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甜一下

2019-12-14   晉江鄉訊


在閩南人家中,有這麼一樣古早味,可是勾起了許多人對童年的無盡回憶。它的特殊味道——「咸酸甜」,讓閩南百姓揮之不去。它就是……

在咱厝,蜜餞稱為「蜜味」,以往又叫做「咸酸甜」。「賣咸酸甜咯,賣咸酸甜咯」,這是以往迴蕩在巷子口的吆喝聲,它的味道勾起很多人的味蕾,勾起關於家鄉甜蜜而溫暖的回憶。

「咸酸甜」在閩南的運用非常廣泛。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閩南人家裡都要進行祭拜,在選擇祭品的時候,往往都會有蜜餞。在結婚的時候,也都會準備蜜餞,蘊含著對新人未來生活甜甜蜜蜜的祝福。

特別是在年兜正月時,家家戶戶都備有蜜餞瓜果,當親朋好友來訪時,主人都會拿起蜜餞說:「來,甜一下。」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包含著主人對客人的美好祝福,希望能從年頭甜到年尾,一年內生活美滿、工作順利、闔家歡樂。

除此之外,許多閩南人都會買蜜餞備於家中做茶配、款待親朋好友。有的蜜餞還有助消化的作用,偶有消化不良的時候,食用幾顆,效果甚佳。

在晉江,一說起蜜餞,就離不開產自羅山的蜜餞。羅山人陳清帥家的「甜蜜事業」已經開創70多年了,他從小就看著自己的父親製作蜜餞、賣蜜餞。陳清帥說,追本溯源,他現在會常回以前腌制蜜餞的老院子走走看看,回憶以往的崢嶸歲月。




泉利堂家族傳人 陳清帥 以前我父親都是挑著走街串巷,一路吆喝地賣。有時候一天可以賺到八塊錢,那時的八塊錢,是很多的。

回憶起往事,陳清帥臉上充滿著幸福感。後來父親把家中這項事業傳承給他,他就一直考慮著怎麼把這項古早味做大做強。

泉利堂家族傳人 陳清帥 最早原材料只有三種,楊梅、李子、橄欖,這些來做成李咸餅、咸楊梅、甜楊梅、菩提欖、相思梅等。後來又增加了一品梅、草莓干、芒果乾等,現在總的有十多種。

蜜餞這種小吃拈手即食,但是陳清帥說,製作流程卻頗費周折,需要「三腌三曬」,方才「修成正果」。

  • 挑選出新鮮的青果,倒入腌制池腌制,一段時日後撈起晾曬;
  • 漂洗脫鹽,加白糖腌制,再撈起晾曬;
  • 配上特殊汁液入鍋煮制,撈起濾凈,入池加配料再度腌制,而後撈起曬乾。


「蜜味傳百世,餞香享萬家」。陳清帥希望把這項傳統的蜜餞工藝傳承下去,讓更多人品嘗這份甜蜜的味道。

來源:老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