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中國,擁有千萬資產的人多嗎?

2019-06-24     七點數據

從計劃經濟時代的萬元戶,到改革開放中期的百萬富翁,再到現在的千萬富翁。資產擁有量從低到高,定義水平線一年比一年高,人們對於富翁的定義標準,讓普通大眾觸手不及。

去年的家庭財富報告顯示,城市戶口家庭平均資產在161萬左右。對於這組數據,多數人城市人口可能會站出來反駁,不容置疑的是,房價水漲船高是主要原因。歷年以來,房價一路高歌且目空一切,給人的感覺就是資產到達千萬的人群越來越多。

但就財富報告中提及的城市平均數據,用在中國身上並不合理,而且沒有一點意義。都知道中國地廣人多,有窮有富,不同城市、不同地區,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單憑一組平均數字,並沒有多大信服力。

拿各地區的房價舉個例子:如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十八線"小縣城,三個不同的地區,相同的是一百平米的房子。按各地區的房價計算:一線城市的一百平米,可能能賣到500萬以上,城市中心地段更高;二線城市的一百平米,能賣到200-300萬;而"十八線"的小縣城中,一百平米的房子可能連50萬都賣不到。所以,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差異很大,用一組平均數據來概括,並沒有多大的討論意義。

像網上調侃的,即在一線城市中,在城市繁華地段擁有一套百平米的房產,就是資產過千萬的富翁。更有甚者,放出話語直指房價,當房價漲到20萬每平,國內有房者基本都是千萬富翁了。那麼對於房價上漲過猛之後,現在資產過千萬的人群,在中國算是什麼水平?中國又有多少千萬富翁呢?

按胡潤財富報告,劃分為四個等級,第一層為600萬資產,標準小康水平;第二層為1000萬資產,算是有錢人。而後兩層等級劃分數字按億元起步,不去過多詳解。所以,按照這個標準來劃分的話,擁有千萬資產還不能算是富豪,勉強算個有錢人。

在國內各個城市擁有多少千萬富豪上,胡潤也有大致統計。如在國內,資產過千萬的為186萬戶,每94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身價過千萬;在四座一線城市中,這種分布更為密集,北山廣深分別為83人、105人、220人、170人,香港更是以每34個人中,就有一位身家過千萬,占據國內榜首。

​ 占比就像人均存款51931元一樣,表面上平均下來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在背後卻不知,90%的存款有可能是由5%的人群提供。所以,通過上述占比,資產過千萬的人群並不多。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能遇上身家過千萬的人,往往覺得這個群體是不是滿大街都是?

有這種感覺的人,對於"千萬富翁"這個群體還是有些誤解,你只是看到了他的表面,卻沒有看到他負債的另一面。這種資產過千萬的人群,能稱得上是"千萬富翁"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eSKC2wBmyVoG_1Z4em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