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BZC、BTA……這些英文縮寫您認識嗎?投資100元能賺100萬,這種盈利回報您見過嗎?大企業家甚至中央領導都參與了項目,這種背書您相信嗎?上述如同天方夜談的東西,卻因為加上「區塊鏈」這個高大上概念之後被包裝成了「下金蛋的母雞」,在現實生活中被不法分子利用且屢屢得手。
詐騙傳銷老套路穿上區塊鏈新馬甲
不法分子利用「ICC網紅鏈」屢屢得手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明天永遠買不到今天的價格,今天永遠買不到昨天的價格」,類似的聊天話術充斥著西安周大姐的手機螢幕,她在上海工作幾年後回到西安開了一家小飯館,一個常來的食客總是給她推薦一個名為「ICC網紅鏈」的區塊鏈項目,號稱能賺大錢,一次兩次三次……周大姐動心了。
周大姐:「剛開始給我說呀這個項目特別掙錢,而且是那種網紅鏈,我說有多掙錢,她然後就每天當我的面她說你看我今天賺了,今天我投資一萬塊錢,我今天一天就能賺200多,我說那這個比開店還賺,她在我那連續又吃了一個禮拜,每天就當我的面就可以變現錢,我就覺得挺不錯的。」
周大姐告開始把這個項目介紹給她的親戚和朋友。
周大姐:「就跟那個母雞下蛋一樣,你有一萬個幣,第二天早上就會一萬零八十個幣。我們最大的股東是曹代俠,我們叫她曹姐,她當時就給我們拍著胸脯說,只賺不賠,賺了算我們的,賠了她一一給我全部賠款。她跟我們說你們進來以後現在一個幣是6塊多,都是白菜價,等漲到十塊,二十,百倍,漲到比特幣六萬多一個的時候,你們就躺著,你們都不知道錢是什麼概念。」
受害者提供的項目方蠱惑他們繼續投資的聊天記錄
聽了這些話之後,周大姐更加心動了,從開始「鎖粉」階段一百一百的投入,到後來幾萬幾萬的買,就是為了在「白菜價」的時候入手,到高點賣出,然而買著買著,事情不對勁了,介紹人開始讓她去發展下線,讓下線也去買幣,說規模到了才能搭建起所謂的交易平台,從而把幣賣出去。
周大姐:「『鎖粉』就是你一個人建立一個礦區,礦區一個人必須要發展二十個人,二十個人至少每人必須買1000塊錢的幣。」
受害人提供的轉帳記錄
拍胸脯的曹姐最後還是騙了她,拍屁股一走了之,斷斷續續投入36萬的周大姐血本無歸,當時花真金白銀買的幣,成了一堆帳面上的數字。像周大姐這樣的受害者在西安不在少數,自由職業者周先生也陸續投入了36萬,他幾乎經歷了「ICC網紅鏈」詐騙變異的全部階段。
周先生:「它開始叫ICC,後來搞交易所的時候就變成BZC,後來做區塊鏈應用就變成BTA了,中間就轉換了幾次名詞。」
記者:「像這些名詞您懂嗎?」
周先生:「不懂。」
記者:「那您當時就怎麼去相信這個東西能賺錢呢?你完全不懂的情況下還願意去投入,還願意拉朋友去投入?」
周先生:「因為當時它通過智能合約,就是你投了以後每天它會給你返一些虛擬幣,會給你贈送一些幣,贈送這些幣當時在內盤裡面可以交易,可以變現,所以獲利還是挺快的。」
項目方組織的隆重年會邀請了許多投資者參與
著「區塊鏈」外衣的傳銷
受害者提到的內盤,就是詐騙組織自己開發的一個軟體,連應用商店的審核都無法通過,用戶只能通過掃碼下載,進行人際間的傳播。而所謂的內盤交易就是通過一個連結把幣交給項目方,項目方再通過微信紅包轉帳給賣出方。一切看起來都不是那麼正規,但因為開始嘗到了甜頭,大部分人都選擇「蒙眼狂奔」。
所謂的「ICC網紅鏈」只是穿著「區塊鏈」外衣的「傳銷幣」,起初通過線下的熟人傳播發展會員,並持續給出小額的回報來穩固關係,然後通過最初的老會員不斷發展下線,形成規模,同時在微信群里不斷給會員洗腦,發一些從一無所有到家纏萬貫、喜提豪車的逆襲信息,不斷描繪一個美好但實際並不可能的願景,直到最後跑路,完成收割。
宿遷網警提醒
目前我國倡導的是「無幣區塊鏈」,一般不對外發幣,如果聽說某些大公司以發幣的形式做區塊鏈項目,那就需要提高警惕,極有可能就是一個陷阱。
來源:中國之聲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