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投資,雙目高清全彩,奇點臨近輕薄AR眼鏡揭秘

2023-11-09     VR陀螺

原標題:阿里投資,雙目高清全彩,奇點臨近輕薄AR眼鏡揭秘

文/VR陀螺

2023年AR略有小成績,新品接連不斷。

每一代智能終端的崛起,都是產業鏈長期奮鬥、積極進化的過程。對於選擇走這條路的人來說,「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既要有理想,又得把握好經營中最重要的部分。

所謂「最重要的部分」,如何為市場帶來「好產品」是核心。2022年年底奇點臨近創始人老張曾發表一篇文章在圈內被廣泛流傳,他說「能成為『交互中心』、『計算平台』的消費電子品類,它的爆發一定是由硬體驅動的。硬體體驗夠好,消費者才願意使用。」

從做「好產品」的標準出發,奇點臨近蟄伏了兩年多,在11月5日於上海開展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推出了其首款產品——全天候智能眼鏡QIDI ONE的 INFINITY EDITION(開發者版本),並在官方公眾號正式開啟預售。

來自奇點臨近微信公眾號(Qidi奇點臨近)

QIDI ONE亮相進博:整機僅80克

雙目高清全彩、亮度最高3000尼特

主題為「智競未來」的進博會人工智慧體驗區,通過展示各種創新技術「如AI/AR/VR等等」,讓參觀者切實感受技術與生活場景碰撞產生的獨特魅力,QIDI ONE也為人工智慧體驗區帶來了全新的觀展方式。佩戴者不僅可以實時獲取展位信息,在85寸虛擬大屏上觀看展品視頻和展位介紹;還能夠通過人臉識別,實時了解展區各個互動角色的姓名與介紹。

進博會現場,體驗者絡繹不絕

值得一提的是,在進博期間發布的QIDI ONE INFINITY EDITION(開發者版本),面向千行百業的開發者,也可滿足愛嘗鮮的消費者。

創始人老張曾表示「AR眼鏡必須要做到眼鏡的形態,舒適輕便,適合全天候佩戴,服務於日常工作生活全場景,這是奇點做好產品的第一步。」顯然這是一件「對且難」的事,奇點要做的是「在每一代產品上先行解決至少1-2個用戶最在意的關鍵底層問題」。目前,在全天候佩戴、服務於全場景上,奇點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QIDI ONE INFINITY EDITION產品規格

智能眼鏡不同於頭顯,要考慮戶外陽光照射下的使用環境,對入眼亮度的要求極高,需要達到2000nits以上。QIDI ONE採用了LCoS+陣列光波導全彩方案,入眼亮度最高可達3000nits,透光率高於85%,解析度1280*720,刷新率120Hz,無論在室內還是室外,都能呈現高清顯示的效果。

同時,QIDI ONE自帶處理器晶片、電池、存儲、傳感器,屬於一體式智能眼鏡,重量僅80克,在輕巧便攜與性能的平衡上,讓人印象深刻。從結構形態上來看,整體造型設計與普通眼鏡類似。奇點臨近實驗室人因測試和B端用戶現場實測結果顯示,即使連續8小時佩戴,使用者也不會產生明顯壓迫和不適感。

一直以來,面向消費級市場的AR眼鏡很難同時實現輕便、全彩顯示、全天候佩戴以及虛實融合四個特性。QIDI ONE的突破助力AR眼鏡又向前一步。

場景拓寬,空間延展

打造AR眼鏡「六邊形戰士」

QIDI ONE在透光率、亮度、感知識別、兼容性、重量、拍錄等重要性能上都很能打,是能力均衡的六邊形戰士,同時也具備豐富的應用能力,涵蓋智能感知識別、AI翻譯、AI名片、雙目異顯裸眼3D、演講提詞等,以強大工具能力打通不同場景。

為打開場景天花板,奇點臨近可謂下足功夫。例如,先在B端試用深挖智能感知識別功能,與物流企業不斷打磨,直到實現0.1S的極速識別,保證該功能在多模態複雜場景下的應用,這樣千錘百鍊的底層技術能力,就可輕鬆兼容、擴展至其他場景。

在消費市場上,QIDI ONE亦能打開N種場景。如「AR翻譯功能」可以實時將對話翻譯成目標語言,並以字幕形式呈現在用戶眼前,幫助使用者輕鬆跨越語言障礙,實現順暢的交流,可適用於出國或者與海外人士交流等場景;「AI名片功能」則是商務人士的得力助手,只需錄入他人的照片和信息。再次會面時,智能眼鏡就能通過人臉識別技術,直接顯示對方的信息。對於臉盲人群來說,這一功能也是體貼至極。

「智能助手功能」則允許用戶通過語音向大模型提問,實時顯示答案,為用戶解答疑問提供便利;「雙目異顯功能」可實現3D顯示效果,為用戶帶來了栩栩如生的立體體驗;「一小步功能」則允許用戶在聽音樂的同時進行運動,步數和卡路里消耗值實時顯示並持續激勵用戶多走一步,更加健康;「零視差第一人稱視角拍攝功能」則實現了看到什麼就能拍下什麼的便捷體驗。

除了這些自研應用外,QIDI ONE還支持嗶哩嗶哩等第三方應用,並可連接Switch遊戲機、無人機、筆記本電腦、手機等各種設備,為用戶帶來更多樂趣。開發者還可以使用QIDI SDK開發工具,例如語音翻譯、語音轉寫、名片識別等能力,開發應用,適配各類或專業或日常的使用場景。值得一提的是,QIDI ONE還兼容Unity App和Android ARCore。

XR終端發展的產品路徑是什麼,是每一位從業者都在不斷思考的問題。奇點臨近表示,類似VR這樣強調高性能、高算力、高沉浸感的設備,更像PC、TV、遊戲主機等設備的未來形態,適用於對性能、顯示、沉浸感有極致追求,而使用環境相對固定、安全的場景,例如工業設計、大型遊戲、影音體驗等;同時,也有另一條路徑,其未來指向是智能眼鏡的下一代,旨在以輕巧便攜的方式,覆蓋日常生活工作的全場景,也因此能大幅提高信息密度和處理效率。

阿里投資,奇點臨近想要做的事

今年7月,奇點臨近獲得了阿里巴巴集團投資數千萬人民幣。據稱,未來雙方將在導航、辦公、雲計算、電商、本地生活等多領域探討並積極推進AR相關的業務合作、聯合研發和生態建設。

這一則消息增加了對奇點的關注度,甚至有不少產業人士以及科技愛好者上門尋找奇點的產品。其實這並不是奇點臨近的首次融資,早在去年9月份就完成了億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由愉悅資本領投,經緯創投、華映資本跟投。

兩年來,奇點臨近一直低調耕耘產品,而更早在2011年,老張就種下了做智能眼鏡的種子。直到2021年,奇點臨近正式於上海成立。在這十年期間,老張一直在不斷思考智能眼鏡的產品範式,拆解其最底層技術,追蹤、了解、體驗、判斷智能眼鏡的發展趨勢、節奏、商用化成熟度以及判斷產業周期。

老張曾是華為手機第一位首席科學家、第一位首席架構師,也是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旗艦機核心開創者之一,此後曾擔任小米手機品牌總經理,黑鯊聯合創始人兼CTO。奇點臨近的核心成員也大多來自華為終端、海思、大疆等科技領域頂尖企業。

旗艦機圈產品大拿出身的老張,對產品有一定的「潔癖」,在老張看來,他們未來要做的智能眼鏡一定是:

  • 眼鏡形態,要舒適輕便,長時間佩戴,適應日常工作生活各個場景;
  • 第一視角的感知和識別,自帶算力和電池能量;
  • 即時全息顯示,融合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
  • 裸手交互,符合自然直覺。

可以說每一個功能都是當下AR眼鏡的痛點。今年被業內一致認為是AR眼鏡的發力年,新產品輪番被推出,在產品的應用與功能上,每家都交出了自己最好的戰績。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底層技術並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產品的體驗才是重心,好的體驗決定了AR眼鏡的長期生命線,也是各家對產品升級的方向。正如老張所言,「在智能眼鏡產品範式的定義上,中國科技大有可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d042c0e7a25437d054e0e35df6b7b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