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藝術|明 繆輔《魚藻圖》

2020-03-08   宗雅印象

【名稱】魚藻圖

【年代】明

【作者】繆輔

【館藏】故宮博物院

【材質】絹本

【尺寸】100cm x 170cm

畫中以鯉魚為主體,描繪群魚追逐戲水情景:藻荇漂浮,茨菇叢生,魚鱗清晰可見,游魚可數,每條魚形神逼肖,栩栩如生,和宋代劉采的《落花游魚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品介紹:

畫中以鯉魚為主體,描繪群魚追逐戲水情景:藻荇漂浮,茨菇叢生,魚鱗清晰可見,游魚可數,每條魚形神逼肖,栩栩如生,和宋代劉采的《落花游魚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畫鑒》中稱.「五代袁義、宋徐白,善畫魚,及觀其跡,不過刀幾間物耳,使人起羹膾之興」。然此圖之魚,卻形肖神現:鯉魚動態安詳悠閒,搖頭撰尾地自上而下游過來。鯉魚機警輕盈地滑向深處,「小白條」在稍遠些的地方彼此追逐著......細審視,魚的鱗片清晰可見。

《魚藻圖》先以線造型,用極細而淡的線條勾勒輪廓,然後再隨類賦彩,根據魚身部位的不同,著以相應的顏色。勾勒與渲染渾然一體。魚為人們所喜愛,除了它的實用價值外,還由於它是一種美好的文化象徵。全幅以一條巨大的鯉魚為中心,在水中自由遊動,寓意「如魚得水」,用來祝福工作和生活和諧美滿、幸福、自在。

同時魚是「余」的諧音,也象徵著富貴,寓意年年有餘、豐衣足食、生意蒸蒸日上,事業進步。此圖繪藻荇漂浮,茨菇叢生,群魚活潑自如地嬉戲其間,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用筆工細,設色絢麗,和宋代劉采的《落花游魚圖》有異曲同工之妙。此畫右上款署:「武英殿直錦衣鎮撫蘇郡繆輔寫。」鈐「良佐」、「赴清光」二印。

明 繆輔《魚藻圖》

作者簡介:

繆輔(公元15世紀)字良佐,約宣德時人,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官武英殿錦衣鎮撫,為宮廷畫家。擅畫水藻游魚,重視寫實,形態生動,勾染細膩。畫學宋院體畫,繼承黃筌工整妍麗畫風。

想了解更多中國書畫的作品,敬請在VX中搜索公眾號:宗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