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就是衝刺,開局就要爭先
農曆虎年春節開工後,成都很忙
就在2月8日,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2022年重大項目名單正式公布
其中,共建科技創新中心
涉及30個項目,總投資約750億元!
透露出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
事實上,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
成都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
全球創新指數(GII)全球排名中
排名全球第39位,較上年提升8位!
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成都
以強勁的發展勢頭開啟「十四五」新階段
動力源牽引更加強勁
成都是如何做的?
一起來看
成都「2021科技創新關鍵詞」——
關鍵詞點擊
頂層設計,謀劃於前。
過去這一年,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強城市創新發展戰略布局,深入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聚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加強城市創新戰略設計。召開市委全會研究出台《全面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頒布實施《成都市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研究制定《成都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制定實施全面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科創18條」,配套實施平台建設、人才引育、企業培育、成果轉化、金融服務等50餘項政策措施。
優化全域創新布局。圍繞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著力構建「兩區一城多點」戰略布局,強化西部(成都)科學城創新極核引領,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成都高新區戰略平台支撐,產業功能區、高品質科創空間、環高校知識經濟圈等全域聯動發展,「核心驅動、協同承載、全域聯動」的創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深化區域協同創新。深化建設成德眉資創新共同體,簽訂《成德眉資同城化科技協同創新合作協議》,共同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平台建設,跨區域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建成成資協同創新中心,德陽、眉山、資陽「科創通」分平台加快建設,共同舉辦「極核引領•共建共享」「校企雙進」系列活動,都市圈創新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初步形成。制定實施成都市推進成渝科創中心建設專項行動計劃,與重慶市簽署雙核聯動共建科創中心的合作協議,兩市共建西部科學城、開放共享科技資源、拓展國際科技合作交流等持續推進。
關鍵詞點擊
國家有部署,成都有行動。
過去這一年,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成都加快構建高能級創新平台體系,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戰略,加強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西部(成都)科學城加快成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的要求,全面推進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四區」建設,規劃面積378.8平方公里,加快建設學科內涵關聯、空間分布集聚的原始創新集群,探索建立科學城「科研特區」制度。
加快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以天府新區興隆湖為核心,成都已聚集跨尺度矢量光場時空調控驗證裝置等科技創新基地11個、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台15個、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41個,成都超算中心成功納入國家超算中心體系,獲批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增國家重點實驗室2家,國家級創新平台增至130個。
啟動建設天府實驗室。聚焦電子信息、生命科學、生態環境等戰略性領域,省市區聯合啟動建設天府實驗室,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天府永興實驗室揭牌運行,天府絳溪實驗室、天府錦城實驗室將於今年內揭牌。
關鍵詞點擊
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在建圈強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過去這一年,成都聚焦重點產業建圈強鏈,推進創新鏈產業鏈協同。堅持企業主體、市場導向,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著力建設產業創新高地——
推進校院企地深度融合。成都持續開展「企業家進校園」「科學家進園區」等「校企雙進」系列活動,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1家高校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推動與300餘家國家級創新平台(機構)形成產學研合作長效機制,規劃建設「環川大知識城」等10個環高校知識經濟圈,聚集創業團隊500餘個,孵化培育科技型企業超200家。
加快建設創新聯合體。聯合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華西精準醫學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22個、高能級創新平台80個、產學研聯合實驗室168個。2021年,圍繞工業網際網路等重點領域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121個,突破納米孔基因測序等核心技術100項,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視覺終端專用晶片實現量產。
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達到7821家,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全年超過1.14萬億元,同比增長16.3%。成都科創板上市及過會企業15家,位居西部城市第一/全國第六。
關鍵詞點擊
任何創新主體的成長,都離不開腳下根植的「創新土壤」。
過去這一年,成都以科技體制改革為引領,著力打造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深化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貫徹落實科技體制改革部署,激發城市創新創業活力——
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制定實施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30條」,探索「先賦權、後轉化」「共申請、共獲權」改革,推行技術類國有資產差別化管理。西南交大等4所在蓉高校深化開展國家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深化完善科研項目「揭榜挂帥」「賽馬制」、科研經費「包干+負面清單」等制度。
持續打造「雙創」升級版。開展「創業天府·菁蓉匯」「校企雙進」等各類雙創賽會活動超400場,組織高校專家團隊1500人次和3000餘家成都企業參與了活動,推動國際國內優質創新資源與我市產業需求精準對接。
升級「科創通」平台。截至目前,聚集雙創機構864家、雙創服務產品2673個、雙創導師1106位,服務雙創企業(團隊)31254家,服務企業創新創業經驗做法獲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通報表揚。
新的一年已經開啟
讓我們鼓起虎氣、鉚足虎勁
書寫更加絢爛的新篇章
虎年伊始,科技創新,虎虎生威!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體中心
你「在看」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a689bc07188567ab68c4ed84b7ec3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