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華子,他在感染幽門螺桿菌(Hp)之後,醫生建議他用4種藥物聯合治療。但他覺得藥物太多,服用起來太麻煩,自己去查了資料,看到有用2種藥物的治療方法,是否也有效呢?
華子說,Hp感染的常規治療方法,是選用1種質子泵抑制劑、1種鉍製劑,再加上2種抗菌素組成的「四聯療法」。現在也有使用2種藥物的「二聯療法」,在試驗中效果與「四聯療法」相當,但需要增加服藥頻次和用藥劑量,而且青黴素過敏者不能使用。
人體胃內環境呈酸性,幾乎沒有病菌可以在其中存活。但幽門螺桿菌(Hp)有對抗胃酸的機制,是目前唯一可以在胃黏膜中生存的病菌。Hp具有傳染性,我國超過半數的人存在Hp感染。
不過Hp感染的大多數人沒有明顯的症狀,只在做相關檢查才能發現。所以在傳統觀念中,只對有症狀者進行治療,對於無症狀的Hp感染者,可採取自願治療。
但是Hp感染與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淋巴瘤、胃癌等疾病密切相關。所以發現Hp感染的人,還是建議要積極治療,免除後患。
「四聯療法」是Hp感染的常規治療方式。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人在用藥之後都可以達到清除Hp的效果,成功率大約只在60%~70%左右。原因就是人類對抗菌藥物濫用,使Hp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越來越高。
常用於治療Hp感染的如克拉黴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菌素的耐藥率甚至達到50%左右。治療失敗的人,只能等待3~6個月,更換抗菌素後再次嘗試治療。
在「四聯療法」中包含鉍製劑,會引起口腔金屬味、大便變黑,也會影響患者服藥意願。
在抗菌藥物中,阿莫西林的耐藥性一直較低,Hp對其的敏感性高。所以現在採用多頻次、高劑量的阿莫西林(1次750mg,每天4次),再加上一種質子泵抑制劑(服用標準劑量,每天4次)連用14天,組成「二聯療法」。
但要注意的是,阿莫西林是青黴素類抗菌藥物,對青黴素過敏者不能使用。
阿莫西林是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為繁殖期殺菌藥。意思是說阿莫西林的殺菌效果取決於其血藥濃度超過最小抑菌濃度的時間,而且對繁殖期的細菌殺傷力最強。所以縮短給藥間隔,加大用藥劑量,就可以提升其殺菌效果。
質子泵抑制劑可以抑制胃酸分泌,減弱胃內酸度,當胃內酸度減少(PH值大於6時),Hp開始繁殖,此時阿莫西林就可以發揮出最大的殺菌效果。
所以胃內的酸鹼度,也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在質子泵抑制劑中,艾司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的抑酸作用較強,與阿莫西林聯合應用時,對Hp清除效果較好。
質子泵抑制劑需在飯前半小時服用,阿莫西林可在飯後半小時服用。每日隨餐服用3次;在睡前1小時再服用1次質子泵抑制劑,睡前再服1次阿莫西林,這樣就達到了每日4次服藥。
總結一下,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時,除了常用的「四聯療法」,也可以使用阿莫西林加上一種質子泵抑制劑組成的「二聯療法」。但需要增加藥物劑量和服藥頻次,而且對青黴素過敏者不能使用「二聯療法」。
由於個體差異性,每個人究竟適合哪種方法,需要經醫生檢查後判斷,不能擅自用藥。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和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