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民間刺繡:一針一線帶你走進「西昌色彩」

2020-09-13   聚焦巴蜀

原標題:西昌民間刺繡:一針一線帶你走進「西昌色彩」

一張一尺見方的繡布緊緊的繃在繡架之上,繡布已經用淡淡的色彩描出鮮艷豐富的圖案。謝涼君熟練地將絲一般柔細的線穿進針孔,然後隨著手指的起伏,一針一線的穿插,水塘、荷花、金魚便從平面變得立體起來,靈動的魚兒仿佛想要脫離繡布的束縛,從水面一躍而起……

作為西昌黃聯民間刺繡的非遺傳承人,謝涼君有著極為高超的針線刺繡技藝,四十多年如一日的鑽研、思考和實踐,讓她得以將蜀繡顏色的雋麗清秀、精湛細膩,與湘繡的形象生動、層次豐富等諸多優點融合在一起,再加上西昌本地獨特的人文元素,最終形成了西昌遠近聞名的黃聯民間刺繡技藝。

2019年7月2日,在「西昌黃聯民間刺繡」入選西昌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目錄時,謝涼君的心中既激動又感到忐忑與不真實,她萬萬沒能想到,自己鍾愛了半輩子的傳統刺繡手藝,會在21世紀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成為一個地區特有的文化藝術符號——但從每一個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的視角來看,她四十多年來所走過的路,也當之無愧的,是一種傳統文化不斷積累、不斷融合、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

來到西昌的20多年以來,謝涼君從一邊打工一邊堅持刺繡到在黃聯地區小有名氣;從第一次踏上成都蜀繡之鄉開始技藝延伸學習到蜀繡傳承之路;從湘蜀兩大名繡技法的融合,到吸取西昌本地人文元素、以及涼山彝族文化特色,最終形成獨特的「西昌黃聯」藝術風格。她的刺繡技法和藝術審美高度在西昌「破繭化蝶」得到最終的質變和升華。

不少人看謝涼君的刺繡作品,都被她針下的色彩與藝術形象打動:金魚的靈動,人物的娟秀,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被一一體現,虛實結合,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艷明亮讓人一眼難忘。她的作品種類繁多,大小不一,從兩米長的巨幅八駿圖,到巴掌大的一朵荷花,既能展現氣勢雄渾的奔騰,又能濃縮細膩乾淨的精緻……多年以來,她用刺繡裝飾過的具有各種風格的服裝、手包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以刺繡為主的裝飾品,如家紡、擺件、字畫也越來越受人推崇。

謝涼君說:「我在蜀繡中啟蒙,在湘繡中成長,在西昌20多年的生活中走向成熟。所以,我更喜歡把我自己的刺繡藝術風格看作是西昌黃聯本地的風格。」

她所追求的刺繡藝術道路並不是簡單的、固有的模仿。而是在不斷積累,融會貫通,創新創作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獨特風格,極具傳統手工藝價值和地域民俗文化價值。

2019年,謝涼君被評為西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昌黃聯民間刺繡的代表性傳承人」「黃聯民間刺繡」第一次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同年10月,被評為涼山十個精品手工坊之一。自她擔任電視劇《索瑪花開》和《大周小冰人》的服裝製作後,更讓藝術作品走出了西昌,走出了涼山,得到了全國專業人士的認可。

「當前我特別希望自己的技法和對刺繡藝術的思考能夠被更廣泛的傳承,讓西昌黃聯民間刺繡有更多的愛好者學習。」謝涼君說,她將在未來的作品中,更多的展現具有西昌特色的旅遊產品,結合當地鄉村旅遊資源,拓展刺繡思路,樹立地方品牌。同時開展短長期刺繡工藝培訓班,完善刺繡人才培養,促進工藝傳承與發展。努力開展好西昌民間手工藝刺繡遺產保護。通過刺繡培訓,讓在家婦女學會一門技藝,進而可以利用「在家農閒之餘」的時間,讓本次刺繡形成規模生產,從而帶動一家一戶脫貧。

來源: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