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後一天:熬不住的時候,看看這10個感人瞬間
脫單了嗎?賺錢了嗎?買車買房結婚了嗎?
2024如約而至,是誰又把自己的夢想後延了?
伴隨著一整年的吵鬧聲,無數人感嘆,自己的2023年,依舊「糟糕」。
至於「糟糕」在哪方面,大家統一表示,應該是距離暴富,又晚了一年……
不過生活就像一張白紙,時間恍然而過,無法避免地在上面留下了五彩斑斕的印記。
感慨時光匆匆的你,是否還記得,2023年的那些感動瞬間?
2022年末,壬寅虎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主持人在零點倒計時,這樣說道:
「感謝每個中國人過去一年的付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時代的英雄。」
的確,回想往昔,那些艱難和痛苦,似乎都在時間的塗抹下,成為泡影。
不過,風霜雨雪之後,大家對「自由」的嚮往,還是讓國內的交通工具瑟瑟發抖。
通過文旅部數據可知,2022年,全年國內旅客總計為25.3億人次,旅遊收入為2萬億元。
網圖
而根據今年12月份官方發布的數據來看,2023年僅前三季度,旅遊人次就突破了36億人,旅遊收入為3.7萬億元。
隨著今年冬季冰雪旅遊產業的火爆,照去年翻一番不是問題。
遙想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時,連老式內燃機車都得從博物館出來工作的盛景,不得不感嘆一句:
比起萬籟俱靜的靜止,人們四處「撒歡」給城市帶來的人氣,才是最美的風景。
今年三月初,淄博燒烤爆火出圈,成為旅遊界「新頂流」。
爆火的原因已久不可追,只記得一個小城,接住了這潑天的富貴。
旅遊專列、部長跟車、旅行伴手禮,遊客還未成為客人,已經得到了主人家的熱烈歡迎。
燒烤、酥鍋、炒鍋餅、紫米餅,一道道獨特的地方美食,給外地遊客極致的味蕾享受。
網圖
琉璃、海岱樓、八大局、周村古商城,誰還記得小城鎮里連夜趕工的燈光。
2023年12月,山東省淄博市入選「2023年地方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特別案例」,這是對淄博的褒獎,更是近些年來,小城市鹹魚翻身的最好榜樣。
新時代下,人們對旅行和玩樂的要求,早已不止步於新鮮和特別,熱情和真誠,是一個城市最好的招牌。
2023年2月1日,熊貓樂樂,在美國孟菲斯動物園不幸去世。
這一天,也是中國的正月十一。
消息傳回國內,瞬間引發熱議。
無數網友驚覺一個事實,熊貓作為國寶,我們就只用知道他們是國寶嗎?
在相關報道之下,熊貓,這個特殊的動物群體被大家第一次重視起來。
隨即,丫丫、花花、萌蘭、靈岩等糰子爆紅網絡,從前門可羅雀的熊貓館,如今拉起了一排排的隔離繩。
網圖
除此之外,海外熊貓的遭遇,也被國人所關注到。
韓國的愛寶一家、俄羅斯的如意生娃、卡達的土豪四海,還有丹麥永不來電的星二和毛筍等糰子,也在國內網絡上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熊貓,作為獨屬於中國的寶貝,多年來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歡迎。
獨特的黑白配色,讓這種曾名為「食鐵獸」的物種,在現代,轉變為了可愛的國寶。
網圖
2023年,電影界持續榮光,也迎來了新生。
40億+電影《滿江紅》《流浪地球2》奪下本年度前二寶座。
30億+則由《孤注一擲》《消失的她》占據。
除此之外,《封神》《長安三萬里》等電影,在電影院中百花齊放,獲得盛讚。
網圖
與這些名利和口碑雙收的電影相對比的,是進口影片的票房。
曾經在中華大地上無往不利的票房利器,今年失靈了。
《速度與激情10》《阿凡達2》《變形金剛》等影片,票房都未突破10億元。
電影的票房,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國社會、人文、思想的變化。
中國藝術的發展和進步,肉眼可見。
娛樂圈這些年總算是開出了,獨屬於中國人的花朵。
網圖
7月份,杜蘇芮於中國沿海城市登陸。
颱風肆虐,各沿海地區早有預案,只是沒想到,颱風後的暴雨會給北方地區帶來如此嚴重的後果。
7月30日,因北京暴雨,K396次列車被緊急扣停在落坡嶺附近。
為了保障車上乘客的安全,同樣陷入危險中的列車工作人員,步行七八百米,穿過塌方的山路,為乘客運送物資。
值班員趙陽,滿身的狼狽,卻依然在盡力安撫乘客。
她說,她也是別人家的孩子,只因為這身衣服,她們得對得起大家!
網圖
危難時刻見忠誠,在這場波及整個北方地區的洪災中,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他們是轉移隊伍的最後一個人。
他們是迎擊洪水的第一個人。
在水位降下之後,有些人傷痕累累,有些人壯烈犧牲。
來勢洶洶的天災之中,他們的奉獻和守護,詮釋了什麼叫真正的「人定勝天」!
《大英博物館》的出現,正式改變了人們對於「網絡短劇」土、糙、狗血的固有印象。
這部以「中華薄胎纏枝紋玉壺」為主角的網劇,只有短短15分鐘,卻獲得了全網超2.5億播放量的好成績。
整部短劇,用「文物回家」四個字概括,足矣。
雖是一部小製作的文物擬人劇集,卻引發了無數中國人對流失海外文物的思念。
網圖
那些珍貴的文物,如今依然擺在異國他鄉的博物館中,他們沒有名字,只有編號。
他們是否也在思念故國,是否也想落葉歸根?
如果有機會,他們想不想像小玉壺一樣,回家探探親?
歷史,是一個國家的記憶,文物,則是歷史的經歷者和見證者。
我們希望,在祖國日益強大的未來,思念能化成歸國的路,讓我們都不再飽受回憶之苦。
網圖
今年,成都和杭州的人民,迎來了一段與國際接軌的日子。
每天,他們都要抱著一本官方發的英語書,賣力苦讀。
早上好是「顧得摩尼」、晚上好是「顧得一無里」、謝謝是「三克油」、對不起是「掃而瑞」。
雖然好笑,但能看出來,兩座城市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
網圖
尤其是杭州。
大手一揮,斥資千億改變城市風貌。
變化之迅速,讓杭州本地人都不免感嘆:「每天出門一個新杭州。」
國際大型賽事對我們來說,曾是需要舉全國之力才能辦成的活動。
而如今,越來越多的省份有了獨自承接的能力,短短15年,真是滄海桑田。
當然,國際所有類型的賽事,我們幾乎都舉辦過了。
如果加上世界盃,那就算圓滿了。
網圖
2023年,許多老朋友,離我們而去。
李玟,那個在舞台上永遠光芒四射的女人,去世時,只有48歲。
熬過了最初的震驚、悲痛、傷心之後,李玟身後之事,在那個7月,鬧得沸沸揚揚。
愛情、親情、工作、生活,一個國際巨星的消逝,所引發的話題只會多,不會少。
人們可惜李玟年紀輕輕便紅顏薄命的同時,也在感慨,一個時代,就這樣過去了。
網圖
羅京民、吳耀漢、德德瑪、周海媚……這些熟悉的面孔,似乎突然就消失在了大家眼前。
故人好似風中落葉,陸續凋零。
當他們的生命靜止在某年某天的那一刻,或許我們才能真正了解,為何時間是殘酷的。
網圖
2023年12月18夜,甘肅省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源10千米。
彼時,全國人民都在手機上收到了地震預警。
6級已經是國際規定的「強震」標準,透過還未完全斷絕的網絡,人們瞬間在各個平台上看到了震中的慘狀。
一條條救援消息迅速發出,短短三個小時,所有的救援力量都已到齊。
可隨之而來的,還有嚴寒、餘震和沙涌。
面對如此困境,救災官兵、各大企業、明星,還有普通民眾,出錢出物,為十幾萬受災群眾搭建希望。
短短一天時間,所有人基礎的生活要求,便已全部滿足。
網圖
當然,在這場天災中,我們還失去了148位同胞。
居住著成千上萬人的安置點,成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沉默,孩子們卻在無憂無慮地笑鬧、玩耍著。
救援人員長達幾天不眠不休,負責分發物資的人嗓子沙啞,救援的卡車在高速排了幾公里遠。
或許,天災給人們帶來的悲痛無法避免,但能讓人淚流不止的,永遠都是深藏於悲痛中的「感動」。
2023年6月份,彭清林在送外賣途中,遇見了一位輕生跳河的女子。
西興大橋,距離水面12米,這也是圍觀人群只報了警,沒人敢下水的原因之一。
而眼見女子只剩最後一口氣了,彭清林毅然決定跳橋救人。
十幾米高度拍到水面,無異於一場高速撞擊,彭清林也因此胸椎壓縮性骨折。
事故發生後,引起了杭州官方的高度重視。
彭清林喜提各類「杭州好人」榮譽證書,其所在公司還為他申請了大學名額。
網圖
很多企業老闆聯繫他,想以私人名義給予他見義勇為獎勵,但是,都被其拒絕了。
談起曾經救人的事,彭清林一直都認為「不算什麼」。
談起榮譽,他更是滿臉淡然。
「那些榮譽都是別人拿來給我的,不是我自己的……我不可能就躺平了」。
現如今,彭清林依然送著外賣,吃著火鍋。
網友評價他,是當今社會中「難得清醒之人」。
他卻評價自己「我不是『好人』,我是普通人」。
2023年發生的許多事,大家已經淡忘了。
或許曾經刻骨銘心,或許也為某人某事咬牙切齒,但人的記憶比時間更殘酷,忘記,就代表著完全消逝。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慢下來,成為無數人的奢望。
所以,接下來的2024年,要不要走得慢一點,讓我們的感動,存在得長一些呢?
畢竟,輕舟已過萬重山了。
網圖
此刻,萬家燈火通明,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還有一天,2023年就要過去啦,2024年即將來臨。
不論此時你身處何地,心歸何處,願你所求皆所願。
這一年,辛苦啦,謝謝你,給予我每一刻感動的陌生人。
致敬,每一位熬過了生活的平凡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