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逼封萬歲事件作為天京事變的導火索,僅從表面上看,此時在楊秀清統籌指揮下,太平軍剛取得了破江南江北大營的大勝利,這讓本就大權獨攬、威望無二的楊秀清於聲望更上一層,洪秀全在楊秀清的功績和天父下凡的威嚴下本就是半個傀儡,逼封萬歲也理所當然的被視作楊秀清欲取而代之的舉動。簡單來看,逼封萬歲確實如此,但近代史料繁多,在看到足夠多的史料後,就能探究出許多其他的東西。
楊秀清
太平天國的"萬歲"是什麼?
太平天國的體制與中國傳統封建官僚制度大有不同,在太平天國,他們只承認上帝才是"皇帝",至於人間統治者,中國歷代的君主都被太平天國貶低為"侯",而天國內部最高的也只能是"王"。即是說太平天國體制中,洪秀全這個"天王"和楊秀清等人的東西南北翼五王本質上都是"王",天王不像皇帝那樣至高無上。
同時,太平天國的"萬歲"與傳統觀念代指最高統治者的"萬歲"同樣有所不同,從天王萬歲、東王九千歲再到翼王五千歲,這個排行參照標準是"家庭地位"而非官職,洪秀全稱為上帝次子,馮雲山為三子,楊秀清為四子等等,洪秀全、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石達開、韋昌輝等人全部都跟上帝有親緣關係,他們是一個"上帝家庭",萬歲到五千歲的排行是家庭地位排行。在這種特殊的體制下,逼封萬歲未見得等價於謀朝篡位,事實上在太平天國天王玉璽上寫的是:
天父上帝 天兄基督
天王洪日 主王輿篤
救世幼主 真王貴福
八位萬歲 永錫天祿
永定乾坤 恩輯和睦
太平天國天王玉璽
太平天國的體制下擁有八位萬歲,關於這八位萬歲指的是誰,天父基督、天兄耶穌、天王洪日(洪秀全)、救世幼王(洪秀全之子)這四個是確認的,至於其餘四位萬歲,一般認為是楊秀清、蕭朝貴、洪天光、洪天明。換句話東王楊秀清的這個萬歲,太平天國官方一直是承認的。
逼封萬歲一說的疑點
楊秀清逼封萬歲之說見於《李秀成自述》以及當時太平天國治下一些文人的筆記,關於這些史料的可信度,這些寫筆記的文人沒一個能接觸太平天國政治核心,甚至這些人都不在南京,他們在筆記中卻把逼封萬歲的細節都寫的栩栩如生,如此殊為可疑。當然,李秀成不同,作為太平天國後期最高層成員之一,他的話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原是北王與其王二人密議,獨殺東王一人,因東王天王實信,權托太重過度,要逼天王封其萬歲。那時權柄皆在東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親到東王府封其萬歲。
李秀成的話中明確提到了楊秀清逼迫洪秀全,但同樣有一點問題在於,李秀成在天京事變發生前後並不在天京城內,他在鎮江、句容一線作戰,而李秀成此時級別同樣距離天平天國最高層較遠,他同樣是通過他人的傳說了解此事。
李秀成
那麼關於楊秀清此事還有無更加一手的記錄?還真有,那就是石達開的供詞:
楊秀清平日性情高傲, 韋昌輝厚受其辱, 七年達開領眾在湖北, 聞有內亂之信。韋昌輝請洪秀全誅楊秀清,洪秀全不許,轉加楊秀清偽號。韋昌輝不服, 便將楊秀清殺死。
石達開是天京事變的直接參與者,誅殺楊秀清一事,石達開同樣也是投了贊成一票,但值得注意的是,石達開的供詞中,完全沒有提及楊秀清逼封之事,他說的是"洪秀全不許,轉加楊秀清偽號"。石達開不提楊秀清逼封一事有兩種可能,一是石達開痛恨殺害他全家的韋昌輝,為此他在供詞中也將整個天京事變的責任都說成是韋昌輝嫉妒楊秀清。二是並無楊秀清逼封之事,所謂逼封實質上是洪秀全、韋昌輝二人在誅楊之後給他羅織的罪名!
洪秀全
這兩種可能都有支持的證據,第一種是考慮到石達開對仇人憎恨,對於第二種,首先現存的天父聖旨中,並無楊秀清借天父上身要求加封萬歲的一幕,當然也不能排除是天父聖旨殘缺的原因。其次天京事變之前,固然楊秀清可能在破江南江北大營之後更加膨脹,但他自己不會不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他的勢力其實已經大不如前。
楊秀清能夠成為太平天國實質上的掌權者,既靠的是東王、正軍師、天父代言人這三個身份,同時也是源於對他起制衡作用的馮雲山、蕭朝貴的戰死,二人戰死的時間點,恰好是只有楊秀清有足夠的能力與威望去接管二人權力,韋昌輝與石達開威望不足,洪秀全則是個人才幹不夠,這兩人之死造成的權力真空也就落入楊秀清之手。這之後楊秀清的勢力達到巔峰,以致於訪問天京的英國人在天京接觸到的將領都是在宣揚楊秀清的德威,英國人回去之後報告中甚至質疑"至於像太平王(洪秀全)這樣一個人是否真的存在,仍是很值得懷疑的一件事"。
楊秀清一度擁有如此勢力,但事無常定,"逼封萬歲"時的楊秀清勢力已經遭受了兩次重大打擊。先是北伐部隊的全軍覆沒,後是石達開的崛起。
太平軍北伐
太平軍北伐的主將李開芳與林鳳祥是楊秀清的嫡系,所帶軍隊更是太平軍的精銳,這隻精銳之師,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內一路攻到天津,使得京師震動,但在北伐軍出師不久,天京就遭清軍江南江北兩大營圍困,這導致北伐軍遲遲無法能得到天京方面的支援部隊,最終北伐軍全軍覆沒。
正所謂禍不單行,在北伐軍覆沒的同時,楊秀清派出的西征軍也作戰不利。西征軍面對曾國藩的湘軍,一敗於湘潭,二敗於城陵磯,甚至被湘軍逐出湖南,隨後武昌失陷,一路大敗一直退守至湖口,湘軍甚至大有直搗天京之勢。
原本,楊秀清對可能威脅自己地位的韋昌輝、石達開二人的防範意識極重,尤其韋昌輝基本就被楊秀清限制在天京城內,從來得不到領兵的真正機會。楊秀清對石達開排擠稍輕,但石達開挂帥西征之初也僅僅只是掛名主帥。
太平軍西征
西征軍前期連續失利給了石達開崛起的機會,楊秀清迫於時局壓力給了石達開實權,石達開先是取得湖口大捷,遏制住了湘軍的囂張氣焰;隨後收復武漢更開闢了江西戰場,截止1856 年的上半年,他已然奪取了江西的七府五十六縣,若非楊秀清調石達開回天京,曾國藩便要被困死於南昌。石達開將江西化作了自己勢力的基本盤,自行安排手下諸將分守各處,縱然是楊秀清通過東西戰場調動的方式遏制石達開勢力發展,作用卻也不大,石達開在回天京前任命岳父黃玉昆代自己主持江西事務,楊秀清完全無力插手。
石達開
楊秀清對自己的勢力大不如前的情況不會不知,在現存的最後一道天父聖旨中,看到的不是楊秀清的囂張而是恐慌。
"秦日綱幫妖,陳承瑢幫妖,放煷燒朕城了矣。未有救矣。……朝內諸臣不得力,未齊敬拜帝真神"
楊秀清看到,自己勢力衰弱後滿朝文武逐漸走向自己的對立面,這種情況下楊秀清如何有資本向洪秀全"逼封"?如果當真如石達開的供詞,不存在楊秀清的"逼封",那逼封萬歲之事就很可能是洪秀全為殺楊秀清而刻意傳播的謠言,而後來為化解天京事變帶來的政治危機,楊秀清被平反,他的這個"萬歲"反倒又得到了官方承認,甚至被刻到玉璽上。
當然這只能作為一種猜測,本文並不敢對逼封萬歲一事下肯定性的結論,但有一點,逼封萬歲無論真假,楊秀清絕非是想利用此事真正的謀朝篡位,一是他已經不具備這種實力,二是楊秀清甚至在天京事變前把自己同族兄弟楊輔清、楊義清派到江西作戰,謀朝篡位者豈有事到臨頭,反而分散兵力的道理。
天京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