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菌菇季到了,就有些奇怪的菌菇爬上了餐桌

2020-01-04   菌物大復方全菌素



每年的七八月份的時候,如果問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裡,雲南肯定是列在前三位的目的地之一。不為避暑,也不為遊山玩水,只是為了:

菌菇季





8月,季風帶著雨水如約而至,又到了菌菇集中上市的季節。擁有全世界食用菌品種一半以上的雲南,不僅品種繁多,連菌子的做法和吃法也是五花八門。

雞樅菌

有「菌中之冠」稱號的雞樅菌多產於滇南,因為長得像箭頭,也被客家人稱為箭頭菇


新鮮優質的雞樅菌是可以生吃的。菌身部分的肉質非常肥碩、湊近看還能見到細膩的菌絲。無論是像生魚片一樣蘸著芥末甜醬油,或是像雲南人一樣蘸著特質的樹番茄撒(番茄辣椒醬)來吃,都能帶出雞樅菌的清甜。

雞樅刺身樹番茄撒

當然,不少人為了保留住雞樅「出土一日采、三日味盡」的鮮美,會把它做成油雞樅,享用一整年。

油雞樅

見手青

見手青是牛肝菌的一種,因為菌身被手指觸摸後呈靛藍色反應而得名。如果說德國人愛雞油菌、法國人愛羊肚菌、日本人愛松茸,那牛肝菌就是義大利人最不捨得放棄的菌子。

在牛肝菌的大家族裡又有許多細分,如美味牛肝菌、見手青、紅牛肝菌等。見手青的口感較其他菌子更具肉感,微脆、微韌,與香辣野生椒同炒,再按照當地人1:1的習慣配上米飯,絕對過癮。


雲南當地人會把菌子和米飯1:1拌來吃

Ps: 據說見手青如果沒有適當製作,會造成輕度的中毒反應,當地人稱之為「見小人」(即眼前出現許多跳舞的小人人)。因此餐廳基本上都會對菌子進行一些預處理。但是切記不要在野外摘菌子食用哦。


雲辣炒見手青

松茸

自從《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一集介紹了香格里拉的松茸,每年菌菇季它就成了最搶手的菌子。但松茸最早被世界所知,還是因為日本人對它的喜愛,甚至連它的英文名Matsutake也是從日文演變而來的。

《舌尖上的中國》煎松茸

蕪爆松茸

挑選松茸,當然是越大個越好,但竅門是傘蓋不能打開,否則就老了。松茸的吃法也有很多中:刺身、黃油煎、爆炒、煲湯都是常見。


老人頭


因為菌蓋爆滿肥碩長得像老壽星的光頭而得名。生長在1200米海拔叢林間的老人頭菌,肉質細膩糯滑,口感略有彈性且溫和鮮美,甚至有人把它稱作陸地上的鮑魚

雲椒炒老人頭

此外,我們還幫你搜羅了一些奇怪的菌菇,

下次去雲南或雲南餐廳,記得不要點錯哦~


青頭菌

青頭菌主要生長在樹林中的草叢中,每年的收穫季為6~9月。剛出土的青頭菌有點像球,以後逐漸展開呈扁圓型,口味帶有甘甜和回酸。


珊瑚菌


[雲南]「舌尖上的雲南」開啟雲南山珍季-1

珊瑚菌被稱為野生之花,體型俊俏、色澤秀美。入口鮮甜爽脆,真有珊瑚草的口感。

金喇叭菌

因為長得像喇叭而且呈金色得名。口感介於菇類的肉感和木耳類的爽脆之間,因為喝德國人喜愛的雞油菌色澤相近,也經常在西餐中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