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T能否讓捷豹F-Pace鹹魚翻身?|捷豹F-Pace試駕

2020-03-10     魔駕MOCAR

2015年發表的F-Pace已不算新車,這部曾獲Car of the Year獎項的SUV亦是捷豹推出的第一款SUV。而在早前的改款中,最大變化在於廠方為之更換一台全新2.0T發動機。

F-Pace的造型傾向運動,遠/近光燈源採用LED,但在照射範圍上略顯一般。高階R-Sport版採用255/55 R19輪胎配置,在尺寸上並不算大。



車廂延續捷豹新世代家族的環抱式設計,在用料上亦大範圍沿用同廠其他車款選用的供應商,在觀感上稍缺乏新意。前排座椅具腰部夾緊、腿部延伸及加熱/通風功能,但無論前排或後排座椅填充物設定都偏硬。在車廂方面,捷豹路虎的這套多媒體系統至今日仍無法作CarPlay接駁應是其最大短板。



2018年款的F-Pace最大亮點就是廠方為其新搭載的Ingenium 2.0T發動機,250ps的馬力輸出較福特時代產物在數據上稍有提升。同時,廠方在改款中也為2.0L版本的F-Pace加入四驅版本。



在談論實際操控前首先要提到的是駕駛模式,F-Pace上具有動態、標準、節能、低附著四種駕駛模式。其中在動態模式下,可在多媒體系統內對發動機、轉向、變速箱、懸掛作單獨調節(標準/運動)。


F-Pace在車體及底盤使用大量鋁合金材質,1935kg的車重在同級休旅車中並非有絕對優勢,鋁合金的運用更多體現在操控方面。全新的Ingenium發動機附以8速變速箱,在普通模式下的動力輸出遲緩,對於油門踩踏所需的降檔動作並不積極,在低速行走時希望通過油門踩踏讓變速箱作降檔動作,往往需要踩踏至1/3乃至1/2油門行程。而切換至動態模式後,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反應則明顯更能因應駕駛者意圖。



轉向的「準度」是F-Pace一大亮點,並且在標準模式下轉向回饋的手感亦相當不俗。唯獨在動態模式下,轉向力度明顯伴隨電子不自然感與虛假的重,當然這可以通過內置於多媒體的自定義將其設定回標準。



對發動機、變速箱、轉向這三項可通過自定義調節駕駛者所需標定不同,F-Pace在懸掛調教的短板明顯拖累其行車質感。在懸掛標準模式下,它的懸掛阻尼無法應對坑洞帶來的衝擊,在通過後來會伴隨幾次搖晃。而在動態模式下,它的懸掛又顯得過於生硬,沒有歐洲車理想中的「韌度」。



這台F-Pace R-Sport AWD屬於2.0T規格中的頂配,官方車價高達62.8萬。此外,廠方以提供兩組3.0T機械增壓發動機版本(340/380ps)。在市場終端擁有頗大優惠的情況下,F-Pace的車價仍不算低。


捷豹的品牌調性並不如同屬英國車廠的路虎、MINI那般明顯。F-Pace作為捷豹初次踏入休旅車市場的產物,在它的身上仍能看見諸多不足。諸如機械、轉向方面的標定,以及與同廠房車系列設計過於雷同的車廂。


對競爭日益激烈的豪華SUV市場而言,相對均衡、沒有明顯短版是各家車廠成功的法寶。F-Pace雖然有屬同集團路虎的部分支持,但在產品力上仍有待提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9_YA3EBfwtFQPkdWY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