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傷感的詩詞,哪一首能讓你產生共鳴,瞬間淚奔?

2020-04-25     也可自話

悲傷的詩句自然會有很多,但也不是每一句都能讓人產生共鳴。我們常說,讀一首詩,要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也要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有些詩句,了解創作背景和作者的心境後,我們會產生某種傷感,但很少有人會感同身受,引起讀者的共鳴,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讀者沒有相同的經歷。

比如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堪稱千古第一悼亡詞,當我們了解蘇軾與妻子王弗的感情之後,會被他們那種真摯深刻的感情所打動,但你要說共鳴,講道理,有幾個讀者失去了妻子,十年之後還有這麼深刻的思念?

所以啊,要與詩人共鳴,要瞬間淚奔,很重要的一點是,詩人描寫的內容,你有過類似的經歷,能夠感同身受,比如失戀、比如失業、比如離別,等。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別子才司令》
宋·方岳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自識荊門子才甫,夢馳鐵馬戰城南。

這句詩很出名,但是在俗語界出名,而非詩詞界,甚至很多人都認為,這可能只是一副對聯、一句俗語,不知道這實際上是一首詩。

感嘆人生的不如意,感嘆世事變幻無常,是詩人最愛的題材。對於大多數詩人來說,懷才不遇抒發憂憤,才是作詩的催化劑。

如這句詩,說人的一生啊,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挫折或磨難,這便是人生的不如意,這是多麼無可奈何啊!每當我們遇到這些事的時候,總會想找個人傾訴,因為只要你說出來,就像倒垃圾一樣,把煩心事都倒掉了。

但是,人與人之間,總會有許多利益相關,也會有許多矛盾糾葛,於是乎,很多事情我們都沒辦法掏心掏肺地對別人說,只能藏在自己心裡,成為永遠的秘密。

上一句是人生無常,下一句是人情冷暖。

所以說,古人為什麼要覓知音,又為什麼知音難覓?

生而為人,不過如此。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贈衛八處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

這句詩的經典之處,已經不用我多說了。

參與商,是指天上的參星與商星,他們此起彼伏,永遠不可能同時出現,古人愛用參商來表達人生離別,杜甫更是把這個典故運用到極致,寫出這句讓人嘆息,又無力回天的詩句。

人們常常悲痛於生離死別,其實我覺得,比離別更讓人痛惜的,是久別重逢,人是物非。

如兒時的夥伴,小時候光屁股一起長大,到了學齡就逐漸疏遠,長大成人後更是各奔東西,多年不能相見。等到再次有對方的消息,可能是從父輩口中聽說,某某結婚了,某某生子了。

你甚至連他的婚禮都不好意思去參加,因為彼此已經太生疏。

你連他屁股上有個胎記都知道,如今卻生疏至此。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白頭吟》
漢·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

愛情當然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失戀也是給人帶來最大痛苦的事情。

我非常敬佩古人的愛情觀,劈腿了,就分手,說不做朋友,就不做朋友。

一段感情中,最無奈的往往不是變心、不是分手,而是冷暴力。有些人很傻,明明是對方錯了,卻像個絕症病人一樣,試圖找到某種良方,來治癒自己,搞得像自己錯了一樣。

你看卓文君,聽說司馬相如變心了,那好啊,我主動提出分手,我不挽回,你也不用挽回,誰特麼還不是個小天使了。

更狠的還有「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分手之後,直接格式化,誰也不要想誰,這才叫決絕。

可是,話說得決絕,事做得決絕,這些詩句讀起來,又何嘗不是字字泣血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5RatHEBfGB4SiUw3O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