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財政支出多少錢?央行3000億元再貸款怎麼花?官方回應來了

2020-02-15     報人劉亞東

來源:科技日報

來源:張佳星

2月1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大疫情防控財稅支持力度情況、加大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力度情況。會上邀請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等多個職能部門介紹情況。

中國網 董寧

抗擊疫情花了多少錢?財政部的帳本來了

財政部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社會保障司司長符金陵表示,疫情爆發以後,財政部建立了全國財政系統疫情防控經費的日報制度,實時跟蹤各地方經費保障情況,截至2月13日各級財政的支出805.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支出安排了172.9億元。中央財政安排資金的具體投向:一是撥付湖北省疫情防治資金10億元,作為綜合性的財力補助,由湖北省來統籌用於疫情防控的相關支出。二是撥付了湖北等各地疫情防控資金44億元,用於患者醫療救治費用的補助,一線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防控設備、物資採購等方面。三是撥付湖北省中央基建投資補助資金5億元,主要用於支持武漢雷神山、火神山兩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以及相關醫院重症治療病區建設。四是撥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基層防疫經費99.5億元。此外對於科研攻關也就是疫苗研發,以及中央醫藥物資儲備等經費也足額做了安排。

各地疫情防控經費支出情況,目前各地實際支出410億元,主要用於設備和防護物資採購,疫情防控人員補助和醫療救治費用補助等方面的支出。

央行3000億元再貸款這樣防止「泥沙俱下」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彭立峰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提供3000億元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貸款,發改委提供了名單,要求地方金融機構主動對接重點企業,並要求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協助重點企業對接。做到應貸盡貸,應貸快貸,企業實際貸款成本不超過1.6%。除了把關企業名單等措施,還通過電子台帳對再貸款的使用跟蹤監督,審計署對整個過程的審計監督,保障資金應用在應急物資的生產。如果企業挪用貸款,將被剔除出重點企業,並收回貸款,如果金融機構挪用,將喪失發放再貸款的資格。

小微企業的政策、貸款、稅費有這些保障

小微企業涉及面廣,能夠熬過這個經濟寒冬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疫情發生以後,對部分行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確實帶來了一定影響,部分企業還沒有復工復產。

符金陵介紹,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的財政政策,包括中央政策貼息政策。主要支持五類企業是重點保障企業,一是重要醫用物資企業;二是生產重要醫用物資的重要原輔材料生產企業、重要設備製造企業和相關配套企業;三是生產重要生活必需品的骨幹企業;四是重要醫用物資收儲企業;五是為應對疫情提供相關信息、通信服務和服務系統的企業,還有承擔相應物資運輸、銷售任務的企業。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政策精準聚焦,針對疫情防控工作直接相關的企業,目前正推動相關部門抓緊推動政策落實落細,幫助重點保障企業儘快恢復生產經營。下一步統籌考慮疫情變化對經濟的影響,現有政策實施效果等因素,加強宏觀研判,做好前瞻性有針對性的政策儲備,根據後續工作的需要擬定相關政策來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減輕負擔,儘快復工復產。

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表示,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推動所有銀行業機構對於小微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再降低0.5%。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降低貸款利率,對湖北省的小微企業可以再次下調貸款利率。減少逾期罰息、倡導減收一段時間的貸款利息。對參與疫情的應急小微企業的貸款開放綠色通道。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一方面,小微企業可享受現有的所有企業的稅費減免政策,包括2019年實行的減稅降費。長期有效的制度改革都惠及小微企業。另一方面,年銷售額不超過120萬,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的小型微利企業實際稅負不會超過10%(一般企業是25%)。專門針對小微企業免徵42項中央級的行政事業收費,還免徵水利建設基金、文化建設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政府性基金。

在鼓勵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提供更優惠的貸款和金融服務方面,將做到:一是對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單戶授信額度確定在一千萬,單戶授信只要在一千萬以內的企業貸款利息是免徵增值稅的。二是對納稅人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融資擔保的擔保費和再擔保費的收入免徵增值稅。三是對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簽訂借款合同免徵印花稅,還有金融企業計提的中小企業的貸款損失準備可以稅前扣除。對於科技型企業,將繼續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原來的50%提高到75%,高新技術企業適用15%的優惠稅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NncSnABgx9BqZZIq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