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強弱,不光與國家的經濟實力有關,看鴉片戰爭就知道了

2022-03-28     適應生活

原標題:一個國家的強弱,不光與國家的經濟實力有關,看鴉片戰爭就知道了

落後就要挨打,一個國家的強弱,不僅與國家的經濟實力有關,更與國家的軍事實力有關。而近代的中國,從鴉片戰爭爆發之後,就走向了一個屈辱的發展階段。

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屈辱的戰爭,就是這次戰爭徹底的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之後,外國列強迫使中國損失了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領土主權也幾近喪失,最終,也摧毀了大清王朝。在這場戰爭中,英國派出了四千人的軍隊,而擁有十萬人的清朝軍隊卻被打的一塌糊度,並且,英國軍隊和中國軍隊的人數與傷亡更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那麼,為什麼中國會落得如此慘敗呢?

清朝,最開始的時候,軍隊的人數並不多,也就二十萬左右。之後,軍隊不斷壯大,增加到了五十萬左右,而這個軍隊並不是清朝當時的主力軍。除此之外,清軍中還有綠營兵,這個軍隊的人數甚至達到了六十多萬,算是當時清朝軍隊的主力了。

在鴉片戰爭初期,清朝先是投入了差不多十萬的兵力,這和英國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敵軍只派出了七千人左右的海軍,直到後來才增加到了兩萬人左右。事實證明,人多並不是打勝仗的唯一因素,清朝軍隊雖在數量上壓倒了敵軍,但是,卻在戰爭開始的時候,就在海戰中戰敗了。

在鴉片戰爭中,英國出動了多艘軍艦,其艦隊和海陸軍加起來大概有一萬多人。清軍出動的軍隊分別是:福建和廣東的海上軍隊,他們的任務不是與英軍對抗,而是對海岸地區進行防護。

清朝由於長期閉關鎖國,科技發展緩慢,戰艦的威力很小,根本沒有辦法與英軍正面交鋒,而且,清軍也沒有足夠的大炮。所以,在戰略武器上,無論是數量還是威力,清軍都無法與英軍相比。可以說,在這場戰爭中,清軍沒有任何優勢,完全被英軍碾壓。

由於,近海海岸幾乎都在英軍的控制範圍之內,迫於無奈,清軍只好放棄海戰。之後,清政府就以防禦英軍入侵為目的,在中國的七個省幾十個沿海地區,都分配了守衛軍隊。但是,把軍隊這樣劃分到了各個地區,這也導致每個地區的軍隊少之又少。

在要塞戰爭中,清軍則選擇用海防炮,這種比較低級的武器,不僅不方便行走,在防守的時候根本無法抵擋英軍的進攻。而且,清軍使用的大炮重量都不相同,有的五百斤有的卻高達七千斤,不僅火力不夠集中還很難移動。而英軍使用的則是小型火炮,火力還比清軍要高几十倍。

明末清初,中國的軍事科技並不比西方遜色,而在康熙朝之後,中國與西方的差距急劇拉大了。

當時,西方在戰略武器的發展上是非常先進的,而中國則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一直在原地踏步。林則徐也曾跟朋友在聊天的時候,就提到了中外的差距:「利器之入中國三百餘年矣,使當時有人留心於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

在鴉片戰爭中,清朝首先派出的十萬軍隊中,許多士兵使用的武器,還是鳥槍這種低級火器。這種火器用火繩來發射,如果,天氣潮濕則很難發射。另外,清軍的其它武器,比如:弩弓、刀矛等,它的射程很短,根本不能在近代戰場上使用。

與之相反,英軍剛開始投入的七千多兵力中,大部分都是印度炮兵手。他們上過的戰場無數,有著豐富的戰爭經驗和最先進的武器。比如:在戰爭期間,清軍火炮多次擊中英國軍艦,但均未造成任何傷害,甚至,將炮彈「彈回」。

而英軍火炮則對清軍造成極大威脅,除了造成巨大傷亡外,還瓦解了清軍士氣。所以,清軍不管是在武器和軍隊上,都處於一個不利的位置。甚至,在陸地上的戰爭,英軍依舊占據了極大的優勢,這也導致清軍最終潰不成軍,徹底地敗給了英國軍隊。

在多次的海戰跟陸戰之後,清軍和英軍的具體傷亡人數如下:

沙角戰爭:清軍死亡人數接近三百人,受傷四百多人;英軍無死亡,受傷不到四十人。

虎門戰爭:清軍兩百多人死亡,一百多人受傷;英軍只有五人受傷。

廣州內河戰爭:清軍四百多人死亡;英軍受傷八人。

鎮海戰爭:清軍數百人死亡;英軍死亡三人,受傷十六人。

浙東戰爭:清軍死亡三百餘人,受傷兩百人;英軍死亡三人,受傷兩人。

吳淞戰爭:清軍八十多人死亡;英軍兩人死亡,二十餘人受傷。

... ...

據統計,鴉片戰爭,英國出兵接近兩萬人,其中陣亡七十一人,負傷四百餘人,病亡兩千餘人,事故死亡一百三十人,中國共出兵十萬人,其中,死亡三千一百人(中方統計傷病亡與陣亡不分開),負傷四千餘人。

總的來說,清軍之所以會在鴉片戰爭中如此慘敗,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清朝的閉關鎖國,這種行為讓國人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不知道自己已經遠遠落後於其它國家了。而這個時候的西方國家,卻在快速的發展科技,通過侵略戰爭來進行資本的積累,最終,走向了富國強兵的道路。

除此之外,不管什麼樣的戰爭,擁有強有力的武器,不僅可以提高軍隊的戰鬥力,而且,還是能夠取得戰爭勝利的根本所在。面對強大的英國軍隊,面對如此先進的武器裝備,清軍已經在氣勢上輸掉了這次戰爭,所以,這一切都是不可挽回的。

試想一下,一個落後於西方上百年的國家,怎麼可能會在鴉片戰爭中取得勝利呢?清朝雖然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但清朝統治者並未吸取教訓,發憤圖強,反而依舊沉迷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最終,在十多年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遭到更慘的失敗!

參考資料:

【《中國近代史》、《清朝全史》、《鴉片戰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b065deb6c5316296fd0c4d17cee34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