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命運的視角,釋懷於感情的背叛與傷害

2023-04-14     心靈深處艾聞

原標題:從命運的視角,釋懷於感情的背叛與傷害

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

無論經歷什麼,說到底,都是命運的安排而已。我們這一生,在不斷與命運為敵的過程中,也不斷地學會了樂天知命。

雖然艾聞是專做情感領域的自媒體人,但想要做好這個領域,其實需要很多的積累,尤其是深層的思考,那種對於人生問題的哲學意義上的思考。

今天,想跟大家聊的,就是一個有些玄學意義的話題:「命運」。

世間到底有沒有「命」,我們這一生,又到底有沒有「命」,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聖賢先哲早就給了太多答案,不認命者言「我命由我不由天」,認命者言「一生難逃命運」。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某些事情,便又開始思考這一問題,把自己一些領悟總結一下,分享諸位。

首先,命運這個東西,是一定有的,這是很重要的前提。

中國古人是極具智慧的,古人言「一命二運三風水」,「命」列為第一位,足見古人早就窮通命運之理,並且認為決定一個人這輩子到底過得如何,首要的其實在於「命」。

復旦大學王德峰教授是研究哲學的,他也認為,世間還是有命運的,尤其是到了一定年紀,更是要相信有命運這回事。

我們回頭想想,至今為止,我們的很多事情,很多遭遇,其實都是「命運」早就安排好的,比如我們出生於什麼樣的家庭,我們會認識什麼人,等等,先天就註定了太多我們無法控制的東西,而這些「先天」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鎖定了我們這一生的未來。

羅翔老師說,其實,我們這一生,我們自己能夠掌控的事情並不多,所以,對於我們能夠掌控的,我們好好珍惜,好好把握就是了。大概也是承認了,命運對一個人的先天限定。

很多時候,有很多人會講,哪有什麼命運這回事,尤其是那些成功人士,他們總是習慣於把自己的成功歸之於自己的努力,而非什麼命運的使然;其實不然,任何成功的背後,固然需要自己的努力,但一定有各種「機緣巧合」,這些機緣巧合,實則就是「命」。

對應的,那些失敗的人,又習慣於將自己的失敗歸之於命運,便會陷入咒怨中,怪上天對自己不公平等等,或是,經歷了打擊之後,再也沒有鬥志,也無法燃起希望,認為自己不管如何努力,最終也難於逃脫命運的安排。

所以,你會發現,我們對任何事情的解讀,其實都來自於我們個體的體驗的經歷。這是很有趣的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我接觸的大多數都是情感受到傷害、感情經歷坎坷的人,我們從感情的視角去看,其實每一段的感情緣起,都是「命運」——我們更習慣稱之為「緣分」。

全世界幾十億人,全中國十幾億人,為什麼你單單遇到ta,為什麼你單單對ta情有獨鍾,這其實都是緣分使然,「緣分」是不由自己掌控的,但「緣分」會產生何種結局則是我們可以掌控的(關於此,後續會講到)。

很多人的相識相遇,其實都是非常偶然的,如果你聽過太多感情故事,或者你有類似經歷,你就明白,你們的認識,或許就是那種「稍縱即逝」的偶然的千萬分之一。

當我們因為緣分而進入一段關係之後,我們會有一個「人性習慣」——就是美化、強化這段緣分,所以,在感情最初的階段,幾乎所有人的體驗都是好的,這種「好」的感受,既有感情本身的作用力,也有自己的催化劑成分。

那麼,當最後這份感情如果不是美好結局的時候,我們就變得無法接受,不能理解——不是上天安排的嗎,為什麼會這樣啊?!

其實,緣分只是促成「相遇」,但「相遇」未必都是美好結局,因為,緣分有善惡之分,有善緣,有孽緣,關於此,佛家的開示有助於我們釋懷於此。佛家認為,今生的「善緣」都是前世修來的福報;而今生的孽緣,則是前世欠下的債,今生需要償還。

佛家的「三世因果論」,對於很多人來說,能夠得到開解;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難以頓悟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具有「慧根」。

那麼,芸芸眾生如何看待緣分和命運呢?

最好的態度,就是坦然接受命運,今生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得到的或是失去的,我們都儘可能將其視為命運——把已經得到的「好的」視為命運的饋贈;把遭遇到的「不好的」視為命運的磨礪,如此,我們才不會因為「命運」而糾纏住自己,認命,反而能夠「命順」;放下內耗,放過自己。

很多年前,我在看台灣身心靈作家張德芬老師作品時,看到一個觀點,「對於命運的各種安排,要學會虔誠接受」,當時雖有啟發,但領悟不透。最近經歷了一些事,才明白,「命運——虔誠——接受」真的是人生智慧,如果能夠融入身心,這輩子便也就心安神怡,從容淡定了。

我們只有學會對命運虔誠,才能釋然於今生遭遇的種種,這絕非阿Q精神,也並非自我消極,恰恰相反,這是需要智慧和勇氣的。

當我們能夠以「命運使然」的視角來看待問題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惶恐不安,就不會遺憾後悔,就不會患得患失,就不會無止境地折磨和內耗自己——因為,無論我們怎麼做,怎樣想,怎樣選,切記,我們都無法逃脫命運。

那麼,當你面對一份感情的時候,尤其是這段感情出現問題,乃至帶給自己傷害痛苦的時候,你首先便會告訴自己:所有這些,都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所有這些,都是你這一生必然要走的路,一步也不會少。

接受、接納,並且很重要的是「虔誠」,然後,我們的心思,才能回到自身,以理性去面對並解決好後續的問題——該珍惜的珍惜,該斷舍離的斷舍離。我們能決定的,是珍惜或放棄,而不是這段關係的緣起緣滅。

緣分出現的時候,不必抗拒;緣分逝去的時候,不必強留。

我的讀者碰到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如何面對一份感情的傷害,如何決策一段感情的去留。如果我們能夠化繁為簡,最好的應對,其實是先把經歷的這些,視為「命運」,這就是今生自己命數中的劫難,不去抗拒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因為抗拒也是徒勞的,同時也要樹立正能量,因為「劫後自然餘生」,劫難最終的意義,不是來扼殺我們,而是來成就我們,西天取經九九八十一難,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遭遇了感情的傷害乃至背叛,並非人生就徹底黑暗,它只是人生的一大「劫難」,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度過這個劫難,也要相信,這個劫難終會消除,劫難之後必然坦途,不然,人生的任何「一難」都會讓我們的修行之路,行至於此,變成了「大結局」。

接受命運並非「宿命論」,而是要尊重「道」(道家之道)和「理」(儒家之理),這樣,你和這個世界才能夠和諧共存,你和自己也才能夠真正和解。

頓悟的那一刻,你內心沉重的包袱才能夠徹底卸下,然後,你才能輕輕鬆鬆,踏上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96674772fa16aea85732c807b11d4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