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能否感化老賴?——評沈騰小品《還不還》

2022-02-14     孤風情感

原標題:真情能否感化老賴?——評沈騰小品《還不還》

沈騰在央視春晚上演了一個小品——《還不還》。

沈騰扮演一個老賴,裝各種可憐,挖各種坑,不但不還欠帳,還一再把來討債的親朋舊友往坑裡帶。

最後,朋友的一首真情流露的《朋友》和妻子的助推,使這個老賴終於良心發現,答應清還欠帳。

很搞笑。

過程很搞笑,結局也很搞笑。

但是,是兩種意義完全不同的搞笑。

過程的搞笑,是基於真實的誇張:

欠債者為裝病而掛滿吊瓶,甚至把醋都吊上了,給討債者挖各種我們警察聽說過的各種坑......

討債者臉皮薄,鼓足勇氣都說不出要他還錢那幾個字,三言兩語又被帶進坑......

結尾的搞笑,則是真的搞笑了:

你這演的哪一出?

前面的情節,沈騰將一個骨灰級的老賴演得惟妙惟肖,真實表現出了老賴的各種花樣套路和無賴嘴臉,也表現出了善良的討債者的辛酸和無奈。尤其是欠債者的無恥到無所不用其極和討債者的心善臉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達到了很好的喜劇效果。

但結尾呢?

給了善良者以誤導,讓他們天真的認為:

真情可以感化老賴。

很多情況下,老賴和騙子是合為一體的。

先騙後賴,不斷騙不斷賴。

對於很多社會閱歷豐富和防備心理強的人而言,騙子的那些招數可能根本就不值一提,難以上當。但是,我們要知道,騙子一般不會找這些人下手,因為成本過高,收益過低。他們會設置一些很低級的套圖,將那些不會輕易上當的人過濾掉,然後專找那些心地善良的、很輕鬆就能被感動的、明知道自己被騙了都因為臉皮薄而難以張口要帳的人下手。

騙子騙錢,一種是利用別人的貪婪,一種是利用別人的善良。

《還不還》這個小品里,欠債者雙管齊下:裝病裝窮,是利用討債者的善良;以投資什麼計劃成為股東賺大錢誘惑他們再掏錢,是利用他們的貪婪。而討債者則兩者兼備:既善良又貪婪。

當我們在螢幕前看得哈哈大笑,笑他們怎麼這麼幼稚,怎麼這麼低級的套路都不能識別的時候,我們不要忘了:

我們這個社會,存在著一定比例的這種人群。而他們,就真如這小品里演的一樣:

一看到別人吊水就掏錢,

一張口要錢就臉紅口結,

一聽說哪裡有錢賺就蠢蠢欲動。

而且,他們真的認為:真情可以感動一切。

而這類人,正是騙子們的圍獵對象。

所以,我們會看到有人不斷往騙子帳戶打錢,家人勸不住,甚至公安民警都擋不住。

所以,這個小品,對於有防騙之心的人而言,不過一個笑料,而對於那些那些容易上當受騙的人而言,則是一個嚴重的誤導:

錢被騙了,可以唱一首《朋友》就要回來。

我們一般人不會相信,就像我們一般人不會上當。但是,我反覆強調:有人會相信,會相信,會相信!就像他們會被一些很低級的套路騙到一樣。

所以,在央視春晚這樣的大平台高收視率的節目裡,這樣題材的小品,你應該告訴被騙者,怎麼樣才能真正把錢要回來。而不是糊弄一下那些容易上當受騙者。

說一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多年以前,我還在農村學校上班。

進城是我那時候夢寐以求的一件事。

我的一個堂姐,親堂姐,離婚後又談了一個對象。幾年了,沒有舉辦結婚儀式,但一直在一起。逢年過節,都一起到我家來。那堂姐夫人長得憨憨的,說話也和和氣氣,也沒有聽說堂姐講過他的什麼不是。時間久了,大家也沒有把他當外人。

有一年他們來我家拜年,他問我是否想調進城,說教育局局長是他的宗親,論資排輩還是他的侄子。如果我有想法,可以幫我去想想辦法。

好巧不巧,當時的局長確實和他同姓,而且是同一個鄉鎮的。

我當然求之不得。

後來他就以請局長吃飯,送點什麼東西為由,陸陸續續問我要錢,而且不斷暗示我,很有希望了。

我當時真的沒有任何懷疑。也就陸陸續續給他轉了將近兩萬塊錢。

大約過了將近一年,有一天堂姐突然告訴我,她和他分手了,那人靠不住,到處騙錢。我一打探,果然他根本就沒有那些關係,也從沒有為我去做過什麼。

我不知道他是怎麼騙過堂姐那麼長時間的,或者也是堂姐想和他湊合著過,沒有和我們說破。

我開始冷靜思考怎麼把這兩萬塊錢要回來。

首先要找到他人。經過多方秘密打探,我知道他在市裡的一個廠里上班。恰好我那時候在一所私立學校當校長,離那廠不遠。

然後我偶爾給他打個電話,問問他的近況,隨便問他在哪裡,但絕口不提錢的事。果然他從不講真實地址,每次都說一些很遠的地址。

有一天,我確定他在廠里,便喊了一個長得很壯實的朋友,一起來到他所在的廠里,找到他的車,站在車的旁邊給他打了個電話,問他在哪,他又敷衍我說在冷水江。我大吼一聲:老子就在你車子的旁邊,五分鐘不見人,我立即砸了你的車。

不到兩分鐘,他就一路小跑來了。

我沒有任何廢話,單刀直入:把我的錢還來!

我的突然出現和單刀直入,讓他有些驚慌失措,他說:我現在沒有那麼多錢。

我半句不囉嗦:現在去取款機上取,有多少取多少。

他沒有辦法,和我一起去取錢,確實沒有那麼多。我拿著剛取的錢,坐到他車裡,將他教訓了一通,他試圖辯解,我毫不客氣一一駁斥了他。臨走時甩給他一句話:我還給他準備了兩萬塊錢,如果一個星期內,剩餘的錢沒有給我送來,我就用那兩萬塊錢剁了他一條腿丟到漣水河去喂魚。

一個星期後,他老老實實把錢送來了。

但是我少收了兩千塊,一方面給自己一個教訓,另一方面,也讓他心理多少有一絲安慰,不再來報復我。

這事過去十多年了,我一直記得很清楚。一看那小品,我就想起這事來。我當然知道,春晚的小品絕對不能這麼演,但我也想說:真的不應該那麼演。

我也不知道我的經歷能不能給那些受騙者以借鑑,我只想說:騙子利用我們的善良和真誠騙我們的錢,如果你也想用善良和真誠去感化他們,讓他們乖乖還錢的話,那無異於緣木求魚。其他的途徑,法律的也好,其他的也好,都會比唱《朋友》好。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e294fc8ec94baae07cd3ab5484542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