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螺螄粉產業酸豆角靠「腳踩」?聽聽柳州人怎麼說

2022-03-25     中國食品安全網

原標題:百億螺螄粉產業酸豆角靠「腳踩」?聽聽柳州人怎麼說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的特色美食之一,因其聞著臭,吃著香的特點,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大受歡迎,逐漸成為全國著名的「網紅美食」。

「腳踩酸豆角」上熱搜

近日,一段記錄酸豆角生產流程的視頻被瘋狂傳播。有網友稱,柳州螺螄粉酸豆角採用「土坑腳踩」工藝腌制。

圖片來源於網絡

視頻顯示,穿著膠鞋的工作人員用腳踩在成片的酸豆角上,畫面中甚至有工作人員赤腳踩酸筍食品。事件發生後,「腳踩酸豆角」相關話題迅速發酵,引發大量網友對螺螄粉食品安全的質疑和擔憂。

有網友稱,原來酸豆角和酸菜是親戚,感謝挑食拯救了我;也有網友表示,沒被腳踩過的酸菜,總感覺差點味兒;還有網友表示,腌制食品的製作過程都是半斤八兩,多數都是用腳踩的。

圖為網友評論截圖

多方火速回應

作為柳州美食名片的螺螄粉陷入「腳踩酸豆角」風波後,不少柳州人士現身網絡進行科普和闢謠。相關話題下,有網友稱,柳州做螺螄粉這麼多年了,早就是引進先進設備生產的,希望大家不要用陳舊的眼光看待螺螄粉生產。

圖為網友評論截圖

圖為網友評論截圖

「腳踩酸豆角」輿情事件上熱搜後,柳州螺螄粉協會發布聲明,明確表示柳州螺螄粉用酸豆角與「腳踩酸豆角」無關,視頻中顯示的並不是柳州螺螄粉用酸豆角生產企業的加工現場。聲明中介紹,柳州螺螄粉料包中的酸豆角依照傳統濕法腌制工藝製作,與視頻中所使用的干法腌制發酵,在工藝上完全不同。

柳州螺螄粉協會還呼籲廣大網友,停止對不實信息的傳播,共同維護好柳州螺螄粉金字招牌的聲譽和形象。

圖片來源:柳州螺螄粉協會

對於網傳的「土坑腳踩」腌制酸豆角圖片,柳州市市場監管局專門對柳州螺螄粉企業開展專項檢查。柳州市市場監管局發文表示,截至3月22日,共檢查柳州螺螄粉生產企業110家,均未發現存在「土坑酸菜」「禹州粉條」等問題。在檢查的110家柳州螺螄粉生產企業中,酸豆角供應商共涉及32家,其中柳州本地供應商28家,廣西區內供應商4家,柳州不存在「土坑腳踩」腌制酸豆角的問題。

圖片來源:柳州市場監管

「腳踩酸豆角」引發輿論關注後,多家螺螄粉品牌發布聲明。螺霸王第一時間發布了酸豆角製作全流程原圖,還表示要邀請用戶訪問工廠,並開展了長達七小時的「今晚酸豆角不睡覺」直播,直播發酵過程。

螺狀元通過公開渠道發布聲明,介紹所用腌製品生產過程,並公開多份酸豆角檢測報告。螺狀元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向《中國食品安全網》表示,螺狀元所用酸豆角從種植、採摘、到清洗加工,均由合作的種植基地供應,採用瓦罐的形式進行腌制,與「腳踩酸豆角」無任何關係。

好歡螺、螺久香等螺螄粉品牌也都通過各種渠道向消費者傳達酸豆角等配料的製作過程,對網傳的「腳踩」行為進行闢謠。

螺狀元酸豆角腌制

百億產業始於食品安全

前不久,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土坑酸菜」,讓方便麵配料包背後不為人知的食品安全問題暴露在陽光下。同為方便食品的柳州螺螄粉的食品安全同樣牽動消費者的心。

企查查數據顯示,廣西擁有6116家螺螄粉相關企業,而柳州作為螺螄粉產業大市,2014年第一家袋裝螺螄粉企業誕生,2021年通過快遞渠道寄出的袋裝螺螄粉突破1億件,袋裝柳州螺螄粉銷售額超100億元,全產業鏈銷售收入達到501.6億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地方特色小吃到產值百億、出口20餘個國家的「網紅食品」,螺螄粉的「出圈」之路僅用了六年。螺螄粉的產業化、規模化與其標準化有著緊密的聯繫。早在2016年,柳州市政府就牽頭制定了柳州螺螄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標準多達84項,僅對竹筍、豆角這兩樣原材料,就從種植、原材料採購,到加工製作等環節提出5項柳州市地方標準制定。

「柳州螺螄粉」於2018年成功註冊成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並明確規定柳州螺螄粉只能「柳州造」,在柳州以外生產柳州螺螄粉屬於侵權行為。

通過出台柳州螺螄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建立螺螄粉檢測中心、推動原材料基地建設、加密產品質量抽檢頻次、成立柳州螺螄粉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多種方式,柳州市不斷建立和完善安全可靠的螺螄粉生產體系,保障產業規範化發展。

「小米粉」成就「大產業」。輿論對「腳踩酸豆角」的關注度會隨著時間逐漸下降,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始終如一。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對食品安全的把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bd9484ae8053488918a4623d99be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