中包含農戶住址、農戶屬性、家庭成員信息、聯繫方式、健康狀況、學生情況、住房、飲水等信息。她還有一個"小竅門",在網格中標註農戶之間相互關係,稱說不定哪一天就會派上用場。不足一個月,黃雯便對網格中農戶情況全盤掌握。
"她能在短時間內把100多戶農戶信息搞得清清楚楚,連哪些農戶是親戚關係都曉得,這的確很了不起。" 小灣社區主任蘇明堂讚不絕口。
(黃雯在群眾會上宣講扶貧政策)
一個本子 記滿群眾訴求
第二步,黃雯開始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把群眾呼聲作為工作方向。諸如小地名青岡咀有一段人行便道,居民出行必經之地,300米左右,當地群眾希望硬化;居民張以生這戶人家符合重度殘疾人無障礙改造政策等,她都記在筆記本上,不僅及時報告,而且時時跟蹤。
2018年底,青岡咀那段人行便道得到硬化;2019年5月,網格內3戶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申報成功。
近年來,她那本筆記本上記下群眾訴求30多條,全都"扯了回銷"。
(為幫扶對象打掃清潔)
一片丹心 真情為民辦事
2019年3月,幫扶對象楊發成之妻意外死亡,黃雯一邊安慰,一邊幫助落實精準脫貧保相關報銷手續,很快3萬元保險費到位。
幫扶對象楊世浩年近八旬,兒女常年在外發展,只有老倆口在家,因居住地距離場鎮較遠,每次入戶走訪前,她都會和老人"溝通"——這次需要幫忙捎帶哪些生活物品?自然每次老人都會煮兩個土雞蛋送給"孫女",她也就"盛情難卻"囉!
(黃雯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演講比賽)
2020年合作醫療費用開始收取,由於取消銀行代扣,黃雯就從鄉社保中心借來pos機,為不方便居民開展上門服務。
(黃雯上門代收合作醫療費)
心有多近,距離就有多近。你若陽光,就會自帶光芒。黃雯堅持真心實意為民辦實事,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和使命。(劉聖宇 馬灼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