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MU積木酒店是倡導親子互動、在地文化體驗和多業態融合的小型精品度假社區,位於廣西陽朔,由一座毛坯民居改造而成。項目探索了當下鄉村最為普遍的快速自建房,如何被重新賦予建築和社區意義。
2016年初,陽朔高鐵站通車,興坪成為華南短途度假熱門目的地,當地酒店產業如雨後春筍,雜蕪的農家樂聚落迅速形成鄉間新的日常。村民們拆掉老屋在宅基地上爭相蓋起高大的混凝土新房,滿心歡喜地等候外地人租下來開設酒店——就像許多村莊一樣,興坪古宅依偎、遺世獨立的日子已成過往。
積木的前身就是該狀態下的產物。我們初次到現場時,面對這處毫無故事、低效無趣的空間,也一時語塞。基地西南方向視野相對開闊,但北側緊貼山體,甚至有些逼仄,建築的集中大體量相比周圍低矮散落的土磚民居也有些格格不入。
改造充分接納現實語境,並尋求一種新的介入與共存關係。現場條件不穩定,用地範圍和權屬關係一直變化,因此設計根據相對確定的要素從內向外做出回應,加上現狀結構限制,建築原有主體部分繼續承載主要居住功能,新的功能需求則以小體量的方式在原有體量上外溢,對話周邊民居的同時削減了原有體量。建築主體立面為水刷石,小體塊則沿用當地老房子紙筋灰剝落後的土磚色加以區分強化。
和很多其他面積冗餘的自建房一樣,原建築僅首層為村民自住使用,但展現出的通透性令人印象深刻。這源於當地人對高品質居住空間的理解:充分的層高、寬敞的跨度、真材實料的混凝土框架,過大使用面積帶來的低效含糊的功能劃分也是奢侈感的體現。
項目首層延續了室內外的模糊與通透,將前台、餐廳等服務性功能集中在西側,最大化呈現完整開放的公共空間,設置了劇場、閱覽等多種功能,並通過前廳移門和4X3米的大玻璃推拉門開合,為多種活動和未來運營提供了包容性。
垂直方向增加中庭進行聯繫,也改變了平面的平鋪直敘。原本黑暗的走廊變成空間的核心,在光線灑下來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很興奮:一個豎向上毫無特質的建築,終於展現了新的可能。藉助兩組長滑梯,中庭被組織成另一個動態活動中心,孩子和大人都可以快速穿梭在2-4層間,「樓梯間-走廊」構成的固定關係被打破。幾個空間的劃分動作同時吻合結構體系的加固原則,中間戶的分割和中筒的置入,都是對結構整體性的強化。
首層以上現有的承重磚牆可改動的餘地不大,為了房間類型的豐富度,我們把中間一戶均分並劃到兩側,為兒童留出了半獨立的臥室和玩耍空間,形成主次空間滲透的親子居住體驗。室內和環境豐富的相處關係,則通過牆體、玻璃、玻璃磚等材質組合來塑造。
積木並非只是提供標準服務的「住」,而在一開始便被想像成一種介於酒店和幼兒園之間的獨特場景。同樣,積木不止於兒童,它希望用空間激發好奇心和社群交互,傳遞明晰的態度和細節,描繪屬於成人和孩童各自的玩樂和審美趣味。
主創及設計團隊:左龍、Alex Lara、李昌錠、陳露冰、賴釗琪、林仕成、程梅、唐一凡、姜雲潔
項目地址:中國廣西省桂林市陽朔興坪鎮
建築面積:1194 sqm
攝影版權:張超
投稿郵箱1608747409@qq.com
小編微信wonadea2019
達人室內設計網_只發精品_設計師每日必看_彙集名師與新作_達人設計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