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協同辦低保 探路救助新市民
高質量社會救助如何精準落地?社會救助的新路徑新模式給困難群眾帶來怎樣的精準幫扶?一起來看——
據新疆日報報道 (石榴雲/新疆日報 記者 李琳)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可參照「單人戶」申請低保、試點低保審核州內通辦、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今年以來,自治區民政部門積極探索社會救助新路徑新舉措,對社會救助體系進行調整和升級,持續推動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
高質量的社會救助制度怎麼落地實施?社會救助的新路徑新模式給困難群眾帶來怎樣的精準幫扶?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
在阜康市甘河子鎮長期居住的馬女士一家四口戶籍不在當地,2019年她不幸被確診為乳腺癌,想申請低保來緩解家庭經濟壓力,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申請政策,她應該在戶籍所在地的鄉鎮(街道)申請。因為來回跑太麻煩,馬女士無奈放棄了低保申請。
依託戶籍開展的社會救助,存在對新市民經濟狀況難以核查、困難程度難以界定等問題。為破解這一難題,昌吉州立足「現時現地」,探索新市民救助新路徑,並在全疆首先試點。
今年年初,昌吉州民政局相繼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2023年昌吉州民政工作要點》等,積極推進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審核州內通辦。
實施低保審核州內通辦後,具有昌吉州各縣市戶籍的困難群眾在常住地居住3年以上,就可在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社會救助窗口就近申請低保,經戶籍和居住兩地按程序協同入戶核查、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和審核確認後,即可納入低保範圍。社區民政專干及時向馬女士宣傳了該政策,並協助她在居住地申請了低保。
「非常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一家在這裡有了歸屬感。等兒子將來工作了,我們家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馬女士說,現在她每個月都能領到低保金,家庭負擔減輕了,也對未來的生活有了信心。
低保審核州內通辦,有效解決了居住地與戶籍地不一致導致困難群眾申辦低保「多地跑」「折返跑」難題。昌吉州民政局黨組書記李明介紹,實施低保審核州內通辦是深化民政領域「放管服」改革的一項舉措,困難群眾申請低保將更方便快捷。目前,此項工作已在昌吉州推開,及時將符合救助條件的8戶家庭納入救助範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a784aa656f5810d8b956c1ffdb1f079.html