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你深信的「健康建議」,不過是營銷騙局!

2020-08-04   健康時報

原標題:這些你深信的「健康建議」,不過是營銷騙局!

生活中,很多人都聽過各種各樣的「健康建議」,就比如大家都聽過的「喝點紅酒助眠、防癌、抗氧化」、「宿便、給腸子洗洗澡」、「疏通血管」、「酵素減肥」、「抗糖化」、「淋巴排毒」...

其實,這些坑人的「健康建議」,害了很多人!

1. 紅酒養生:就是一場營銷騙局!

「喝紅酒助眠,喝紅酒防癌、抗氧化,喝紅酒降血糖、軟化血管....」

不知何時,紅酒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養生聖品」。但其實這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營銷騙局!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人深受冠心病困擾,認為只有遠離煙草、酒精以及高脂、高熱量食物才可防控冠心病。一度含有酒精飲料在美國成為可怕的飲料。

當時歐洲許多國家的年輕人更喜愛啤酒,豐富的泡沫、清爽的口感、麥芽的香氣、便宜的價格...這些都讓葡萄酒銷量大幅下降。整個葡萄酒產業都處於一個「不景氣」的狀態。

不過,紅酒的命運轉折點就是「法蘭西悖論(French Paradox)」。一場的營銷騙局大大促進了葡萄酒的發展,挽救了整個葡萄酒產業的頹勢。

1819年有個叫賽木耳-布萊爾的愛爾蘭醫生,他發現法國人的生活習慣與氣候條件不比愛爾蘭好許多,但法國人患心絞痛的人數比例低於愛爾蘭。但當時這份超前的報告當時並未引起學術界的重視。

1990年,美國《健康》雜誌記者Edward Donlnick說法國人喜歡喝葡萄酒,使得他們的心血管疾病遠遠低於美國人。這時紅酒開始藉助這一理論「洗白」。

到了1991年,美國CBS電視台一檔名為「60分鐘事實雜誌」的節目報道了這一實驗結果,正式將紅酒之前的形象徹底「改頭換面」。

1991年,美國CBS電視台播出「法蘭西悖論」節目片

紅酒不能助眠,反而容易失眠!

紅酒不能防癌,有酒精就存在致癌風險!

紅酒不能軟化血管,更不能保護心臟,更不能抗氧化...

2. 給腸子洗洗澡:忽悠了國人十幾年!

「給腸子洗洗澡」,這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一句廣告詞。

「宿便」、「腸毒」,聽起來像很專業醫學詞彙,其實沒什麼科學依據。清宿便類產品只是抓住消費者求健康的心態和對醫學知識的缺乏來賺取利益。

武漢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吳傑在2013年8月健康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醫學上,根本沒有「宿便」這個說法。

國家級名老中醫、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婦科門診主任醫師許潤三在2014年1月健康時報的一篇文章中介紹,中醫中也沒有「宿便」一說。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王澤民於2014年1月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現在市場上很多所謂「清宿便」的保健品,其主要的成分都是瀉藥,時間久了就會造成一些胃腸功能紊亂,容易導致大腸黑變病,造成腸道黑色素沉積,甚至帶來腸道癌症隱患。

所以,所謂的「清宿便,排腸毒、給腸子洗澡」,只不過是商家的營銷噱頭,不管是在中醫上還是西醫上都沒有科學依據。

3. 疏通血管:最能忽悠人的騙局!

生活中不少人相信,心梗、腦梗是因為血管堵了,血管堵是因為血管中垃圾多了,用某些藥物清理血管垃圾,就可以使血管恢復通暢。

「『疏通血管』這個詞彙是最能忽悠人的騙局!」最近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一科主任醫師郭藝芳在其微信公號上刊文說道。

郭藝芳教授介紹,血液中沒有你所想像的那些有形垃圾。假如血液中真的漂浮著一些烏七八糟的東西,恐怕生命早就終止了!而且,鐵管子裡面有了水垢,可以用鐵刷子刷刷、用鐵鉤子劃劃、用硫酸燒燒,血管可不行。

血管也是肉長的,假如真的有藥物能夠把血液里所謂的「垃圾」融化,恐怕血管也會緊跟著化掉了,這樣的話人還能活嗎?所以說,不要聽別人瞎忽悠!

發生心梗腦梗的主要病理基礎是動脈粥樣斑塊形成。不過,粥樣斑塊可不是貼在血管壁上,而是長在血管壁裡面。

所以,要想用什麼神藥把斑塊溶化掉,先要把血管內膜溶化開,這不是要人命嗎?!

4. 酵素減肥——曾用來給豬增肥!

最近兩年很流行的一個詞——「酵素」。

大量健康、減肥、瘦身、腸道健康...的產品概念都掛上了這個詞,瞬間都「高級」了起來。

不了解「酵素」的人,一開始聽到這個詞會覺得是個「高大上」的東西,其實就是「酶」。

朋友圈各種酵素廣告

「酶」本身是人體所必須的一種大分子生物催化劑,本質就是一種蛋白質,它的作用是加速人體內化學反應的速度。我們體內幾乎所有的新陳代謝都離不開它。

這麼聽著是不是很有用?但實際上,口服的酶(酵素)產品,有一個特別大的問題:即這些酶(酵素)大部分都是蛋白質,在經過人體消化道後,就會被消化掉了,消化掉了,掉了...沒了。最終變成了各種小分子的胺基酸才能被我們身體利用。

換句話說,「高大上」的酵素只要一進嘴裡,就和你吃掉一塊豬肉(蛋白質)沒什麼兩樣,都逃不過被水解成胺基酸小分子的命運...

在2001年5月《飼料研究》的期刊中刊登一份關於《利用酵素飼料飼喂生長肥育豬的試驗研究》的文章:實驗將酵素摻入豬飼料中,看看和不添加酵素的豬飼料有什麼區別?

吃了添加酵素的豬,會不會吃完「變瘦了」?

而實驗研究的結論讓人大跌眼鏡:加了酵素的飼料在喂給豬後,反而能快速育肥增重!吃了添加酵素的豬比常規飼料的提前出欄20天!

實驗研究結論

在2016年5月央視新聞的《焦點訪談》中,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介紹:人體內的酶一般都是自給自足,不需要額外補充,即使需要補充也不能通過「口服」的方式。酶大部分是以蛋白質的形式存在的,經過胃腸道的消化之後,其活性幾乎被破壞殆盡。吃酶(酵素)補酶,改善身體狀況,根本不現實。

簡而言之,外來服用酵素,無論是自製的酵素飲料,還是酵素藥片都毫無意義。

而且,任何酵素(酶)通過口服進入身體,一定要經過胃。在胃裡,酵素會被完全分解,根本來不及被腸道吸收。

所以,吃酵素、喝酵素有益健康、減肥、消炎、抗癌、排毒...都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5. 抗糖——又一個坑人的騙局

怎麼能夠永遠年輕、保持美麗?最近,一個「新方法」在女明星們的帶領下火了——「抗糖」!

這些宣傳的說辭中稱:「糖化就是每天攝入了多餘的糖分,與膠原蛋白髮生糖化反應,產生一種叫AGE的物質,糖化作用基本是不可逆的,我們臉上的膠原蛋白被糖化之後就會慢慢變硬,失去彈性,長期積累會出現暗黃、鬆弛、長皺紋的情況,就好像生鏽的彈簧失去了彈性。」

有商家會告訴你,要少吃糖、少吃澱粉,吃一些他們的「抗糖丸」。

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醫師畢研霞2019年8月29日在其醫院公眾號刊文指出,糖類對人體的重要程度是其他營養物質不能代替的,它是人類最經濟、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在體內能夠被消化為機體可直接利用的葡萄糖,快速地為人體提供能量,尤其是咱們的大腦幾乎只能利用葡萄糖供能。

很多人一說要限糖,就拒絕所有的糖,減少主食的攝入量甚至是不吃,這是一種曲解。不吃主食的做法容易造成機體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造成糖類供能不足,影響人體的多項生理活動,甚至會影響脂肪的代謝,嚴重時產生酮症酸中毒。糖分攝入嚴重不足,而一旦動用到蛋白質來供能,勢必要消耗肌肉、肝臟、心臟和腎臟中的蛋白質,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

註冊營養師谷傳玲2018年11月27日在其個人媒體帳號上撰文指出,總結一下各種抗糖丸、抗糖液的成分,基本都是膠原蛋白,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各種含有抗氧化成分的植物提取物比如茶樹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肉蓯蓉提取物、桑葉提取物、小麥胚芽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等。

我們通過吃肉蛋奶豆可以很好的補充膠原蛋白,通過吃新鮮蔬果可以很好的補各種抗氧化成分,提取的還未必有效果。

因此,所謂的抗糖產品其實只是商家披著科學外衣的「忽悠」。

6. 淋巴排毒——根本沒有科學依據!

很多美容養生會所都有「淋巴排毒」的項目,聲稱按摩淋巴可以起到排毒治病的療效。

不過專家認為,淋巴排毒根本是個偽概念。中華醫學會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淋巴瘤首席專家林桐榆在2013年12月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指出,「目前,我國的衛生監督部門沒有審批過一項『淋巴排毒』的技術。所謂淋巴排毒,根本沒有科學依據。」

那麼宣傳中說的 淋巴多有堵塞是真的嗎?健康狀態下,淋巴是不會堵塞的,它們自己就會正常循環,根本無需你去按壓排堵。相反,如果你淋巴真的堵塞了,這是疾病,壓根不能亂按,反而還會擴散,加重病情。

1991美國CBS電視台60分鐘事實雜誌《法蘭西悖論》

2014-01-30健康時報《別讓「宿便」嚇著了》

2020-07-16 郭藝芳心前沿《疏通血管——你以為血管是下水道?》

2016年5月央視新聞焦點訪談《 「神奇」的酵素》

2019-08-29北京友誼醫院《戒糖、抗糖風潮下,聽醫生告訴你如何正確吃糖》(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醫師畢研霞)

2018-11-27 谷傳玲營養師《抗糖化好皮膚,這兒有5條飲食建議》

2013-12-19健康時報《淋巴排毒沒有科學依據》

本文編輯:魯洋 審稿主任:楊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