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美食遊記|水巷口篇

2019-07-18   舌尖上的海南君

在海口,有多少條街道是靠美食來記憶的?水巷口、十三小、博愛南、新華南……提起來那兒的美食就口水直流。

今天我想用鏡頭記錄水巷口從早到晚的模樣,尋找兒時被打動的味蕾記憶,探秘海口最動人的時光和故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海口騎樓老街,每一磚每一瓦都被時光和流年精心雕刻過,每個細節、構件無一不透露著祖先的智慧和審美。

老街悠哉的居民、正在拍婚紗照的情侶、漫步打卡的遊客、忙碌於生活的美食攤主,都是屬於水巷口獨一無二的風景線。

09:00 姚記辣湯飯

早上,是辣湯飯的主場。從最早期的三家大佬:姚記、陳記、吳記,慢慢演變成整條街都在賣辣湯飯,且營業時間也從早上延長到了全天,可見海島人民對它的喜愛至深。

經典的三件套,只用花十多元就能讓一天都充滿動力。姚記的豬雜辣湯很是開胃,滿滿的料搭配胡椒味十足的湯底,再蘸上紅辣椒,感覺每個毛孔都不自覺興奮起來。

臘腸和煎蛋本身的味道不驚艷,但不知道為什麼,就著辣湯和米飯吃起來格外美味,特別是剛煎好冒油的臘腸,但是我一口氣能吃3根!

09:00 妹姐海南粉店

除了辣湯飯,這家在水巷口隱姓埋名,但又深得老客喜愛的海南粉店也值得推薦一波。大家搬著小板凳吃海南粉的景象,是不是已經很久沒看到了?

這家的特色就是自己滷的牛腩,大塊的牛腩+夠味的牛腩汁在海南粉裡面攪拌,再加入一點辣椒,料足又美味~

10:00 吳日彪蒜香排骨

要說什麼和辣湯飯最配,答案必須是水巷口的超級網紅:吳日彪排骨!它算是島民或外來遊客都非常愛的一家店,哪怕吃了再多次,一聞到香味還是控制不住要買上一斤!剛出爐的排骨金燦澄黃,散發的肉香味隔著幾家店鋪都能聞得到,瞬間就吸引了一大幫食客排隊爭搶!有時候看中的好部位,就眼巴巴地看著被搶走~

吳日彪炸排骨讓人著迷的,不只是它的名氣,還有那股別人很難模仿出來的蒜香味,融進肉質里,撕咬一口排骨和雞翅還爆汁水呢~


12:00 蘇記常來食店

說起當年的水巷口8號牛腩飯,名氣可不比隔壁的姚記辣湯飯差。近幾年改名為蘇記,但還是原來的環境,依舊賣著古早的美味。豬腳、牛腩、鬧肉和各種配菜用平口小碗裝著,乍一看過去都是平民樸實的家常菜,但對於君君這種上班族來說,這樣一頓幸福感遠勝過吃山珍海味。

超級喜歡吃這裡的豬腳,燉煮得極其入味,帶皮帶肉帶筋美味到連骨頭都不想放過,再勺些汁配白米飯,滿足到升天!

西瓜仔和螃蟹可是絕配,螃蟹的鮮甜味滲進了軟爛的西瓜仔中,把螃蟹細細啃完,再把湯喝光,才是對它最大的尊重。

14:00 吳記老字號飲食店

下午2點,吳記家的招牌糖水出攤了。許多上班族都會專程跑過來打包一碗豬雜或糖水,給昏昏欲睡的下午打點雞血。當琳琅滿目的糖水全部出爐,並放在炭火上持續加熱,就好像和老客有個約定,瞬間小小的店鋪就擠滿了人,要找個位置坐下來吃都要等好一會兒~

舀起來的糖水很粘稠,還會「拉絲」,證明店家用了好料,也下了功夫去煮。這裡每一款糖水都很好吃,推薦豬雜、紫薯、甜薯奶!


15:00 和平電器炸炸

到了下午,和平電器服務部炸炸閃亮登場了,上次去和平電器服務部時,他們好像準備改名字了。港真,內心還是喜歡原來的名字哦。這些店家是真任性,先前如果沒有那麼多老饕推薦和爆棚人氣,誰能想到這個名字和炸炸有關?反而現在這家店的名字成了海口炸炸屆歷史悠久的ID了。老款的炸鍋,前面堆滿了乖巧排隊等候食物的客人,食材下鍋「唰」的那一刻,胃裡的饞蟲都在伺機而動。

當食材在熱油鍋里走一遭,被刷上特別的醬料端上桌後,我想沒人能拒絕炸炸的誘惑。它家醬汁偏酸甜,加上些辣椒簡直上頭。

軟嫩的茄子,酥脆的蝦丸,香滑的蟹柳,清甜的空心菜,在普通不過的食材似乎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它們生來就該被炸啊!

時間、地點隨緣 叮咚糖阿公

陪伴著我們長大的叮咚糖爺爺可是水巷口一大網紅,想要偶遇他也要看緣分。他經常把叮咚糖的桌子扛在頭上,見人就打招呼,很是親切。

叮咚糖就是花生糖,一根5塊錢,兒時最愛的味道在十幾年後再次嘗到,真要感謝這個幾十年只做一門手藝,貫穿幾代人回憶的叮咚糖爺爺。

時間、地點任意 鹽值

陪伴著打卡水巷口一條街的,便是這杯怎么喝都不會膩的鹽值了。選用當季水果加老鹽做出來的飲料格外讓人上癮,一杯冰涼下肚,開胃又解渴!


18:00-20:00 瓦片烤肉

如果有什麼事是一頓烤肉解決不了的,那就吃兩頓。水巷口這家瓦片烤肉好多人給君君安利,聽說環境很特別,吃法也很特別。

炭爐上放了一塊瓦片,滴了油,就能在瓦片上烤肉烤海鮮烤青菜了!瓦片都是消毒過的,吃貨們可以放心喔~

對於它們家的味道,各路評價褒貶不一,吃貨們就見仁見智吧~店裡常有活動所以價格也沒有很貴,偶爾過來打卡一次也Ok。


吃了一天的美食,逛了一天的美景,就可以滿足地打道回府了。

路上一直在想,為什麼這條老街那麼多年來都如此受人們歡迎?我想除了這兒獨特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外,當然還有數十年如一日不變的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