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巴:追憶紅色蘇區,邁步時代征途

2023-12-13   漢中在路上

原標題:鎮巴:追憶紅色蘇區,邁步時代征途

鎮巴:追憶紅色蘇區,邁步時代征途

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鎮巴這片土地上,在這裡繁衍生息、成長進步。我們就要了解鎮巴,尤其是要了解鎮巴的歷史。

鎮巴位於陝西南端,漢中東南方。原青水區大楮鄉有一幅石刻是這麼寫的:「乃地屬巴山,必有以鎮之,期人民各安生業,永保無虞。故名曰鎮巴。」這是對鎮巴得名的明確記載。

如果從東漢和帝永元7年,也就是公元95年封班超為定遠侯起,鎮巴建置已經快2000年了。永元年間,鎮巴是定遠廳的一部分,三國時稱南鄉縣,屬蜀國漢中郡,縣置今漁渡歸仁山,後又多次分合更名。直到民國3年也就是公元1914年,全國在排除了多個「定遠」地名之後才正式定名為「鎮巴縣」。

鎮巴的歷史,我們可以從1949年劃界,之前處於封建社會時期,之後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封建社會最黑暗的時期應該是1912年1月至1949年底,我覺得這38年的鎮巴是一部戰亂史、血淚史、痛苦史。

這38年,土匪、神團、軍閥竄擾鎮巴達到30餘次,僅王三春就來回襲擾16次,盤踞時間最長達到3年。

這38年,僅知事、縣長就換了45任,縣黨支部指導員、書記長就換了8次,平均一個縣長主政不到10個月。

這一切都說明,鎮巴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壓迫和剝削,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生命無保障、生活無來源的痛苦生活。

然而,在這38年間,有兩年零兩個月時間,鎮巴人民歡欣鼓舞、鬥志昂揚、精神煥發,過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就像黑雲滾滾中的一道霞光、污泥濁水中的一股清流。它給鎮巴人民帶來了幸福,帶來了歡欣,帶來了長久的記憶,也給後來者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精神源泉。這就是鎮巴蘇區!

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由湖北轉戰到川陝,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12月17日,紅四方面軍先遣團217團翻過大巴山,經鎮巴的天池寺、核桃樹進入川北。從12月下旬起,先後有8支紅軍部隊深入鎮巴,建立鎮巴蘇區。先後創建陝南縣蘇、長灘區蘇、簡池區蘇、赤化區蘇、范家窩塘區蘇,25個鄉蘇88個村蘇,覆蓋現在的永樂、簡池、黎壩、仁村、三元、長嶺、赤南、鹽場、漁渡9個鎮,面積達到998.33平方公里。游擊區覆蓋大池、青水、涇洋、楊家河、小洋、巴山等6個鎮辦,面積達到903.1平方公里,人口達到3200戶19700人,成為川陝革命根據地重要的戰略縱深、後方基地和北部屏障。

兩年多的時間裡,紅軍深入鎮巴的西南地區各個角落,宣傳共產黨的政策,給貧苦農民做主,建立政權、發展武裝、打土豪、分田地,為鎮巴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兩年時間裡,鎮巴蘇區各級黨組織和蘇維埃政府共沒收地主、富農、匪首、團首等田地18600多畝,糧食39.5萬公斤,木耳山場200多畝,房屋1000多間和牲畜等浮財,大部分糧食除支援紅軍和蘇維埃政府留用外,其餘均分給了貧苦農民。鎮巴先後派出三批游擊隊、赤衛軍、童子團等300多人參加紅四方面軍「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和宣達戰役、萬源保衛戰等戰役戰鬥,籌集和運送糧食200多萬斤、鞋子20000多雙。發展黨員131名,動員1600餘名青壯年參加紅軍,其中有名有姓的340名同志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在這場鬥爭中,鎮巴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1個縣蘇遭到破壞,宣傳部部長、保衛局長犧牲;4個區蘇遭到破壞,區委書記、區蘇主席王明理、王全奎、王在元、陳忠瑞、雷義和、張志洪、王大普、楊孝德犧牲或失蹤。鄉蘇被破壞的情況更加嚴重。有一個仁村的桃園子鄉蘇,建立2次被敵破壞2次。一任主席馮占久,包括他的妻子、兒子被敵殺害於大路旁;二任主席嚴紹榮攜同龔義漢到四川關壩找紅軍12師保原區蘇主席劉尚成時被誤殺;三任主席周應琦在鄉蘇遭受鎮巴縣常備隊襲擊突圍時犧牲。

在血與火的嚴峻鬥爭中,鎮巴人民表現出大無畏精神,他們誓死與敵人鬥爭,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不屈不撓、視死如歸。

女游擊隊員田善珍,多次深入匪巢偵察敵情,受到黨組織的表彰;紅軍幹部宋明修,動員敵匪裴元雲加入游擊隊,面對敵人叛變,臨危不懼,大義凜然,震懾住敵人;秘密交通員黎壩交通站王三珍冒著生命危險深入敵占區、四川等地給紅軍送信、傳遞情報,購買急需的物資。

在這一鬥爭過程中,大批鎮巴兒女參加紅軍,湧現出了符先輝、彭輝、鍾明鋒等將士,不斷為革命做出貢獻。

鎮巴蘇區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展現出鮮明的老區精神,那就是不甘奴役的革命精神、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不惜犧牲的奉獻精神、不斷賡續的進取精神。這與當今時代展現的「甘於奉獻,吃苦耐勞,激情實幹,勇於創新」的鎮巴精神一脈相承。

鎮巴,這塊3437平方公里的土地,浸透著烈士的鮮血,傳頌著英雄的故事,書寫著永遠的傳奇。如今,鎮巴山水越來越綠,鎮巴人民正昂首闊步,鎮巴的未來一片燦爛,但我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先烈,不會丟失傳統,紅軍精神永遠銘刻在每一位鎮巴兒女心中。

讓我們一起投入火熱的生活、投入每天的工作,完成英雄們的未竟之業——創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來源:鎮巴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