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各賽道玩家集結,遠程會議產品戰號吹響。
作者 | 沈丹陽
編輯 | 石 燦
丁暉從沒想過,這個春節他會這麼忙。
作為一家諮詢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丁暉往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放緩腳步在家過年。但今年春節不一樣,大年初一,他把精力放在調研遠程為企業做管理諮詢與培訓的可能性上。
按照以往經驗來看,企業管理諮詢十分依賴於線下活動,從業者要通過企業沙龍活動來獲取客戶,進入企業內部做實地調研,項目完成後在線下進行交付。丁暉公司的重點業務場景也一直在線下。
「疫情來襲,意味著至少一季度的線下活動都將全面停止。」 丁暉告訴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在看到了即將到來的「危機」時,他當機立斷決定向線上轉型。
初一當天,他將這個想法傳遞給同事們,瞬間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第二天,公司內部成立「疫情特委會」。
疫情之下,特委會將所有人內心的「焦慮」轉化成了行動力。在小組成員高效率的線上溝通中,他們得知行業上下游的處境非常相似:被疫情困在家裡,擔憂著行業即將面臨的挑戰,企業家、人力資源從業者、培訓老師們都如此。
丁暉發起的線上企業培訓沙龍剛好切中一個巨大需求,大家一呼百應。
「自大年初三(1月27日)開始一直到2月15日,平均每天兩場線上講座,每場都能達到100人左右,且參與的人多是優質客戶。」丁暉說,在往年,春節期間辦線下沙龍是難以想像的。
在這個「特殊時期」,從線下搬到線上的行業比比皆是。而成功地輔助這個集體性轉變的工具,是被「逼」上風口的遠程辦公產品。
風口浪尖上的遠程辦公產品
遠程辦公熱潮一來,首先行動起來的是國內各家網際網路大廠。
1月25日,華為雲旗下的WeLink率先宣布免費開放視頻會議功能,當日便有5000多家中小企業開通WeLink帳戶;1月27日,位元組跳動的飛書決定向所有用戶免費提供遠程辦公及視頻會議服務,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渡過疫情難關,飛書於2月9日宣布將為助力企業復工提供三年免費服務;同樣對企業開放資源的還有釘釘辦公系統、騰訊遠程辦公工具包、蘇寧豆芽遠程辦公系統等等。
一直處於為線下辦公做輔助的遠程辦公似乎迎來了「拐點」。
熱度上升最為明顯的,當屬遠程會議產品。
2月3日,全民線上辦公的第一天,一款全球流行的遠程會議工具Zoom在國內爆火。其華裔創始人袁征在接受外媒採訪時透露,這一天有無數人試圖打電話聯繫他,想聊一聊遠程辦公這件事,他只有將手機關閉,才能保證工作的正常進行。
也是這一天,Zoom的股票上漲了約15%。
「Zoom近期在中國區的下載量大幅提升,從過去幾個月3000至5000的日均下載量,飛速增長到25000左右。」 Zoom創始人艾瑞克·傑克遜在自己的推特上說,僅2月3日當天,下載量就有34000次之多,是平日數據的8.5倍。
據和訊網報道,在國內2億人使用的線上會議辦公產品中,Zoom占據了整體份額的28.5%,名列第一,而微信語音、釘釘、騰訊會議、企業微信分別排名第二至第五,占比19.7%、11.6%、8.2%、7.8%,飛書則在第七名,占比5.3%。
國內的遠程辦公產品也在這次風口中,實現了爆炸式增長:2月5日,釘釘首次登頂蘋果App免費排行榜,第二便是企業微信。
但與其增長量同比上升的是遠程辦公平台產生的bug,「釘釘企業微信集體崩潰」、「遠程辦公平台緊急擴容1萬台伺服器」等話題頻頻登上微博熱搜。在網友統計的使用不順利遠程辦公平台中,釘釘、企業微信同樣高居前兩位。
「我們公司就是一家30人左右的初創企業,也是在2月3日開始線上辦公的。」 海安說,那天上午10點,老闆在微信群里召集所有人去釘釘上開周會。
這是他們第一次開全體線上周會,以往都是在線下會議室中進行的。
會議一開始,老闆就發現雖然大家都在線,但是有些人聽不到聲音,有些人反饋迴音很大、聲音很卡,卡到發言人出了「電音」。全體人在關掉、重新連接中試了好幾個循環,終於放棄。最後拯救了這場周會的反倒是QQ群語音。海安表示,作為一個90後,萬萬沒想到時隔多年重新使用QQ,竟是為了開周會。
這一現象無獨有偶,在釘釘、騰訊會議等一眾專業平台紛紛崩潰的在線辦公第一天,直播軟體YY的下載量也大幅提升。很多企業由於在線會議參與人數過多,只能通過開直播間來進行春節復工後的第一次全體會議。
在直播平台上開會,的確從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會議的流暢度,也能滿足成千上萬人一起參與。但是會議本身需要的全體成員高度參與、互動溝通等需求卻被犧牲了大半。
無論是疫情當下的剛需,還是未來的辦公發展趨勢,遠程辦公產品無疑到了需要極速升級的時候。
各賽道玩家集結,遠程會議產品戰號吹響
早在2003年非典爆發時期,遠程辦公便已開始使用,但其在中國的普及率一直比較低。根據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遠程辦公人數為180萬,2014年為360萬,2018年也才不到500萬人。而反觀美國,遠程辦公的人數高達3000萬,占總工作人口的16%至19%。
自2019年以來,隨著國內中小企業和個人用戶大規模嘗試線上辦公,遠程會議產品的競爭才真正開始。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的研究顯示,目前市場上的玩家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以華為、思科為代表的硬體巨頭,走向軟硬體一體化。思科收購的Webex目前占據全球網絡會議市場份額的53%,而華為推出的WeLink自2017年上線以來,為全球52萬個團隊提供了遠程會議協助。
第二類玩家當屬從C端走向B端的網際網路巨頭:2014年問世的釘釘、2016年起步的騰訊企業微信、2017年入場的飛書、還有2019年12月上線的「騰訊會議」等。即便國際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的仍是Slack、Google hangouts和微軟旗下的Teams產品,但BAT巨頭們顯然已經占據了國內遠程會議市場的大半江山。
第三類競爭者則是各新興垂直領域所推出的遠程辦公產品,例如深耕醫療領域的小魚易連雲視頻、主打教育市場的會暢通訊、為政府提供視頻協助的蘇州科達等。
作為亞太地區頭部人工智慧企業的科大訊飛,也於2019年開始了遠程辦公產品的布局。
「訊飛聽見L1產品之前主要是在科大訊飛公司內部跨部門、跨地域遠程開會時使用,以便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 科大訊飛的產品經理孫鵬說道,今年1月份疫情爆發後,訊飛聽見團隊開始考慮將遠程辦公平台向更多的中小企業開放。
科大訊飛內部用訊飛聽見L1舉辦「開工大會」
相比於普通的遠程會議中,大家匯聚在線下會議室中進行跨地區開會,訊飛聽見L1更適用於多人、多地點的在線會議協同辦公。一場200人同時用移動設備接入的遠程會議中,主持人可以通過共享螢幕,將PPT、視頻、文檔等資料同步給所有參會人員,而科大訊飛一直以來的王牌業務「實時語音轉寫翻譯」,也將以會議字幕的形式呈現。
訊飛聽見L1的會議介面
「這樣一來,訊飛聽見L1在會議結束後,可以自動生成會議記錄,並能通過手機掃碼、分享連結等方式快速地傳遞給有需要的人。」 孫鵬解釋道,把用來做會議記錄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放在更好的溝通互動與頭腦風暴中,會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訊飛聽見PC端還設有雲空間管理功能
孫鵬說,訊飛聽見L1產品的誕生,本身就是通過遠程辦公來實現的。
在科大訊飛內部,遠程辦公產品團隊有30多位同事,除了在合肥的訊飛總部,武漢是研發團隊主力軍的所在地。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來看,孫鵬在日常的產品設計中,與研發同事們的溝通與交流,都是通過自己團隊研發的遠程辦公產品來完成的。
他們是創造者,也是使用體驗者。
1月23日,武漢市宣布進入全城封鎖式管理,科大訊飛身處武漢的研發人員也成了公司最關注的對象。
「公司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全力採購了所有相應的防護物資。」 公關部總經理韓煜塵在訪談中說道,疫情發生後,科大訊飛立刻組建了湖北應急小組。為了保障武漢員工的健康安全,公司每天都與他們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更為所有同事發放防控指南、供應免費物資、開通醫生在線問診等服務。
1月27日,科大訊飛內部上線了「每日平安打卡」,公司所有員工都可以線上報備自己的位置、身體狀況等信息。
「以往的除夕,大家都是陪著家人、團聚在一起,看春晚,歡聲笑語。今年一些武漢同事家都不能回,只能在外地過年。」 科大訊飛武漢研發中心的一名架構師梁師柏表示,身處疫情中心城市,多少會有一絲緊張,看到小區內有人感染時,心中更是五味雜陳。
「還好目前同事和家人中沒有發現感染和疑似的情況,生活物資也基本能保障。」梁師柏說。
疫情過後,遠程辦公將何去何從?
疫情中如火如荼展開的全民在線辦公,真的意味著遠程辦公時代來臨了嗎?
「遠程辦公這種新模式目前在國內並沒有普及開來,正好碰到疫情發生,才出現了爆髮式的需求。」 孫鵬分析道,疫情下的「臨時剛需」可能也意味著復工後的「非剛需」。
各遠程辦公產品開放了疫情期免費使用權限後,產品拉新、用戶活躍度等方面的確得以大幅度提升,但疫情過後用戶的留存數據才是這場大考中各產品的最後得分。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臨時性剛需過後,產品免費期結束,線上辦公軟體的使用費用會比線下辦公場所的租賃成本低很多嗎?遠程辦公的效率真的比線下高嗎?企業管理者是否可以通過線上辦公來實現團隊建設與發展呢?
面對這些問題,孫鵬認為「用戶體驗」就是最終的答案。
在特殊時期中,訊飛聽見L1同樣對所有用戶免費開放了視頻會議、轉寫翻譯等服務,助力在線辦公,有效期至2020年6月30日。服務開放後,線上用戶如預期般急劇增長,截至2月9日訊飛聽見L1已為超過50萬人提供服務。
手機端也能方便地加入遠程會議
「1月份疫情開始出現的時候,我們的團隊就在進行相應的產品改善與升級,包括擴大我們的後台用戶支撐規模。」 孫鵬表示,能保證上百人同時視頻會議的流暢度與在線溝通的質量,是訊飛團隊在疫情時期的首要任務。
而對於更加長遠的產品規劃,訊飛聽見L1將不止為中小企業提供遠程會議協助。
立足於科大訊飛所擅長的人工智慧領域,訊飛聽見L1也在教育培訓、企業諮詢管理、醫療等更垂直的領域,推出了A.I.遠程辦公套件,並在疫情中得到了廣泛地實踐:訊飛配音為疫情宣傳提供了免費的語音服務,日均製作200條,目前累計語音製作3000條;訊飛旗下的虛擬主播在2月份向全部媒體提供虛擬主播服務,第一時間將疫情信息進行可視化傳播;訊飛教育事業群也建立了專項工作組,輔助全國中小學生的「停課不停學」.....
科大訊飛為深圳衛視《2020知識春晚》直播提供實時字幕
元宵節這天,丁暉仍舊沒有休息。
他在線上為近百個來自不同企業的HR,講解著疫情之下人力資源的應對之道,從工資計算、KPI調整,到用工結構、處理企業內部勞動關係等。丁暉對著訊飛聽見L1設備,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他多年為企業提供管理諮詢中總結的知識與經驗。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與者,看著丁暉講述的內容在自己的螢幕中被實時轉寫成文字,很多來不及反應的專業術語有了進一步思考的空間。
丁暉在線上培訓中,為企業梳理的「戰疫策略」
諮詢行業在社會分工中承擔著軍師的角色,在面臨社會突發性事件時也會考慮的更系統、更全面。丁暉與團隊不斷地探索著疫情對諮詢行業、以及對一般企業的影響,並試圖尋找中小企業在疫情中的破局方法。
在線上為企業提供諮詢與培訓的過程中,丁暉也曾嘗試過一些其他的遠程辦公工具,但他還是覺得訊飛聽見L1最適合諮詢行業。
「行業研討需要記錄、已簽訂的項目需要交付、完課後自動生成的課件能沉澱培訓結果。「 丁暉在每場線上培訓中,總是不自覺地提及訊飛聽見L1對其講座的幫助。
既是生產工具、也是交付工具。丁暉將自己團隊成功轉型線上的經驗也分享給了同行,他說希望整個諮詢行業都能在逆境中找到新的增長點。
「疫情之後,諮詢行業線上業務的需要會持續增加。」 丁暉在訪談中表示,大家對線上諮詢培訓的認知還不夠完整,業內很多專家仍認為線上培訓等同於搞怪的、博眼球的直播。
「價值的傳遞,並不會因為手段的調整而發生本質的變化。讓工具為人所用,而不是人被工具改變。」
但線上辦公場景的增加,並不代表線下場景的完全消失。
在談及諮詢行業的未來辦公場景時,丁暉仍肯定了線下交流的必要性。
「比如我做諮詢,很多時候是基於對方現場給我的一些肢體語言,通過語言性反饋和非語言性反饋,我才能更有效地去判斷。但是在線上,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感知度會大大降低,諮詢效果會降低。」
作為連接人與人溝通的工具,遠程辦公產品想要更多地替代線下辦公,就要最大程度地還原現場感、增加多維度的交流感知度。
見屏如見面,終有到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