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長相,她相貌平平,沒有任何亮點,在人群中一眼划過都不會多停留片刻。
按照世俗的審美,她一點都不美,可她卻定義出另一種美的標準。
她就是演員劉琳。
在眾多演員中,她樣貌不出眾,她個性不突出,但她卻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美。
她的身上有著異於演員獨有的親切感,不高冷,不做作,不端著。
她笑起來嘴巴咧得大大的,顴骨高高的,皺紋也毫不吝嗇展現出來,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01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童年的夢想有很多,是一時興起,是稍縱即逝,誰也不會當真。
但劉琳卻是那個當真的人。
小時候,在處於懵懵懂懂的年紀時,劉琳就已經認準今後的夢想。
成年後的她一直在為實現兒時的夢想努力著。
沒錯,這個夢想就是當一名演員。
初中開始,每周六早晨,劉琳都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到兒童藝術劇院學表演。
每每上完課後,意猶未盡的她回家後顧不上疲倦,又開始一遍一遍琢磨表演。
1993年,她如願考入自己理想的北京電影學院。
這一年,她出演人生的第一部電影《高樓邊》。
這一年也是娛樂圈電影行業如日中天的一年,眾多經典的影視作品誕生的一年。
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張國榮和林青霞的《白髮魔女傳》;周星馳電影的《唐伯虎點秋香》;王家衛導演的《東邪西毒》……
按道理來說,初出茅廬的她是難以在群星爭霸中嶄露頭角。
出人意料的是,她憑藉多年紮實的演技功底,再次獲得電影《夜半歌聲》導演的青睞,成功與張國榮、吳倩蓮共同參演。
畢業後,她戲約不斷,看似星途璀璨,但實則並不起眼。
有的人想努力,卻不知道該朝哪個方向努力;有的人堅守夢想腳踏實地努力,可始終見不到夢想成真的一天。
她屬於後者。
出演了很多劇作,也火了很多劇作,卻唯獨沒有人記住她。
她遇到作為演員最結局的命運,戲火人不火。
年輕時,她也有過猶豫,有過糾結,甚至決心從零開始嘗試新的領域。
可她早已將所有的熱忱獻給表演,對其他的事情再也提不起興趣。
經歷一番曲折的心路歷程,她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自己餘生要走的路,在演戲一條路走到黑。
在採訪中,被問道:「打算演到幾歲就不演了?」
她說:直到有一天我記不住台詞了,演不動了,我只要演的動,我就會一直演到老。
如今,她年近50歲,出道30年,沒有一夜爆紅,更多是細水長流。
02.
有人嘲諷說,她是頂著一張「沒文化的臉」。
她也自嘲說,自己可能三四十歲才有戲接。
她最不怕的就是老,甚至對歲月留下的痕跡,倍加珍惜。
每次拍完照片,她的要求只有一條,不要修圖,不要大白臉,不要去皺紋,呈現最真實的狀態。
她始終認為年齡閱歷是一個演員最寶貴的財富,演員演戲的質感隨著年齡閱歷呈正增長。
如她所預料,40歲以後她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屬於她的高光時刻正在悄然綻放。
說起劉琳,總會讓人第一時間想到《隱秘的角落》的周春紅,一名青春、偏激又脆弱的單親媽媽,對兒子強烈到窒息的愛。
被情人通知分手後的經典畫面,周春紅淚在眼眶盤旋不停地吃橘子,把難言的苦澀掰成一瓣一瓣、再一口一口咽下,未置一詞,悲傷瀰漫。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性格火爆、飛揚跋扈的盛家大娘,強悍又善良,潑辣又直爽,恰如現代版菜市場那群可愛的大媽,有料又有趣。
難怪連章子怡都對她的演技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那一幕幕經典的畫面,深深烙印在觀眾的腦海里。
在不懈的堅持下,她終於在觀眾的心中留下屬於自己的一席之位。
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或許這才是最彌足珍貴的褒獎。
03
在演藝圈這個名利場上,劉琳恰似一股清流,不想紅,害怕紅。
盛大娘火後,她還一度夜不能寐,排期很滿,節奏很快,但心也很亂。
她說:「我只想演最好的角色,但是我不想成為焦點」。
如今,即便她的身體已經適應高強度的節奏,但內心始終害怕再次觸碰。
對於她來說,演員就是一個職業,本來也應該如此,只是被行業扭曲了。
所以在拍戲以外,她有著淡然於心、安然於世的平靜,不願拋頭露面,不爭搶風頭。
在生活中,她也是一個普通家庭的一員,一名普通的媽媽,一名普通的老婆,拎著五十塊的環保袋出門,坐地鐵出行。
如果有人在地鐵上遇到長得像劉琳的人,千萬不要懷疑,有很大可能性就是她本人。
在演藝圈這個浮躁的環境中,她濾掉心中的浮躁、塵埃,保持平靜,按自己的節奏,不慌不忙地走出自己的風采。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