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教授:糖尿病患者的綜合管理,這幾點容易被忽視!| 醫脈通專訪

2019-11-29   醫脈通內分泌科

醫脈通現場報道,未經允許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導讀: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眾多,最新的IDF數據表明我國約有1.164億糖尿病患者,占世界第一,因此我國糖尿病的防治任務艱巨,基層糖尿病防治工作被我國乃至國際公認為是有效、長期貫穿於糖尿病預防和治療體系的重要工作。

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三次全國學術會議(CDS2019)期間,醫脈通有幸邀請到甘肅省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病診療中心主任——劉靜教授接受專訪,劉靜教授是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基層糖尿病防治工作學組組長,她在基層糖尿病的防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頗有成就,在專訪中劉靜教授分享了基層糖尿病防控的相關經驗,小編整理如下。

基層糖尿病防治中亟待解決的三個問題

基層醫療機構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基層糖尿病防治還存在諸多問題,劉靜教授認為以下三個方面需要被關注

第一方面:基層醫生的專科醫療水平急需提高。在基層醫療機構中全科醫生比較多,而全科醫生缺乏糖尿病的相關知識,比如說這些醫生過多擔心降糖藥物治療引起的低血糖症,從而限制了臨床用藥和治療達標。因此,需要對基層醫生進行糖尿病診治及其併發症相關知識的培訓。

另外,基層醫生在糖尿病診療理念上也存在不足。比如,糖尿病的控制目標是怎樣的,如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控制達標率,基層醫生缺乏相應的認知和處理手段,需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第二方面:基層的醫療專病診療設備不足。在基層醫療機構中,應該有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相關的檢測儀器和設備,比如神經病變檢測設備,眼底鏡、免散瞳眼底照相機等。相比來說,針對大血管病變的診斷,儀器相對充足一些,所以基層醫療機構,需要加強微血管病變檢測儀器的配備,並充分利用這些儀器和設備開展糖尿病患者併發症的篩查,爭取早發現早處理。

第三方面:基層醫療機構和大醫院的聯動需要加強。三級或者二級醫院的醫生到縣級醫院或者更基層的醫療機構工作,這需要政策的支持,以期達到合理的交流和分配。另外,在基層醫療機構中,比如縣醫院應該建立專門的糖尿病科,並派專人到上級醫院學習,上級醫院一般都有糖尿病專科,在這個平台上,病人可以得到很好的管理,醫生也能得到治療理念上的更新,比如糖尿病患者的綜合管理,口服降糖藥物和胰島素的合理使用,糖尿病患者規範的血糖監測等治療措施。

血糖管理要注重個體化管理

談到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病人的血糖管理,劉靜教授指出,雖然基層醫生比較重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但是往往會忽視個體化的原則,我們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不同的身體狀況制訂不同的血糖達標標準。我們應該指導基層醫生如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個體化的血糖控制目標。對於60歲以下,沒有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血糖,而年齡較大,存在多種併發症等情況下,需要給患者制訂相對寬鬆的控制標準。

糖尿病綜合管理不要遺漏尿酸指標

糖尿病患者需要綜合管理,除了血糖之外,其他指標亦需要被關注。基層醫生除了血糖之外,需要關注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和血壓,這些指標也與併發症的發生髮展密切相關。

除此之外,患者的體重也是需要被關注的,在治療過程中,我們應該讓胖一些的人變瘦,讓瘦一些的人變胖,這一點很重要。

最後劉靜教授提到,糖尿病患者的尿酸水平也應該被關注,尿酸在糖尿病發病中也起著一定的作用。高尿酸血症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高尿酸伴隨腎臟和關節的變化,就稱之為痛風,按照痛風的治療原則進行處理;另一種是尿酸高,但沒有任何其他的症狀,我們稱之為無痛性高尿酸血症。劉靜教授認為高尿酸血症的發病過程與胰島素抵抗、心血管的損傷、細胞炎性因子的增多有相關性,因此在糖尿病綜合管理中,尿酸也需要被密切關注

應對高尿酸血症首先採取生活方式干預,飲食適當調整,多飲水,鹼化尿液,如果生活方式干預不能有效降低尿酸,則需要藥物干預。對於合併糖尿病和不合併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療控制目標有所不同,合併糖尿病時,應該更加嚴格控制患者的尿酸水平。

糖尿病醫聯體工作模式初見成效

關於基層糖尿病的防和治,劉靜教授分享了她的相關經驗,值得借鑑。

在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倡導下,甘肅省人民醫院成立了糖尿病醫聯體,劉靜教授是甘肅省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她在甘肅省的14個地州成立了二級糖尿病專業委員會,隨後,在各地衛健委的指導下聯合起來對符合標準的縣級醫院授牌「糖尿病科」,縣級糖尿病診療水平較強的醫院被授牌「糖尿病防治中心」,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上下聯動。一方面請基層醫生到上級醫院學習和培訓,另一方面上級醫院的醫生下基層醫院進行授課和查房。這種模式也促進了糖尿病患者有效的雙向轉診,基層醫院診治不了的患者及時被轉到上級醫院進行治療,上級醫院的醫生為患者制訂好治療方案,再將患者轉回到基層醫院,並告知當地醫生轉診患者後續的管理方案,做到對糖尿病患者的長期追蹤和有效管理。通過這種模式構建了一個糖尿病慢性疾病防控網,這在甘肅省的基層糖尿病防治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劉靜教授團隊的醫聯體相關工作在糖尿病防控中發揮的作用,受到了甘肅省衛健委的重視,目前,甘肅省衛健委授命甘肅省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病診療中心牽頭進行全省的緊密型醫聯體的試點建設工作,旨在探索適合甘肅省實際情況的內分泌糖尿病醫聯體建設的創新模式,促進甘肅省糖尿病的分級診療。這個緊密型醫聯體要求形成糖尿病診治的同質化和規範化管理,比如達到糖化血紅蛋白、內生肌酐清除率測量等各項檢查的同質化。同時通過甘肅省遠程網絡會診中心的遠程會診、遠程學術講座、遠程病例討論、遠程網絡繼續教育、遠程查房等,聯合應用微信平台,構建起與基層醫生溝通和交流的渠道,並為雙向轉診開闢綠色通道等。

希望我們的基層糖尿病防控工作能夠越做越好,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的宏偉目標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