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寧夏六盤山「六個一」沉浸式紅色教育體驗入圍紅色旅遊創新發展典型案例

2023-12-11   東麓觀察

原標題:喜報!寧夏六盤山「六個一」沉浸式紅色教育體驗入圍紅色旅遊創新發展典型案例

12月8日,由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中國報業協會指導,中國旅遊報社、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贛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十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在江西省贛州市舉辦。年會揭曉了「2023 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案例」名單。全國共評選出10大類100個2023 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案例。

為了進一步提升寧夏文化旅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寧夏文化和旅遊廳精心組織評選出13個案例參加2023年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案例評選。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專業的原則,經過專家評審、網上投票,《「星光璀璨·傾聽寧夏」——寧夏星空音樂詩會》等寧夏5個案例,獲得入選獎項;《六盤山「六個一」沉浸式紅色教育體驗》等寧夏5個案例,獲得入圍獎項。

「六個一」簡介

(一)走一次「長征路」

授旗儀式——遊客到達景區,換上景區服裝,按照長征中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的編制,分為三隊。由活動領隊致辭,向各隊隊長授旗。大家齊聲朗誦《清平樂·六盤山》,伴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壯志豪情,高舉紅軍旗、身著紅軍服向山頂進發)。

走長征路——依山而建的「紅軍小道」全長2.5公里,途中設有18處以長征途中重大歷史事件為主題的微縮景觀。沿著小道蜿蜒而上,既可以切身感受當年紅軍長途跋涉的艱難困苦,又能通過景觀了解長征歷史。用腳步丈量長征歷程,用心靈感悟紅軍精神。

結合小道上的不同場景,精心編排了原創六盤山紅色沉浸式實景演出——《不朽的長征》。「出發於都河」處,父老鄉親與戰士們依依惜別,送上饅頭、雞蛋,叮囑子弟兵一路珍重,山間迴蕩的《十送紅軍》演繹了紅軍與百姓的魚水深情。「遵義會議」處,大家通過總結和反思,確立了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實現了重要的「三個挽救」,在生死攸關之際完成了偉大的轉折。「紅軍泉」處,老鄉手捧粗碗,為戰士們送上甘冽的泉水代表了他們對紅軍的切切關懷和殷殷期待,盼望長征勝利,國泰民安。「飛奪瀘定橋」處,槍炮呼嘯,險象環生,大家模仿22勇士,衝上橋頭冒著槍林彈雨沿著鐵索艱難前行。「大渡橋橫鐵索寒」,紅軍不懼艱難險阻、勇往無前的氣魄油然而生。「過草地」處,環境惡劣、物資匱乏,紅軍宣傳隊適時出現,用快板書為大家加油鼓勁,警醒大家勿忘百姓的託付,牢記肩上的責任,大家迎難而上,繼續前行。「奠基大西北」處,老鄉們打起腰鼓、扭起秧歌,歡迎子弟兵抵達陝北。戰士們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與百姓一起慶祝勝利。

(二)唱一首紅歌

在海拔2800米的山頂紀念廣場,大家列隊肅立,伴著順利登頂的喜悅和豪情伴著雄壯的樂聲,齊聲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回憶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取得的豐功偉績,暢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美好明天。

(三)重溫一次入黨誓詞

站在鮮紅的黨旗下,再次舉起右拳,再一次誦念入黨誓詞,重溫當年那激動人心的時刻。看黨旗飄揚,聽誓言嘹亮,以巍巍六盤為證,永遠銘記誓言、不忘初心。

(四)讀一遍長征史

敬獻花籃——在紀念館序廳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牢記前輩在革命路上艱苦卓絕的付出,牢記前輩無畏險阻、不怕犧牲的精神,激發大家獻身新時代建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奮勇前行。

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陳展面積2200平米,分為紅軍不怕遠征難、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長征永遠在路上4個單元。用豐富的圖片、實物全面展示了長征的偉大曆程,生動呈現了紅軍的艱難困苦,圖、物、文並茂,歷史大脈絡和生活小細節並呈,輔以講解員細緻精彩的解說,讓大家系統了解長征歷史。

(五)聽一堂微黨課

經過了「長征路上」的跋涉和長征歷史的「閱讀」,在館內的「信念課堂」以長征精神為主題的微黨課。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進一步堅定只有跟著共產黨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振興中國的信念,強化身為新時代建設者的光榮使命和歷史擔當。

(六)吃一頓紅軍餐

野菜、雜糧、小米粥,是對當年紅軍艱苦生活的真實寫照。用一頓紅軍餐讓大家深切感受紅軍的生活,警醒大家不忘過去、居安思危,繼續發揚艱苦樸素的作風和無畏艱辛、向著目標矢志不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