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訪浙江瑞安玉海樓,書香環境怡人心境

2019-10-12     楊公古法風水曾祥裕

秋訪浙江瑞安玉海樓 書香環境怡人心境

曾祥裕 曾海亮

我在浙江瑞安為福主看風水之餘,承蒙他熱情為我作導遊,遊覽了當地名勝古蹟。其中玉海樓的風水格局和書香環境,讓我心生歡喜。

家居環境書香最宜人

環境養育人,瑞安的山水秀美,造就了別具一格的書香環境和文人的靈性。我從玉海樓主人孫衣言、孫詒讓的傳奇身世讀出了書香環境的妙處。

玉海樓位於瑞安市區東北隅道院前街,為浙江四大藏書樓之一,清光緒十四年(1888)由孫衣言、孫詒讓父子所建。

孫衣言(1814—1894)字劭聞,號琴西,清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曾任江寧市布政使、太僕寺卿等,有「晚清特立之儒」之稱。

孫詒讓(1848—1908)字仲容,號籀廎,同治六年(1867)年舉人,是我國清代著名樸學大師和教育家。

孫氏父子敬慕南宋學者王應麟之通博,故取其巨著《玉海》作為樓名,以示藏書「若玉之珍貴,若海之浩瀚」。

玉海樓台門石額「玉海樓書藏」為清禮部侍郎順德李文田書。石聯「玉成桃李,海涌波瀾」為郭沫若題。

玉海樓為學者的藏書樓,當年藏書達八九萬卷,現在藏書三萬多冊,其中珍善本四千冊,以富名家批校本、鄉邦文獻和珍善本聞名於世。

玉海樓:寧靜秀雅

當我步入玉海樓時,難見遊人蹤影,可見在商品化社會中人們早已談忘這塊土地曾瀰漫書香味。

這曾經是孫詒讓故居和百晉匋齋,總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

我留心觀察名人故居,發現無一例外地選在曲水有情之處。玉海樓三面環河,前後兩進,左右迴廊。樓西為百晉匋齋,原名「恰受航」,俗名「船廳」。齋前有園,名「頤園」,中鑿荷池種植白蓮,後為丁字廊。其西為孫詒讓故居。

故居前後三進,門屋五開間、花廳五開間、正樓七開間,左右軒樓各三間,後為花園。玉海樓建築具有濃厚的浙南地方特色,集藏書樓、優秀民居和私家園林於一體,規模宏大、保存完整。

陽光和通風是一個良好風水環境必備的條件。

玉海樓坐癸山丁向丑未,充分注意了采陽和通透。其宅布局不擁堵,通道不狹窄,因陽光充足,通風,正廳前有寬敞明堂,室內不陰暗,地面也保持乾燥。

宅內有園林風景, 後花院有珍貴花卉鬱鬱蔥蔥。在設計開門時,注意路沖,院內多處有影壁和造壁。

書不為擺設,在於用心讀

孫詒讓所著《周禮正義》為一生心力所瘁,為清代群經新疏中傑出之作。

在流水淙淙的伴奏下,孫詒讓陶醉在藏書中,以博覽群書聞名天下。

民間傳說孫詒讓三年不下樓,飯菜用吊籃鉤上來,把藏書啃了個精光,甚至練成能在黑暗中準確摸到任何一本書的功夫。這種為鑽學問肯坐冷板凳的吃苦精神,讓當今的所謂學者羞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nZfv20BMH2_cNUgcy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